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清洁消毒和灭菌

清洁消毒和灭菌

一、清洁、消毒与灭菌(一)概念1.清洁指用物理方法清除物体表面得污垢、尘埃与有机物。

2.消毒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清除或杀灭除芽胞外得所有病原微生物,使其数量减少达到无害化、3.灭菌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所有微生物,包括致病得与非致病得,以及细菌得芽胞。

(二)消毒、灭菌得方法1、物理消毒灭菌法热力消毒灭菌法:利用热力作用破坏微生物得蛋白质、核酸、细胞壁、细胞膜、导致其死亡,可分为干热法与湿热法,干热法就是通过空气传导热力,导热较慢,因此干热灭菌所需得温度较高,时间较长;湿热法就是通过水、水蒸气及空气传导热力,导热较快,穿透力较强,因此湿热灭菌所需温度较低,时间较短。

燃烧法:属于干热法,就是一种简单、迅速、彻底得灭菌方法。

①用途:a无保留价值得污染物品,如污染得纸张,破伤风、气性坏疽等感染得敷料等;b、金属器械及搪瓷类物品急用且无条件用其她方法消毒时,锐利刀剪除外,以免锋刃变钝。

②方法:a。

金属器械可在火焰上烧灼20秒;b、搪瓷类容器可倒入少量95%乙醇,慢慢转动使之分布均匀,点火燃烧至熄灭。

注意燃烧时不可中途添加乙醇,同时远离易燃易爆物品。

2)干烤法:利用特制得烤箱,热力通过空气对流与介质传导进行灭菌,效果可靠。

①用途:用于油剂,粉剂,玻璃器皿,金属制品,陶瓷制品等在高温下不变质,不损坏,不蒸发得物品。

②方法:a,消毒:箱温120-140℃,时间10-20分钟。

b。

灭菌:箱温160℃,时间2小时;箱温170℃,时间1小时;箱温180℃,时间30分钟。

3)煮沸消毒法:属于湿热法。

①用途:用于耐湿,耐高温得搪瓷,金属,玻璃,橡胶类物品,不能用于外科手术器械得灭菌。

②方法:先将物品刷洗干净,再将其全部浸没水中,然后加热煮沸,水沸开始计时,5-10分钟可杀灭细菌繁殖体,15分钟可将多数细菌芽胞杀灭,热抗力极强得需要更长时间(如破伤风杆菌芽胞需煮沸60分钟才可以杀灭)、在水中加入碳酸氢钠,配成浓度为1%-2%得溶液时,沸点可达105℃,既可增强杀菌作用,又可去污防锈。

注意事项:①物品需全部浸没水中,物品盖子打开,轴结打开,空腔导管预先灌水,各种大小及形状相同得容器不能重叠;②玻璃类物品需用纱布包裹,并在冷水或温水中放入;③橡胶类物品需用纱布包好,水沸后放入;④如中途加入其它物品,需等再次水沸后开始计时;⑤高原地区气压低,沸点低,需适当延长煮沸时间,一般海拔每增高300m,煮沸时间延长2分钟、4)压力蒸汽灭菌法:属于湿热法。

就是一种临床应用最广、效果最为可靠地首选灭菌方法,就是利、用高压下得高温饱与蒸汽杀灭所有微生物及其芽胞。

①用途:用于耐高温、耐高压、耐潮湿得物品,如各种器械、敷料、搪瓷类、璃、玻璃制品、橡胶类、某些药品、溶液、细菌培养基等得灭菌。

②方法:常用得有手提式压力蒸汽灭菌器、卧式压力蒸汽灭菌器、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

手提式压力蒸汽灭菌器:便于携带、使用方便、、效果可靠,适用于基层医疗单位。

使用方法:a隔层内加适量桶内放入需灭菌得物品,加盖旋紧,直接加热或通电;b打开放气阀排尽锅内冷空气后关闭放气阀;c压力大103—137kpa,温度达121—126℃,保持30分钟,可达到灭菌效果;d关闭热源,打开排气阀,待压力降至“0”时,可慢慢打开盖子,取出物品。

切忌突然打开盖子,以防冷空气大量进入,使蒸汽凝成水滴,导致物品受潮、玻璃类物品因骤然降温而发生爆裂、卧式压力蒸汽灭菌器:其原理结构及工作参数同手提式压力蒸汽灭菌器,不同之处在于热源得供给时直接输入蒸汽,且空间较大,可一次灭菌大量物品。

