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鄂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全)食物的消化【教学目标】1.知道人体的消化器官以及食物在人体内的主要消化过程。
2.回顾进食过程并阅读相关资料,了解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教学重难点】了解食物在人体的消化过程及消化器官的功能。
【教学过程】(一)新知引入我们每天吃的食物进入身体里后,只有消化了才能被身体吸收利用,你知道食物是怎样被消化的吗?我们吃的食物到身体内的什么地方去了?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食物的消化”。
(二)探究人体的消化器官(1)问:你知道消化器官分布在我们身体的什么部位吗?我们用吞咽食物来体验并推测消化器官的消化过程。
学生吞咽馒头,慢慢感受并用手摸颈部等部位,体验食物在身体的运动过程,吃进去的食物到哪里去了,注意要细嚼慢咽。
食物从口腔进入体内后,还有经过哪些消化器官?画一画。
(2)相互交流吞咽食物时的感受。
(三)认识消化器官及食物在人体内的“旅行”过程。
(1)出示消化器官图的课件。
(2)说一说,人的消化器官有那些?并在自己的身体中指出来,看看它们是什么样?看一看食物进入体内后的“旅行”路线。
(3)小结:人的消化器官有口腔、食道、胃、肝、小肠、大肠等。
口腔在人的头部,内有牙齿,舌等。
食道是一根管子,位于胸腔里面,是口腔到达胃的通道。
胃在腹腔的上部,进入体内的食物首先到达这里。
肝主要是根据人体的需要,重新合成有利的物质供人体使用。
小肠在腹腔的下部,连着胃与大肠,大约5—6米长,弯弯曲曲的。
大肠比较粗,下端与肛门连接,肛门是粪便的出口。
(四)描述并且填写消化器官让学生用喜欢的方式来表述(五)了解消化器官的功能口腔——嚼碎食物、搅拌食物食道——输送食物的管道胃——主要作用储存食物、消化食物肝脏——合成有利的物质小肠——消化食物、吸收营养大肠——吸收水分和无机盐6把盐析出来【教学目标】1.知道食盐溶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过程,用蒸发的方法可以分离出溶解在水中的食盐。
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生活中。
2.能运用三脚架、烧杯、石棉网、酒精灯、蒸发皿等工具进行简单的观察实验,经历观察比较、描述溶解前后盐类特征的过程。
3.知道人类食用的食盐是通过海水晒盐制得的,食盐的来源多种多样,可分为海盐、池盐、岩盐三大类。
4.激发学生课外探究其他分离方法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分离盐和水的方法。
难点:通过实验探索食盐与水是如何分离的。
【教学准备】1份食盐、1个小勺、一个烧杯、1根玻璃棒、一杯清水、一块石棉网、一个酒精灯、一个三脚架、一盒火柴、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展示】展示图片,聚焦问题。
【提问】海水里有很多盐,人们是怎么用海水制盐的?【讲述】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新知讲解】知识点一:怎么把水的食盐找回来【提问】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食盐溶解在一定量水里的量是一定的,那么有谁知道溶解在水里的食盐还能找回来吗?【讲述】通过阅读教材我们知道,一种方法是把食盐水放在太阳下面晒,水晒干了,盐就会出来了。
但是时间会比较漫长。
另一种方法是把食盐水放在火上烤,把水分烤干!【过渡】那么具体操作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观看实验,然后自己动手进行实验。
【展示】播放【教学实验】食盐会随着水分一起蒸发吗?插入【教学实验】食盐会随着水分一起蒸发吗?【讲述】通过实验我们了解到这个实验所需的实验器材是:蒸发皿、火柴、三脚架、酒精灯、搅拌棒。
【实验】实验步骤:①向50毫升加入一勺食盐,充分溶解后,再加入第二勺,直至杯底有少量食盐为止。
②将盐水溶液倒入蒸发皿,放在三脚架上加热。
③边加热,边搅拌。
当有白色颗粒出现时,熄灭火焰,用余温将白色颗粒慢慢烘干。
④收集蒸发皿中的白色颗粒。
【提示】加热时,要带护目镜,以防伤害眼睛。
等看到有白色晶体时,要用玻璃棒慢慢的搅拌。
搅拌时,身体不要凑的太近,以防止蒸发皿中的固体溅出来烫伤皮肤。
【组织活动】请同学们按照步骤进行实验。
【学生活动】学生按照步骤进行探究。
【提问】请同学们根据实验说一说我们是如何进行操作的?【总结】对,回答的很好,我们首先将食盐制成浓的食盐水,然后利用酒精灯加热蒸发皿蒸发掉水分析出食盐。
