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班组建设考评细则(2016年)
班组建设考评细则(2016年)
1.3
绩效
(80分)
80
70
完成周、月度、年度目标(指标)和相应工作计划内容。
1、班组未完成每周、每月、年度目标(指标)和相应工作计划内容的,每项扣10分;受到企业安全生产部门通报考核,加扣20分。
2、发生人身轻伤及以上事故,不得分;
3、发生二类障碍和异常,每项分别扣20、10分;
4、月度消缺率低于90%和100%,按月分别扣10、2分;发生同一缺陷重复,每增加1次扣10分。
3、未按公司要求参加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演练,查公司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演练记录,本项不得分。
4、现场考问应急常识如人工呼吸心肺复苏急救法熟练情况等,不符合要求每人次扣3分。
3
三讲一落实
120
3.1
“三讲 ”
(30分)
40
40
规范开展三讲一落实活动:
1、在讲清工作任务的同时,要讲清作业过程的安全风险和控制措施。
2.5
应急管理
(20分)
20
20
1、班组成员应参加应急预案的学习和培训,了解掌握相关的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
2、按要求参加相关的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1、与本班组相关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未建立清册,本项不得分。
2、未按要求参加公司相关应急预案学习,本项不得分;班组每季度至少组织一次与本班组相关的应急预案学习,查安全活动记录,每缺一次扣5分;现场抽问,班组成员对学习过的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不熟悉不了解,每人次扣3分;对本班组相关的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不熟悉不了解,每人次扣2分。
4、学习要留有痕迹。
1、未按要求每周(轮值)组织开展安全日活动,班组长对安全日活动,不召集、不主持,本项不得分。
2、班组无安全活动记录,本项不得分。
3、上级规定必须学习的安全简报、通报未组织学习,本项不得分;活动记录不全或缺失、内容不符或不规范、缺席人员未补学,每处扣3分;参加学习人员未签名或代签名,每处扣3分。
(2)涵盖安全指标、职业健康指标;
(3)安全生产目标应明确班组安全状况在人员、设备、作业环境、管理等方面的各项安全指标;
(4)安全指标应科学、合理,包括个人控制差错与失误,不发生人身未遂和异常;
(5)安全生产目标应经班组所属部门主要负责人审批、签名确认。
2、班组目标分解应逐项进行,可量化、可考核,并分解为杜绝指标和控制指标,按照四级控制的原则并结合本班组实际情况,分解安全生产目标(指标),确保每人有指标。
2、与上级下达的安全目标要求不符或低于上级安全目标要求,本项不得分。
3、班组安全生产目标未经班组所属部门主要负责人审批、签名确认,本项不得分。
4、安全生产目标未涵盖安全指标、职业健康指标,一处不合格扣5分。
5、安全生产目标未明确班组安全状况在人员、设备、作业环境、管理等方面的各项安全指标,扣5分。
6、班组长(单元长)未与所属部门主管领导签订年度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扣20分,目标责任书中的指标不全面、内容有缺失,指标不明确,不易于贯彻落实,扣2分/项。
6、工作现场必须认真落实人员责任、相关制度和各项安全措施。
7、班组工作任务必须记入班组长工作管理记录,班组每项工作都应有相应记录,包括工作来源、任务内容、任务负责人、参加人、任务完成情况等。
1、班组安全生产责任书未根据班组及岗位特点制定相关措施,本项不得分。
2、班组成员未按照责任制规定(或分解)的责任范围,未严格履行岗位职责,发现一处扣10分。
4、现场抽问班组人员有关本岗位安全职责的问题,无法准确回答,扣3分。
2.2
安全活动
(30分)
10
10
1、班组(值)每周或每个轮值进行1次安全日活动。
2、活动以学习有关上级文件和会议精神、学习上级下发的各类安全简报、通报,举一反三、吸取教训,并保存齐全。
3、分析本企业、车间和班组发生的不安全事件以及典型的违章现象,开展班组违章模拟事故分析,分析作业环境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应采取的防控和应急措施以及应急设备、设施的使用等为主要内容。
4、每月应开展班组违章模拟事故分析,少1次扣5分。
5、学习记录与资料保管不全(至少保存18个月),扣10分。
10
10
5、班组安全日活动应紧密结合企业、班组实际,注重实效,提高活动质量。
1、安全活动内容空洞或与安全生产关系不密切,存在弄虚作假,扣10分。
2、记录不详实、存在“一言堂”等,扣5分。
10
5
1、组织机构不健全,或班组未设置班长(副班长)、技术员、安全员、宣传员、工会小组长等,本项不得分;或兼职不明、责任不清扣10分。
2、未在相关制度文件中明确班组班委成员的职责与分工,本项不得分。
3、未结合班组工种和岗位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未明确班组各岗位人员安全生产责任,本项不得分;每缺一个岗位扣6分。