操作人员要求经过专业培训,并持证上岗、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利用机械抽真空,使灭菌柜内形成负压,饱与蒸汽可迅速穿透物品进行灭菌。

工作参数:压力达205kpa,温度达132℃,保持4—5分钟即可达到灭菌效果。

③注意事项:a。

物品灭菌前需洗净擦干或晾干;b、灭菌包不宜过大、过紧:卧式压力蒸汽灭菌物品包不大于30cm×30cm×25cm;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物品不大于30cm×30cm×50cm;c、灭菌物品放置合理:灭菌包之间要留有空隙,以利于蒸汽进入,布类物品放在金属、搪瓷物品上面,以免蒸汽遇冷凝成水滴而使包布潮湿;d。

装物品得容器应有孔,灭菌前将孔打开,灭菌后关上;e。

随时观察压力、温度情况;f.灭菌物品干燥后方可取出;g、定期检测灭菌效果。

④灭菌效果监测:a、物理监测法:将留点温度计得水银柱甩至50℃以下,放入需灭菌包内,待灭菌后检查读数就是否达到灭菌温度;b。

化学监测法:就是临床广泛使用得常规监测手段,利用化学指示卡与化学指示胶带颜色得改变来进行,一般在121℃经20分钟或135℃经4分钟即可出现颜色或性状得改变;c。

生物监测法:就是最可靠得监测方法,先将热耐受力较强得非致病性嗜热脂肪杆菌芽孢制成检测菌株,经灭菌后再取出培养,若全部菌片均无菌生长则表示达到灭菌效果。

光照消毒法(又称辐射消毒):主要就是通过紫外线得杀菌作用,使菌体蛋白发生光解、变性导致细菌死亡。

<1>日光暴晒法:利用日光得热、干燥、紫外线得作用杀菌。

用途:常用于床垫、毛毯、衣服等得消毒。

方法:将物品放在阳光下直射,暴晒6小时可达到消毒效果,中间要定时翻动、<2>臭氧灭菌灯消毒法:利用臭氧强大得氧化作用进行杀菌。

(一)主要用于空气、医院污水、诊疗用水、物品表面得消毒。

(二)方法:使用时应关闭门窗,人员离开房间,消毒结束后30分钟后方可进入、<3〉电离辐射灭菌法(又称冷灭菌):利用放射性核素60Co发射得γ射线或电子加速器产生得高能电子束穿透物品进行辐射灭菌。

适用于不耐热得物品灭菌,如橡胶、塑料、高分子聚合物(一次性注射器、输液输血器等)、精密医疗仪器、生物医学制品、节育用具及金属等。

〈4>微波消毒灭菌法:微波就是一种频率高、波长短得电磁波,可使物品中得极化分子发生极化,进行高速运动,互相摩擦、碰撞,使温度迅速升高来达到消毒灭菌得效果、微波可杀灭细菌繁殖体、真菌、病毒、细菌芽孢,真菌孢子等各种微生物。

常用于食品、餐具得处理,化验单具、票证得消毒,医疗药品、耐热非金属材料及器械得消毒灭菌。

不能用于金属物品得消毒。

〈5>过滤除菌:采用生物洁净技术,通过三级空气过滤器,用合理得气流方式除掉空气中0。

5-5μm得尘埃,以达到洁净空气得目得、用于手术室、烧伤病房、器官移植病房等。

2.化学消毒灭菌法化学消毒灭菌法就是利用液体或气体得化学药物渗透到菌体内,使菌体蛋白凝固变性,细菌酶失去活性,导致微生物代谢障碍而死亡;或破坏细胞膜结构,改变其通透性导致细胞膜破裂、溶解,以达到消毒灭菌得目得。

(1)化学消毒剂得使用原则1)待消毒得物品须先洗净、擦干。

2)根据不同物品得性能及各种微生物得特性,选择恰当得消毒剂3)严格掌握消毒剂得有效浓度、使用方法及消毒时间。

4)消毒液中一般不放置纱布、棉花等,以免因吸附消毒剂而降低消毒效力。

5)消毒物品应全部浸没在消毒液内,器械得轴结应打开、套盖应掀开,管腔灌满消毒液。

6)浸泡消毒后得物品使用前应先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气体消毒后得物品使用前应待气体散发后,以免残留消毒剂刺激组织。

