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典型角度对汽车气动阻力特性影响的仿真分析
典型角度对汽车气动阻力特性影响的仿真分析
图9是随着后风窗倾角变化的汽车尾部湍流动能云图, 湍流动能是湍流强度的度量,是流动稳定性的标志。从图9 中可以看出,湍流动能强度在不同的后风窗倾角下均发生了 变化,从而导致了尾部涡强度的变化,使得阻力系数c。随之 而变化。在y=32。时,尾部湍流动能强度较大,而在y=250 和y=700时尾部湍流动能强度则明显减小。 来了由升力引起的诱导阻力的降低,气动阻力因此得到降 低。但是随着尾部上翘角的进一步增大,车身尾部的流场结 构发生了改变,尾部的负压区域范围由此改变,这势必将影 响汽车前部和尾部的压力,阻力系数又随之有了明显的 上升。
篷审陶
鬟
-L
。。嗣鲡麟瓢毳需麟
誓i簿≥..—■誊
a)8=o‘
B=4。
遘~、
;。・鼷
净诩瞬寞
,鬣
透-誉?
嗡■l--_j
c)B=8。
(r1)B=120
图7发动机罩倾角变化下汽车前部压力 图5前风窗倾角变化下汽车前部压力云图
在传统汽车的设计中,由于发动机一般都为前置,因此 仅从空气动力学的角度看,前风窗倾角应该是越小越 好,但是过小的前风窗倾角会影响到驾驶员的视野范围,因 此在实际汽车车身外形设计时必须综合考虑气动特性与乘 驾性能的要求。 5.2发动机罩倾角 通过改变13,使其从00变化到160来研究发动机罩倾角 对气动阻力的影响。从图6的气动阻力系数随发动机罩倾 角变化的影响曲线中可以看出,随着13的增大,阻力系数随 之有明显的降低趋势。 图7是随着发动机罩倾角变化的汽车前部压力云图。 发动机罩倾角的设计必须考虑到发动机尺寸,较大的发动机 罩倾角可能会影响发动机的布置归J。但是对于电动汽车而 言,由于没有发动机,因此为了降低气动阻力,在不影响外观 美学的前提下,发动机罩倾角的设计能有更大的余地和 空间。 5.3后风窗倾角 从图8的阻力系数随后风窗倾角变化曲线中可以清晰 的看出,在y<32。时,气动阻力系数c。随着y的增大而显著 增大;在y=32。时,Cd达到最大值;在',>32。时,cd随着y 的增大而减小,但是减小的幅度不大,并最终趋向于一个不
—a—ui:0 (1)
以准确计算前后压差阻力,所有模型网格数量均在1300万
左右。图2给出了流场区域的纵向对称面网格。
功量万栏:
图2流场区域的纵向对称面网格示意图
i2一纛+瓦Ip孤i—u’一’』J+≮ p詈协警=一詈+毒(p O孤u4-it—P瓦)氆
pi+pt
湍流动能k方程:
(2)4.2边界条件的设定 所有计算模型均被放置在一个14倍车长×10倍车宽×
万方数据
车气动外形设计特别是电动汽车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2流场控制方程
汽车周围的流场是个定常、不可压缩、三维粘性流场。 理论上表达流体运动规律的方程是N—s方程,但是由于其 直接求解存在很大的难度,因此工程上广泛采用雷诺时均方 程,为使方程封闭本文采用Realizable k一£模型H1。用CFD 上的仿真原理正是借助于商业软件的现有程序迭代求解雷 诺时均方程。 连续性方程:
一1 86— 万方数据变值0 3 NhomakorabeaO 3 l
O 0 0 O 0 0 ,fJ爨懈rf莲 0 0 O O O 0
,. ,.,- ,- .1- ‘,.
