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湘一芙蓉中学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15*3共45分)
1.(3分)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石油的分馏B.白酒挥发C.饭菜变馊D.水结冰
2.(3分)有三瓶无色无味的气体,分别是氧气、空气、二氧化碳,区别它们最简单的方法是()
A.测定气体密度
B.伸入燃着的木条
C.滴入澄清石灰水,振荡
D.滴入紫色石蕊溶液,振荡
3.(3分)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是()
A.铜用于制导线,是由于铜有良好的导电性
B.氮气常用作保护气,是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C.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是由于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且密度比空气大
D.铁制品表面涂“银粉”(铝粉)防生锈,是由于铝的化学性质比铁稳定
4.(3分)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不能用手接触药品
B.不能用口尝药品的味道
C.应该用酒精灯的外焰给物质加热
D.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试管口应对着自己
5.(3分)二甲醚(C2H6O)作为一种新能源,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二甲醚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8
B.二甲醚属于氧化物
C.二甲醚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D.二甲醚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4:1
6.(3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下列方法中最合适的是()
A.加热碳酸分解
B.常温下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
C.碳在空气中燃烧
D.高温煅烧石灰石
7.(3分)下列排列顺序不正确的是()
A.相对分子质量:二氧化碳>氮气>氢气
B.氯元素的化合价:KClO3>Cl2>HCl
C.空气中组成物质的含量:氮气>氧气>稀有气体
D.地壳中元素含量:Al<Fe<Si
8.(3分)日本福岛3.12地震后,可用二氧化氯(ClO2)来作消毒剂.用氯酸钠(NaClO3)和盐酸反应可制得二氧化氯,反应方程式:2NaClO3+4HCl=2ClO2↑+Cl2↑+2X+2NaCl,请推断出X的化学式为()
A.HClO B.NaOH C.H2O D.HClO3
9.(3分)今年5月,某敬老院发生火灾,导致38人遇难,造成了严重人员伤亡事故,口下列自救措施中,你认为合理的是()
A.室内起火,急于打开所有门窗
B.赶决乘坐电梯逃生
C.如果火势不大,可根据起火原因选择合适的方法或灭火器材将火扑灭
D.拨打110电话并待在屋内
10.(3分)化学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CO和CO2都有毒
B.生铁和钢是含碳量不同的两种铁合金
C.不能用工业盐(NaNO2)烹饪食物
D.合成药物的研发和使用,保障了人体健康
11.(3分)钢铁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润扬长江公路大桥就用了16.3万多吨钢铁。
下列家庭钢铁物品防锈措施无效的是()
A.菜刀上撒盐水B.铁栅栏表面刷油漆
C.自行车链条涂油D.保持铁锅表面干燥
12.(3分)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S+O2SO2B.Mg+O2MgO
C.2CO+O2═2CO2D.2Fe+6HCl═2FeCl3+3H2↑
13.(3分)下列关于CO2的检验、制备和用途能达到目的是()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CO2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为蓝色
C.用块状石灰石和稀H2SO4迅速制备大量CO2
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火焰立即熄灭,证明瓶内原有气体就是CO2
14.(3分)在反应2A+5B═2C+4D中,C﹑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22,若2.6g A与B 完全反应后,生成8.8g D.则在此反应中B与D的质量比为()
A.4:9B.8:1C.10:11D.31:44
15.(3分)在硝酸银、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反应停止后过滤,滤液仍为蓝色,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滤渣中一定有银、没有铜和锌
B.滤渣中一定有银和锌,可能有铜
C.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硝酸铜、硝酸银
D.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硝酸铜,可能有硝酸银
二、填空题(共20分;16、19每空2分;18、20题每空一分,化学方程式3分)16.(4分)(1)1个氢氧根离子(2)金刚石.
17.(3分)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a(OH)2固体变质的原因):.18.(3分)我们学过的一些物质,在实际生活中有重要的用途.现有以下物质:A.不锈钢B.氧气C.生石灰(氧化钙)D.活性炭E.二氧化碳F.水G.醋酸.请根据它们的用途,用字母代号填空(每种物质限选一次):
(1)可供急救病人呼吸;(2)是最常用的溶剂;(3)可用于制造炊具;(4)可用作冰箱的除臭剂.
19.(6分)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你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P点表示的意义是.
(2)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3)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质是(选填“A”“B”或“C”).