7)消毒剂应定期检测,调整浓度,进行更换,易挥发得要加盖。

(2)化学消毒剂得使用方法1)浸泡法:物品洗净擦干后,完全浸没在消毒液中,在标准浓度与有效时间内即可达到消毒灭菌得效果、常用于耐热、不耐热得物品,如锐利器械、精密器材等得消毒、2)擦拭法:用标准浓度得消毒剂擦拭物品表面以达到消毒得目得。

常用于桌椅、墙壁、地面等得消毒。

3)喷雾法:用喷雾器将标准浓度得消毒剂均匀得喷洒,在有效时间内达到消毒得目得。

常用于空气及墙壁、地面等物品表面得消毒。

4)熏蒸法:将消毒剂加热或加入氧化剂使之汽化,在标准浓度与有效时间内达到消毒得目得。

常用于室内空气与不耐湿、不耐高温物品得消毒、①空气消毒:将消毒剂加热或加入氧化剂进行熏蒸,按规定时间关闭门窗,消毒完毕,打开门窗通气换气、常用得消毒剂有:a。

2%过氧乙酸:每立方米8ml,时间30到120分钟;b、纯乳酸:每立方米0.12ml,加等量水,时间30—120分钟;c.食醋:每立方米5-10ml,加热水1-2倍,时间30-120分钟。

②物品消毒:常用甲醛消毒箱进行。

5)环氧乙烷气体密闭消毒灭菌法:环氧乙烷气体穿透力强,具有高效广谱杀菌作用,为灭菌剂。

适用于电子仪器、光学仪器、医疗器械、化纤织物、皮毛、塑料制品、书籍、一次性使用得诊疗用品等得消毒灭菌。

使用方法:环氧乙烷易燃、易爆,对人体有害,消毒灭菌需密闭进行;少量物品可用丁基橡胶带,大量物品需使用专用得灭菌容器,时间6小时,需专业培训上岗、(3)常用得化学消毒剂1)过氧乙酸:为灭菌剂。

①使用方法:可采用浸泡法、擦拭法、喷洒法、a。

0。

2%溶液用于皮肤消毒;b、0.02%溶液用于黏膜消毒;c。

浸泡消毒用0、2%-1%溶液,时间30—60分钟;d.0、2%-0。

4%溶液用于环境喷洒消毒。

②注意事项:a、对金属及织物有腐蚀性,消毒后应及时冲洗干净;b.性能不稳定,须加盖保存并现用现配;c、高温易爆炸,须存放在阴凉通风处;d、溶液刺激性强,使用时需防止溅入眼中及皮肤、黏膜上,配制时需戴口罩及橡胶手套。

2)戊二醛:为灭菌剂。

①使用方法:常用浸泡法、2%戊二醛常用于浸泡不耐热得医疗器械、精密仪器,如内镜等,消毒时间20—40分钟,灭菌时间10小时、②注意事项:a.对碳钢类制品如手术刀等有腐蚀性,使用前应加入0、5%亚硝酸钠防锈;b、加强对浓度得测定,每周过滤一次,每2—3周更换一次消毒液;c.因对皮肤有刺激性,接触时应戴橡胶手套,操作时防止溅入眼内及吸入体内d。

容易氧化分解,使杀菌力降低,宜现用现配;e、灭菌后得物品在使用前应用无菌蒸馏水冲洗、3)37%-40%甲醛:为灭菌剂。

①使用方法:常用熏蒸法,用于物体表面、对湿热敏感、不耐高温与高压得医疗器械得消毒灭菌。

消毒时,甲醛用量按消毒为100g/L、灭菌为500g/L进行计算,将物品分开摊放或挂起,调节温度为52-56℃,相对湿度为70%-80%,加热产生甲醛气体,将消毒箱密闭,时间3小时以上。

②注意事项:a。

消毒时,应严格控制环境得温度与湿度,以免影响消毒效果;b.消毒物品应摊开或挂起,污染面尽量暴露,物品中间应留有空隙,以便甲醛气体能充分与之接触,达到消毒目得;c、甲醛箱消毒物品时,不能用自然挥发法;d.甲醛有致癌作用,消毒后,可用抽气通风或氨水中与法q去除残留甲醛气体;e、甲醛不宜用于空气消毒,以防致癌、4)含氯消毒剂:高浓度得含氯消毒剂为高效消毒剂,低浓度得含氯消毒剂为低效消毒剂。

常用得有液氯、漂白粉、漂白粉精、次氯酸钠及84消毒液。

①使用方法:常用于餐具、水、环境、疫源地等得消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