9 9r、4 91 88 85 82 79 76 73 70 67 64 :O:5 30 354045 50 55 60 65 70 75 80 85 90 95 1 一-辍垛弋崮
4.1网格的划分 基于前期进行过的有关汽车气动阻力CFD仿真网格无 关性的研究Ⅲ,本文采用由六面体、四面体以及三棱柱与金 字塔组成的非结构化混合网格‘8|,并在整车周围加密网格,
窗倾角变化曲线中可以看出,气动阻力系数随着前风窗倾角 的增大而增大。但是当d降低到30。以下时,气动阻力系数
C。便没有明显的变化,稳定在0.2865左右。
在汽车的发动机罩前缘处,随着发动机罩倾角的增大,负压
区域减小且压力升高,可见由于汽车前部对气流的阻挡面积 减小,使得气流能够更顺利的沿着发动机罩向后流动,分离 现象得到减弱,气流速度增大。而“死水区”的面积没有明显 的变化,但是区域内的高压在减小。这都导致了汽车前部压 力逐渐降低,前后压差减小,阻力系数随之有明显的减小。
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如何设计良好的汽车外形从而减小气 动阻力是汽车整车开发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尤其 是对于电动汽车,由于其与传统汽车结构存在较大的区别,
完全可以对车身外形进行改变,达到使汽车的气动阻力降到
很小。 对于传统汽车,前风窗倾角、发动机罩倾角、后风窗倾角
基金项目:面向中美清洁能源合作的电动汽车前沿技术研究 (2010DFA72760—405) 收稿日期:2012—12一11修回日期:2013-01一02 ----——1 84----——
的气动阻力均有明显的减小或增大的趋势,发动机罩倾角对气动阻力的影响最大,尾部上翘角影响次之,随后是后风窗倾 角,影响最小的是前风窗倾角。
关键词:典型角度;计算流体力学;仿真分析;正交试验;气动阻力 中图分类号:TIB91.9 文献标识码:B
Simulation Analysis of Effect of Typical Angels
一】85— 万方数据
0.2917 0.2911 0.2905 0.2899 J 0.2893
7
0.3082 0.3052 O-3022 O.2992
薰0.2887
三0.2881
4 0.2875 0.2869 O.2863 0.2857 :4二8 3二36 40 44 48 52 56 60 64
藿0_2962
0 3 0 3 O 2 O 2 l
O2
O
2
O2 02
科董;l鬟嗡;耋暮i謇|Ⅸ哪踟叭§耋
o 2 4 6
8
lO
12
14
16
18
20
尾部上翘角o/o
后风窗倾角1/。
图10
阻力系数随尾部上翘角变化曲线
图8阻力系数随后风窗倾角变化曲线
流从汽车底部流过,底部的气流速度加快,从而使得底部静
压减小,车身上下压差减小,从而降低了汽车的升力,由此带
第30卷第10期 文章编号:1006—9348(2013)10—0184—05
计算机仿真
2013年10月
典型角度对汽车气动阻力特性影响的仿真分析
王佳,杨志刚,朱晖
(同济大学上海地面交通工具风洞中心,上海201804) 摘要:研究汽车外形的前风窗倾角、发动机罩倾角、后风窗倾角以及尾部上翘角等典型角度对气动阻力特性影响的问题。为
angels
such
as
inclination of front—windshield,hood,back—windshield
angle
on
automotive aerodynamic drag was studied by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for the changed MIRA model.
5仿真结果分析
图3是汽车四个典型角度的示意图。前风窗倾角q:前
风窗下缘固定,与水平面夹角;发动机罩倾角B:发动机罩上 端固定,与水平面夹角;后风窗倾角1:后风窗上缘固定,与
水平面夹角;尾部上翘角0:底部下端固定,与水平面夹角。
图1阶背式MIRA结构 图3典型角度示意图 4
CFD仿真
5.1前风窗倾角 a的变化范围是25。~60。。从图4的阻力系数随前风
o O.2932 4 0.2902 O.2872 O.2842 0.2812 O : 4 6 8 10 1二14 16 18
发动饥罩倾弁】B/
前风窗倾角d,o
图4阻力系数随前风窗倾角变化曲线
图6阻力系数随发动机罩倾角变化曲线
图5为前风窗倾角变化下的汽车前部压力云图。气流 沿着发动机罩向后流动,遇到前风窗的阻挡后,会在前风窗 玻璃的前缘产生气流分离,从而形成高压“死水区”,而后气 流又在前风窗玻璃的上缘重新附着。随着前风窗倾角的逐 渐增大,该“死水区”面积逐渐增大,从而使前部压力有显著 增加,阻力系数随之而变大。
Fluid
Dynamics(CFD);Simulation
Aerodynamic d1嘴
以及尾部上翘角是汽车车身外形的典型角度,其对汽车气动
1
引言
汽车的气动阻力对汽车的燃油经济性、操纵稳定性等性
阻力特性都有很大的影响…。傅立敏等人曾开展过这方面 的个别角度的风洞试验研究旧J,叶辉等人曾对尾部上翘角对 汽车的气动特性影响开展过数值仿真的研究¨o,但是现有的 研究采集的数据点都不够多,而且都没有考虑四个角度同时 改变给气动阻力带来的综合影响,因此亦没能得出各个角度 对气动阻力影响程度大小的结论。 本文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软件,在保证足够多的 数据点的情况下,分别针对上述四个典型角度对汽车气动特 性的影响,在CFD中进行仿真,并通过设计正交试验的方法 探讨四个典型角度同时改变带来的汽车气动阻力的综合影 响,得出了各个角度对气动阻力影响的主次关系,从而为汽
drag coefficient
on
angles
which were
changed
at
the
sanle
time.Then,the degree of effect of each drag is obviously decreased
on or
angle
drag
CO-
efficient Was
analyzed.The
angle
and back—
windshield inclination while front—windshield inclination has theleast impact
it. Analysis;Orthogonal experi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