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鲁科版七年级生物下册传染病及其预防教案

鲁科版七年级生物下册传染病及其预防教案

第一节传染病及其预防》教案、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什么叫传染病?
2、传染病的共同特点是为什么?
3、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什么?
4、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一般有哪些?
5、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有哪些?
6、怎样预防艾滋病?
(二)能力目标
1、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综合概括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表达、交流、合作能力。

2、指导学生阅读学习资料,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探究能力、迁移运用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帮助学生形成关心社会、关爱他人以及自珍自爱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培养学生遵守公共道德的意识,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传染病的特点以及与非传染病的区别。

2、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及其预防的途径和基本预防措施。

难点:
3、举例说明传染病与非传染病的区别。

4、传染病的特点以及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三、教学过程:
图片导入,创设情境:
(学生自发讨论)“甲型hlnl流感”时期,人们为什么要采取以上措施?(学生答:怕被传
染上“甲型hlnl流感”等,点出传染性)
通过电脑制成多媒体课件给展示出来。

让学生懂得,传染病并不可怕,只要预防和处理措施
得当,就能够有效控制传染病。

探索新知:
(一)常见的传染病
(投影)近视眼和红眼病都是眼睛的疾病,但是两者却大不一样。

1、有什么不一样的?你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打出设计的比较表格来让学生回答)
学生举例:
2、传染病与非传染病的区别是什么?(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思考)
3、什么是传染病?
请学生用自己的话回答,并鼓励学生补充完善。

然后,老师小结:传染病就是有病原体引起
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根据传染病的定义,请学生分析传染病的特点有哪些?(一是传染性、二是由病原体引起的)那么,什么是病原体呢?引导学生回答、或者是学生看书回答。

用以下问题让学生准确的理解病原体的概念:
1、是不是所有的细菌、病毒、寄生虫都是病原体?
2、怎样的细菌、病毒、寄生虫才是病原体?
3、下面请看“几种病原体的图”,(投影)请说出:“它们分别会使人得什么传染病?”
老师小结:不同的传染病是由不同的病原体引起的,不同的病原体会引起不同的传染病。

(二)传染病的预防展示阅读材料:
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

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

问题: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学生小结: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
本环节。

然后投影出示下面的图
学生看图后,找出图片中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然后让学生根据图片内容,给传
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下一个定义。

(可指导学生参考课本44页第一段)
为进步使学生真正理解三概念,可用设计好的表格让学生看图回答巩固。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
人所经过的途径。

如通过空气、飞沫传播;饮水和食
物传播;接触传播;动物媒介传播
等。

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
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师提出问题:根据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你能提出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吗?(可以讨论一下)。

学生不难回答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师指定学生回答并板书。

然后投影出示下面的图,让学生回答出分别是哪条措施?
师小结:
预防传染病时,既要针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采取综合措施,又要根据不同传染病种的特点和具体情况,在三个环节中抓住主要的环节,做到综合措施和重点措施相结合。

(三)艾滋病师:虽然有的传染病来势凶猛,但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不管是口蹄疫、疯牛病、禽流感还是非典,我们都在短期内控制并战胜了它们,但还有一种传染病,从1981 年发现至今,人类与之斗争了二十几年,它却仍以极快的速度在全世界蔓延,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传染病吗?生交流对艾滋病的了解。

指导学生看书,课件展示:1、艾滋病的病原体是什么?传播途径有哪些?如何预防?2、假设你身边的同学或朋友不幸感染上艾滋病,你会和他交朋友吗?你应如何对待与他的相处呢?生发表交流自己的观点。

师补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