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家税收第2章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与分类

国家税收第2章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与分类

二是确定缴纳税款的期限,即纳税期满后税款 多长时间必须入库。
(六)纳税地点
纳税人的具体纳税地点,确定后有利于对税 款的源泉控制。
(七)税收优惠
减免税
税收抵免
减税和免税
减免税
起征点:指对征税对象达到一定数额才开始征税的界限 免征额 :指对征税对象总额中免予征税的数额
税基式减免:起征点和免征额 税率式减免:降低税率 税额式减免:减少税额
(2)计税依据(税基):是计算应纳税额的依据(基数)。 ➢ 计税依据是征税对象的量化。 ➢ 征税对象侧重从质上规定对什么征税,计税依据则是从数量
上对征税对象加以计量,计税依据乘以税率就是应纳税额。
一般分为从价征税和从量征税。 ★
(3)税源:税收收入的来源。
(三)税率
1、税率是对征收对象征税的比例或额度,是应征税额占单位 课税对象的比例。解决征多少的问题,体现着征税的深度, 反映国家有关的经济政策。是税收制度的中心环节 (1)关系到国家财政收入 (2)关系到纳税人的负担程度(轻重) (3)是税收政策与税收制度的出发点、作用点
(五)纳税期限
纳税期限,是指纳税人发生纳税义务后(第一次发生 业务开始),多长时间为一期向国家缴纳税款的时间界限。 按期纳税和按次纳税。
纳税义务发生时间段 纳税期限 确定应纳税款的结算期限
确定缴纳税款的期限
确定纳税期限,包含两方面的含义:
一是确定结算应纳税款的期限,即多长时间纳 一次税。一般有1天、3天、5天、10天、15天、一 个月等几种。
=上一级最高所得额×(本级税率-上级税率)+上一级速算扣除数(后 面讲)
全额累进和超额累进税率:
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
应纳税额=
∑(每一等级的应纳税所得额×税率)
应纳税所得额×最高适用税率-本级速算扣除数
全率累进税率和超率累进税率:
例:某房地产公司出售商品房收入1000万元,规定扣除项目金额为400万 元(其中包括取得土地所有权支付的价款 、建造商品房及配套设施成 本费用和销售税金等),请计算房地产公司应纳多少土地增值税?
应纳税额=∑(每级距的土地增值额×税率)
扣除项 增值率 目金额 级距 增值额 税率
税额
400万 50% 200万 30% 200×30%=60万
400万 50% 200万 40% 200×40%=80万
400万 50% 200万 50% 200×50%=100万
合计 240万
应纳税额=增值额×适用税率-扣除项目金额×速算扣除率 =600×50%-400×15%=240万元
或:应纳税额=扣除项目金额×(增值率×税率-速算扣除率) =400×(150%×50%-15%)=240万元
(四)纳税环节
纳税环节,是指对处于运动之中的征税对象选定的应 该交纳税款的环节,一般是指在商品流转过程中应该
交纳税款的环节。
简单地讲,就是缴纳税款的环节。商品和劳务从产生 到消费,中间要经过许多流转环节,比如商品主要包括 生产、销售、消费环节,纳税环节所要解决的就是在征 税中应征几道税以及在哪几道环节上征税的问题。
起征点是不达点不征税,达到点全额征税.而免征额是对一 定的销售额免征. 免征额是税法规定的课税对象全部数额 中免予征税的数额,是对所有纳税人的照顾.当课税对象小 于起征点和免征额时,都不予征税;当课税对象大于起征点 和免征额时,起征点制度要对课税对象的全部数额征税,免 征额制度仅对课税对象超过免征额部分征税。
(三)税率
2、分类(我国现行的税率)
(1)比例税率 (2)定额税率(固定税额) (3)累进税率
(三)税率
2、分类(我国现行的税率)——比例税率
不论征税对象数额大小,均采用相同百分比征收的税率。 不会因为征税对象数额的多少而变化,分为单一、差别、幅 度比例税率。比例税率对同类征税对象实行等比负担,有利 于鼓励规模经营和平等竞争,符合效率原则。负担稳定、计 算简便、税负明确。 具体又可分为统一比例税率、差别比例 税率、幅度比例税率(中央规定上下限,地区差别税率)
绝对额 累进税率
相对值
全额累进税率 按额累进
超额累进税率 按率累进:超率累进税率(土地增值税)
全率累进税率
全额累进和超额累进税率:
以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税率表为例: 应纳税所得额:2600元 (500以下的税率5%,500-2000的税率10%,2000-5000的税
率15%) 全额累进税率:税额=2600×15%=390元
(八)违章处理
违章处理
行政责任:如吊销税务登记证,罚款 经济责任:补缴税款、加收滞纳金 刑事处罚 :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节 税收制度的分类
(一)以征税对象为标准的税收分类 (二)以计税依据为标准的税收分类 (三)以税收负担是否转嫁为标准的税收分类 (四)以管理权限为标准的税收分类 (五)以税收与价格的关系为标准的税收分类 (六)其他几种分类标准
(一)按征税对象分
征税对象
1、流转税(商品税):商品的流转额、流转 收入额 (增值 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
(P169页172页) 解:增值额=转让房产收入-扣除项目金额=1000-400=600万元
增值率=增值额/扣除项目金额×100%=600/400×100%=150%
按全率累进税率计算 应纳税额=增值额×税率=扣除项目金额×增值率×税率
=600×50%=300万元
按超率累进税率计算(土地增值税):
(三)税率
2、分类(我国现行的税率)——定额税率 (固定税额)
不采用百分比,按征税对象的一定计量单位规定固定税额, 不规定征收比例,一般适用从量征税,是税率的一种特殊形 式。可分为地区差别税额、幅度税额和分类分级税额。
(三)税率
2、分类(我国现行的税率)——累进税率
把征税对象从小到大划分成若干等级,每个等级由低到 高规定相应的税率,征税对象数额越大税率越高。税负 合理、适应性强。
超额累进税率:税额 =500×5%+1500×10%+600×15%=265元
全额累进和超额累进税率:
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全额、超额
500元
5%
全额
501元
10%
超额
501元
பைடு நூலகம்
500×5%+1×10%
税额 25 50.1 25.1
税后所得 475
450.90 475.90
速算扣除数=按全额累进税率计算的税额-按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的税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