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导论-产业经济学
17
三、“哈佛学派”与“SCP”范式
三分法:按结构、行为、绩效三个方面对产业组 织进行分析
市场结构(Market Structure)—市场行为(Market Conduct)—市场绩效(Market Performance)的分析 框架 ——SCP分析框架
结构、行为、绩效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即市场
结构决定企业在市场中的行为,而企业行为又决
定市场运行的经济绩效。为了获得理想的市场绩
效,最重要的是要通过公共政策(产业组织政策)
来调整和直接改善不合理的市场结构。
18
市场结构的含义及其决定因素 ➢ 含义:对产业内竞争程度及价格形成等产生战
略性影响的市场组织的特征。 ➢ 决定市场结构的因素:市场集中程度、产品差
8
第二节 产业与产业分类
一、产业的定义 常见的定义有:
(1)为国民经济提供产品或劳务的各行各业,从生产到流通、 服务以至文化、教育等都可称为产业。
(2)生产经营同类产品或服务的企业构成产业。 (3)产业是同类经济活动的总和。 (4)产业是具有某种同一属性的企业的集合,又是国民经济以
某一标准划分的部分。 (5)产业是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企业经济活动的集合。 (6)产业是指那些营利性的行业。
关于研究对象的两种观点: 第一种:认为就是产业组织理论。(欧美渊源) 第二种:涵盖产业之间、产业内企业之间。(我国大多数
学者) 从实践的角度出发,把产业组织理论、产业结构理论、产
业分布理论及其相应的政策,纳入产业经济学中,符合我 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4
(二)产业经济学的学科性质
主流观点认为属于应用经济学范畴,以 理论经济学为理论基础。(本课程采用)
产业组织政策是指为了促进资源在产业内企业 间的合理配置以获得理想的市场绩效,由政府 制定用以引导和干预市场结构和企业市场行为 的政策。
20
在SCP分析框架中,作为市场结构指标之一的 集中度和作为市场绩效标准之一的利润率之间 的关系的研究处于重要的核心地位。
哈佛学派在分析框架上突出市场结构,在研究 方法上偏重实证研究。
传统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长线产业和短线产业 朝阳产业和夕阳产业
14
第三节 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
一、竞争机制与“马歇尔冲突” 产业组织是指同一产业内部企业间的组织结构或
者市场关系。这里,产业是指生产同一类或具有 高度替代性产品的企业的集合 ,组织专指产业 “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 新古典学派马歇尔把产业组织概念引入经济学。 “马歇尔冲突” 竞争活力与规模经济的关系是现代产业组织理论 的核心问题。
结构主义:有效的产业组织政策首先应着眼于 形成和维护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实施反垄断 或规制政策。
产业经济学
1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产业经济学概述 第二3
第一节 产业经济学概述
一、产业经济学及其学科性质和内容体系 (一)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产业经济学以产业为对象,研究社会经济活动中产业内部 企业组织结构、产业之间关系结构、产业地区分布结构的 变化规律,以及认识这些规律的方法。
3、霍夫曼的产业分类法
霍 夫 曼 比 例 消 资 费 本 资 资 料 料 工 工 业 业 的 的 净 净 产 产 值 值
10
(二)三次产业分类法
三次产业分类法的发展过程 费歇尔、克拉克、库兹涅茨 三次产业分类法以人们生产活动的发展
阶段性为主要依据,以资本的流向为主 要标准,把产业分为三个层次。 三次产业分类的优点与局限性
异化程度和进入壁垒的高低。 市场行为是指企业在充分考虑市场的供求条件
和其他企业的关系的基础上,所采取的各种决 策行为。具体包括企业制定价格的策略、产品 与广告策略、研究开发和排挤竞争对手的行为、 合谋等。
19
市场绩效是指在一定的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条 件下市场运行的最终经济效果。主要从产业的 资源配置效率和利润率水平、生产相对效率、 销售费用规模、技术进步状况与X非效率、产 品质量及多样性等。
16
伯利和米恩斯对经济力集中的实证研究 勒纳等人对垄断指标的研究 克拉克、梅森等人对“有效竞争”概念及其度
量标准的研究。 有效竞争:既有利于维护竞争又有利于发挥规
模经济作用的竞争格局。政府的公共政策将成 为协调两者关系的主要方法或手段。 “市场结构基准”和“市场结果基准” 贝恩《产业组织》一书中,系统提出了产业组 织理论的基本框架,标志着现代产业组织理论 的基本完成。
产业经济学与各范畴经济学的区别与联 系。
➢ 产业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 ➢ 产业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 ➢ 产业经济学与发展经济学 ➢ 产业经济学与工业经济学
5
(三)产业经济学的内容体系
组成部分: 产业组织理论 产业关联与产业结构理论 产业空间理论 产业政策理论
6
三、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最优化方法 博弈论方法 投入产出法 计量经济学方法 案例研究法
本课程定义:国民经济中以社会分工为基础,在产 品或劳务上具有一定替代关系的企业或单位及其 活动的总和。
9
二、 产业分类方法
(一)生产结构分类法
依据再生产过程中各产业间的关系对产业分类 分类标准和方法:
1、马克思的两大部类分类法 生产生产资料部类(第Ⅰ部类) 生产消费资料部类(第Ⅱ部类)
2、农轻重产业分类法 以物质生产的不同特点为标准
15
二、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建立
罗宾逊夫人《不完全竞争经济学》 张伯伦《垄断竞争理论》 对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的贡献: 1、提出垄断竞争的概念 2、对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进行了具体分类和分析 3、提出了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集团及与之相关的厂
商的关系问题 4、界定“产品差异”的内涵及其对市场竞争的影响 5、提出并讨论了企业进入退出市场问题
11
返回
12
(三)标准产业分类法
具备条件: 权威性、统一性、完整性、实用性
1、联合国分类标准(ISIC) 2、中国标准产业分类
13
(四)其他分类法
1、生产要素集约分类法
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
2、产业地位分类法
基础产业、瓶颈产业、支柱产业、主导产业、先行产 业
3、产业发展状况分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