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薏米芡实粥,真材实料,营养美味,说它是当今最好的保健品绝不为过。
更关键的是山药薏米芡实粥有很多种做法,演绎了多种健康美味哦!
一:原汁原味做法--直接煮
山药片、薏仁米和芡实直接煮粥,这应该是大家公认的山药薏米芡实粥了,这种做法的最大优点是最简单,缺点是不怎么好吃(我个人的认为~),因为煮出来米是米,汤是汤,一点都不粘稠,而且怀山药片熟了是脆的,和薏米、芡实嚼在一块,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反正同时在嘴里嚼不同口味的几种东西很不爽。
我做过几次就不这么做了。
这样的做法要注意的是,各种原料一定要事先泡,而且要泡比较长的时间,泡开了才可以比较容易熟,要不基本就熟不了(用高压锅可以不泡),另外可以用新鲜的铁棍代替干怀山药片,那样就很好熟了,而且新鲜的铁棍山药煮出来很好吃,当然家乡有芡实(鸡头米)的朋友也可以用新鲜芡实做粥,香香糯糯的,很好吃,我曾想要是三种都新鲜的煮一起多好,但那是不可能的,他们不在同一季节成熟,现在差不多正是吃新鲜芡实的好时候,而今年新鲜的怀山药差不多一个月后才能上市,薏米就更晚了!呵呵跑题了,拉回来,还有我的一个一个窍门,我把干的怀山药片用刀切成山药屑,把芡实、薏米分别用擀面杖轧碎,然后泡20分钟,煮出来的粥我觉得很好吃,而且比较省火,大家可以尝试下。
二:最正宗的做法---煮"糊糊"
用怀山药粉、薏米粉和芡实粉混合煮,这种是中里巴人老师推荐的做法,优点很多,第一: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量加粉,第二:这种粥对补气血最好最快,“不需要我们额外的支出,而却能直接供给我们气血的良药美食”说的就是这个,第三很好吃(如果原料好的话)。
取适量的怀山药粉、薏米粉和芡实粉混合,加温水(不是冷水,也不是开水)调成糊状,等锅里的水开了把糊倒进去,用勺子搅拌别糊锅或沉底,再开锅煮10分钟左右就可以了,营养美味的山药薏米芡实粥就做好了,可以根据个人喜好添加蜂蜜或其他的调味品,别看怀山药和芡实整个煮不粘稠,磨成粉后特别容易粘稠,不多的一点就能煮稠稠的一大碗。
所以别加原料太多了,这种做法的缺点实在没有,如果一定要找那就是有的人不喜欢喝这种“糊糊”状的东西,还有煮完粥,锅比较难洗~嘻嘻
小贴士:
1. 山药,是中药铺卖的那种干制品,不是新鲜的山药;芡实,也在中药铺有售;薏米,超市杂粮区有售.
2. 这款粥,因为使用中药材,多少会有一些味道,其实,主要是"芡实"的味道,我和爸爸妈妈都可以接受这个味道,而且喜欢喝这种糊糊类的粥,LG就不那么积极了.郑老师说,不喜欢的是没有缘分,不要勉强硬喝,否则吸收不好,不如找自己喜欢的其他味道.
3. 象LG这样不喜欢芡实味道的,我一般给他只放薏米和山药,而且用豆浆机做很方便,五色豆类和山药,薏米一起浸泡后,装入全自动豆浆机,时间到了,美味健康的粥就出来了.
山药薏米芡实粥的比例
一般的比例是山药:芡实:薏米= 1 : 1 : 1
对于平日有水肿且尿又少的人,可单用山药薏米粥,其比例为山药:薏米= 1 :1 平日肾虚,尿频,口干舌燥,喜饮水的人,可用山药芡实粥,其比例为山药:芡实= 1 :1 对于老人偏重补脾肺的比例为山药:薏米:芡实= 2 :1 :1
偏重补肾阴的比例为芡实:山药= 2 :1
胃寒可去掉薏米;胃热可去掉芡实、山药,换成绿豆,绿豆薏米粥,最祛湿热,对于肝旺脾虚,舌苔黄腻的人,最为对症。
山药、薏米、芡实都有健脾益胃之神效,但用时也各有侧重,山药可补五脏,脾、肺、肾兼顾,益气养阴,又兼具收敛之功。
薏米,健脾而清肺,利水而益胃,补中有清,以去湿浊见长。
芡实,健脾补肾,止泻止遗,最具收敛固脱之能。
将三药打粉熬粥再加入大枣,以治疗贫血之症,疗效显著。
这三味药粥虽然好处太多,但仍然有许多人无福消受。
体内浊气太多的人,喝完此粥必饱胀难消。
肝火太旺的人,必胸闷不适,瘀血阻滞的人,必疼痛加剧,还有津枯血燥,风寒实喘,小便短赤,热结便秘者都不适宜。
这就好比您要想引来清泉,就要先排走污水,“陈血不去,新血不生,浊气不除,清气难存”。
喝了山药薏米芡实粥,腹中腹胀,其实是因为您腹中浊气太多,平日无力排出,而此粥补气最快。
清气生成必然驱赶浊气,两气相争,一时难出,便觉饱闷腹胀。
此时喝一碗白萝卜汤,胃寒重的可再加上点胡椒粉,自然胀随屁解,腹中顿时畅快。
此时再喝山药薏米芡实粥,便畅快的多了。
正所谓“陈血不去,新血不生,浊气不除,清气难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