20.(4分)以氯化钾和硫酸亚铁为原料生产硫酸钾和氧化铁,其主要流程如图,请认真观察工艺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1)FeSO4与NH4HCO3反应生成FeCO3、(NH4)2SO4、H2O和CO2,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硫酸酸化是为了除去过量的NH4HCO3,反应后逸出的气体是(写化学式).三、简答题(每空2分,共10分)
21.(6分)为了保护青山绿水,今年政府出台新政策规定:不允许化肥产量增加,有不良商贩乘机生产假冒化肥.据媒体报道:常德某厂家将海盐(主要成分是NaCl)与KCl 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当复合肥卖给农民.
(1)该厂家制得的“复合肥”是否为真正的复合肥(填“是”或“否”).
(2)国家控制化肥生产量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避免过度使用化肥,实现绿色增产.过度使用化肥的后果有:①,②.
22.(4分)已知A、B、C、D、E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型的物质,其中A为年产量最高的金属单质,各种物质间的反应和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请写出:
(1)B的化学式.
(2)D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四、实验题(23题第(2)问1分,其余每空2分)
23.(5分)配制5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如图是某同学配制溶液的操作过程:
(1)B操作中应称氯化钠的质量是g,称量时若指针偏左,应进行的操作是.
(2)D操作中仪器③的规格应为(填“10mL”或“100mL”),读数时应使视线与保持水平.
(3)E操作的作用是.
(4)下列错误操作可能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低的是.(填序号)
①B操作中砝码和氯化钠放错托盘②D操作中仰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
③D操作时有少量水溅出④F操作中溶液洒落.
24.(14分)地球上的金属资源广泛地存在于地壳和海洋中,工业上主要是从含有金属元素并有开采价值的矿石中提炼金属.
(1)赤铁矿在自然界中储藏丰富,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
(2)工业上主要采用高炉炼铁,常用到的原料有铁矿石、焦炭、石灰石和空气.其中,焦炭的作用是.(仅答一点)
(3)由于铁的氧化物中Fe3O4和FeO均为黑色,实验室用CO还原Fe2O3得到的铁中是否会含有Fe3O4和FeO,某同学设计了下列探究实验.
资料:FeCl3溶液与铁发生的反应是2FeCl3+Fe═3FeCl2,但FeCl3溶液不与Fe3O4、FeO 反应;含有Fe3+的盐溶液遇到KSCN溶液时变成红色,利用该反应可检验Fe3+的存在.【提出问题】CO还原Fe2O3得到黑色产物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
猜想l:Fe 猜想2:Fe和Fe3O4;
猜想3:Fe和FeO;猜想4:
【实验探究】限选试剂:C0、盐酸、澄清石灰水、KSCN溶液、FeCl3溶液.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Ⅰ取少量黑色产物加入到装有足量FeCl3溶黑色固体部分溶解.猜想2和4都
五、计算题(6分)
25.(6分)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现将2.5g二氧化锰放入盛有100g过氧化氢溶液的锥形瓶中,反应完全结束后,共收集到1.6g气体.请完成下列问题:
(1)反应结束后,过滤,洗涤并烘干滤渣,称得滤渣的质量为g.
(2)计算原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湖南省长沙市湘一芙蓉中学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5*3共45分)
1.C;2.B;3.D;4.D;5.D;6.B;7.D;8.C;9.C;10.A;11.A;12.A;13.A;14.C;15.D;
二、填空题(共20分;16、19每空2分;18、20题每空一分,化学方程式3分)16.OH﹣;C;17.CO2+Ca(OH)2═CaCO3↓+H2O;18.B;F;A;D;19.t1时物质A和物质C的溶解度相等;A>B>C;C;20.FeSO4+2NH4HCO3=FeCO3↓+(NH4)2SO4+H2O+CO2↑;二氧化碳;
三、简答题(每空2分,共10分)
21.否;土壤污染(或板结);水体富营养化;22.Fe2O3;Ca(OH)2+Na2CO3═CaCO3↓+2NaOH;
四、实验题(23题第(2)问1分,其余每空2分)
23.2.5g;减少药品;100ml;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点;加速溶解;①②;24.Fe2O3;燃烧提供热量(产生一氧化碳);Fe、FeO、Fe3O4;取少量操作Ⅰ所得的滤渣于试管中,再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再加入适量的KSCN溶液;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五、计算题(6分)
2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