3、清册与实物不对应,或工器具上编号、定期检验记录缺失,每处扣2分。
4、员工个人劳动防护用品不合格扣2分每人次。
5
0
2、工器具按期测试,做到有记录可查。
1、班组公用工器具未按期检验或无记录可查,本项不得分。
2、安全工器具的定期检查、定期试验记录、数据不全,扣2分。
3、记录、数据弄虚作假,扣5分。
4、现场抽问班组人员,未掌握安全工器具日常检查要求,扣2分。全工器具。
1、发生因工器具使用、维护不当影响作业安全的事件,本项不得分。
2、使用不合格工器具或不按要求使用的,现场检查每发现一次扣2分。
3、不合格工器具未封存,每发现一处扣2分。
10
10
1、应按照班组的性质,配齐职业劳动防护用品,种类和数量应符合劳动作业环境要求。
(30分)
5
5
1、班组应建立各类安全工器具与劳动防护用品清册,并分类编号,实物与台帐编号要一致;各类安全工器具与劳动防护用品应按规定存放,并建立日常保管检查责任制,明确专人负责。
1、未建立安全工器具与公用劳动防护用品清册,或未明确清册管理专责人员,本项不得分。
2、班组工器具管理不符合公司相关要求,或保管存放不符合要求,本项不得分。
2、作业现场员工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1、未按要求配发、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如防烫服、防静电服、防尘口罩、耳塞等),本项不得分;不合格劳动防护用品未报废,相关台帐不清,扣3分;公用劳动防护用品保管不善,或个人劳动防护用品缺失,每人次扣2分。
2、现场检查发现未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每人次扣2分;抽问班组成员对劳动防护用品使用方法和要求不熟悉,每人次扣1分。
2、问题未录入问题库,扣5分。
10
10
4、整改完成率达到100%,形成闭环、有总结;无法按时整改的要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1、整改完成率未达到100%,扣3分,一时无法整改的未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本项不得分;现场查看班组管辖区域,存在影响人身安全的隐患未消除,每处扣2分。
2.4
安全工器具及劳动防护用品管理
2、班长在讲解工作任务的同时,未对作业过程的安全风险进行分析,扣3分。
3、工作负责人未组织工作班成员针对作业过程存在的风险和同类工作事故案例等,制定防范措施,扣3分。
4、辨识的风险与任务性质、控制措施与辨识的风险不相符,扣3分。
5、开工时,工作负责人(操作监护人)未结合现场将工作任务、安全风险和控制措施向所有成员(操作人)讲清楚,作业(操作)人员补充讲解并签字确认,扣3分。
7、班组长(单元长)未与班组成员分别签订年度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扣5分/人、目标责任书中的个人指标不全面、内容有缺失,指标不明确,不易于贯彻落实,扣2分。
8、现场询问,每发现一人不熟悉本岗位安全职责和班组安全(指标)目标,扣4分,最多扣12分。
1.2
实施
(40分)
40
40
1、根据安全目标责任书的内容,班组应制定切实可行的保证措施。
(40分)
10
10
1、认真组织各项安全检查(春、秋季)、防火、防汛检查,以及其他各类安全隐患排查,制定检查提纲或检查表,做到责任分工明确.
1、未按公司要求,开展安全检查或敷衍了事、流于形式,本项不得分。
2、春、秋季安全检查班组未按公司要求,结合班组实际制定安全检查提纲或检查表,扣5分。
3、检查提纲或检查表中未明确责任人,或分工不具体,扣3分。
1、已制定的安全措施在工作现场落实不到位,工作班成员未在危险点控制措施票上签名,扣5分/分。
2、现场询问工作班成员,每发生一人对工作中的危险点和控制措施不熟悉、不掌握的,扣5分。
3、班组长、安全员或工作票签发人未深入现场检查指导安全措施落实的,扣5分。
4、现场安全措施落实不到位,扣15分。
3.3
班前班后会(15分)
3、未按考核办法执行考核,扣2分/项;没有考核办法,不得分。
4、没有按月对目标(指标)和相应工作计划及完成情况进行自查、分析和总结,本项不得分;内容不具体、不全面,扣5分。
5、上级下达的临时单项(或紧急)工作任务未制定相应目标和控制措施,不得分。
6、现场检查发现布置工作时不布置安全措施、重大技术改造项目缺少班组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等问题,扣8分。
2、班员的保证措施应经班组长(单元长)审核签字,并在班组备案;班组长(单元长)的保证措施,应经部门主任审核签字,并在部门备案。
3、班组成员应按照责任制规定(或分解)的责任范围,严格履行岗位职责。
4、按月对目标(指标)和相应工作计划及完成情况进行自查、分析和总结,要求内容具体、全面。
5、完成上级临时安排的单项(或紧急)工作任务,应制定相应目标和控制措施。
6、班组在企业评比活动中,被评为最差班组的每次扣5分。
3.2
过程控制
(30分)
40
40
1、工作(操作)现场所制定的安全措施应全面落实;工作成员熟悉、掌握工作中的危险点及控制措施。
2、新增加的工作班成员在接收工作任务前必须学习和掌握危险点及控制措施,并在危险点控制措施票上签字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