【提问】请同学们接着思考:水在分离的过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我们采用的什么方法将水和食盐分离的?【总结】水起了溶解的作用。
利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知识点二:生活中的食盐从哪里来【过渡】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了解了从食盐水中提取食盐的方法,我们平时吃的食盐就是利用这个原理提取的。
人们利用风吹日晒的把水分蒸发掉得到粗盐,然后再经过处理加工得到精盐。
【讲述】食盐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品。
食盐的来源多种多样,可分为海盐、池盐、岩盐三大类。
【提问】那么这三种盐类是根据什么标准划分的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寻找答案。
【讲述】海盐是海滨地区以海水灌注盐田,然后蒸发而成。
我国海盐主要产区集中在河北、天津、山东、辽宁等地。
池盐是由内陆的咸水湖湖水蒸发而成的。
我国池盐主要产地有青海、新疆、西藏、宁夏和山西等地。
岩盐是由海水沉积物被地壳变动埋藏在地下形成的。
我国岩盐多产于四川、湖南、湖北、江西、安徽等地。
【作业布置】自制食盐晶体。
【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什么是混合物,常见的混合物有哪些,了解混合物常见的分离方法。
在科学实验中,探索食盐和水如何进行分离,得出实验结论是食盐溶解于水的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大大激发了我们课外探究混合物分离方法的兴趣。
【板书设计】6 把盐析出来析出食盐溶解加热结晶析出从海水中提取食盐原理:利用风吹日晒的方法蒸发掉水分。
7把它们分离【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混合物,了解常见的混合物有哪些。
2.了解常见的混合物的分离方法。
3.能利用滤纸、漏斗、烧杯、玻璃棒、水等将食盐和沙的混合物进行过滤。
4.激发学生课外探究其他分离混合物方法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什么是混合物,混合物有哪些分离方法。
难点:通过实验探索食盐与铁屑、食盐与水是如何分离的。
【教学准备】1份食盐和铁屑的混合物、1个磁铁、1根玻璃棒、一杯清水、一块石棉网、一个酒精灯、一个三脚架、一盒火柴、一张滤纸、一个漏斗、一个烧杯、过滤视频、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展示】展示图片,聚焦问题。
【讲述】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混合在一起的物质,比如食盐中混有铁屑、沙子,我们把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叫混合物。
【提问】你知道的混合物都有哪些?说说你的理由。
【点拨】生活中常见的混合物有很多,比如自来水、煤、石油、天然气、牛奶、水泥、胶水、岩石、空气、海水、雪湖水、橡胶等。
【提问】那我们如何将混合物进行分离呢?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新知讲解】知识点一:分离食盐中的铁屑【提问】观察食盐、沙、铁屑的混合物,区分哪些是食盐,哪些是沙?【总结】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沙子是黄色的,食盐是白色的,铁丝是黑色的。
【提问】有谁知道我们如何将沙子、食盐和铁屑进行分离呢?【点拨】我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学习了磁铁,磁铁具有一个神奇的特征就是它能吸引铁质物体。
而且它还可以隔着一段距离吸引铁质物体。
【讲述】我们可以磁铁这种特性,析出混合物中的铁屑,请同学们试着操作。
【学生活动】利用磁铁析出混合物中的铁屑。
【过渡】现在我们将混合物中的铁屑剥离出来了,混合物中还有沙子和食盐,请同学们仔细想想我们该如何分离剩下的这两种物质呢?知识点二:分离沙子和食盐【引导】有的同学说可以用筛子晒一下,那么请同学们试一下。
【学生活动】通过实验理解不能用筛子将食盐和沙子分离。
【提问】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不能用筛子将食盐与沙子分开,那么我们采用什么方法呢?【点拨】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食盐可以溶解在水中,然后我们采用过滤的方法将食沙子和食盐水进行分离。
【提问】什么是过滤呢?过滤都需要哪些工具呢?【讲述】过滤是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液体混合物的方法。
过滤的过程中要用到滤布或滤纸。
现在我们来观察如何折叠滤纸。
【展示】课件展示折叠滤纸。
【讲述】现在请同学们观察视频,了解过滤操作的步骤,然后自己操作。
【展示】播放视频【教学实验】过滤液体。
mp4插入【教学实验】过滤液体.mp4【点拨】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了解到过滤的操作要点。
过滤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是指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二低是指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漏斗中的液面低于滤纸边缘;三靠是指倾倒液体的烧杯口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的末端紧靠有三层滤纸的一边,漏斗末端紧靠承接滤液的烧杯的内壁。
【模拟实验】(1)工具与材料:水杯、搅拌棒、水、滤纸。
(2)实验操作:①将混合物放入杯中,往杯中加水,搅拌,直到食盐完全溶解;②利用过滤的方法将食盐和沙子进行分离。
知识点三:分离食盐和食盐水【过渡】现在我们将食盐和沙分开了,食盐溶解在水里了,那么我们还能从水得到食盐吗?食盐和水如何分离呢?【讲述】通过上节课所学知道我们可利用蒸发的方法将食盐和水进行分离。
请同学们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
【模拟实验】(1)工具与材料:蒸发皿、火柴、三脚架、酒精灯、搅拌棒。
(2)实验步骤:①将盐水溶液倒入蒸发皿,放在三脚架上加热;②边加热,边搅拌。
当有白色颗粒出现时,熄灭火焰,用余温将白色颗粒慢慢烘干③收集蒸发皿中的白色颗粒。
【组织讨论】现在老师这里有几个问题,请同学们思考后回答:1.为什么要在盐水还未蒸发掉之前熄灭酒精灯?2.我们是怎样将沙和食盐分离的?水在分离的过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总结】1.防止在临近蒸干时,食盐因局部过热发生迸溅。
利用余热将水分蒸干是安全的。
2.用过滤方法;水在分离的过程中起到溶解的作用。
【作业布置】猜猜看这些混合物怎么分离。
【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什么是混合物,常见的混合物有哪些,了解混合物常见的分离方法。
在科学实验中,探索沙子、食盐和水如何进行分离,得出实验结论是食盐溶解于水的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大大激发了我们课外探究混合物分离方法的兴趣。
【板书设计】把它们分离一、混合物:我们把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叫混合物。
二、分离沙子、铁屑和食盐的混合物(1)利用磁铁吸引铁屑(2)利用过滤的方法,经食盐水和沙子8手电筒的秘密【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手电筒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手电筒中的灯泡是如何点亮的。
2.掌握构成电路的必要元件,并能用一些基本元件连接一个简单电路。
3.掌握说明形成简单电路的条件。
4.引导学生合作与交流,知道通过交流与讨论可以引发新的想法。
【教学重难点】1.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手电筒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手电筒中的灯泡是如何点亮的。
2.能够说出构成电路的必要元件,并能用一些基本元件连接一个简单电路。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手电筒、小灯泡、导线、电池、电池盒、小灯座。
2.能展示实验器材、基本电路等的课件。
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铅笔等。
【教学过程】一、阅读单元页,聚焦问题1.讨论家庭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