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学第二章
牙齿的发育
1.乳牙:共20个 6个月萌出(4~10个月) 2~2.5岁出齐(2岁以内乳牙个数 =月龄-4~6) 7~8岁换牙 2.恒牙:共32个
14
三
体格生长的评价
常用方法 1均值离差法 2中位数百分位法 3指数法 4生长发育图法 评估内容 1发育水平 2生长速度 3匀称程度
15
第三节 神经心理发育与评价
16
二 神经心理发育的评价
(一)能力测验
包括筛 查性测验和诊断性测验
(二)适应性行为测试
17
课后思考
教材20页思考与练习第二题
18
19
一神经心理发育 (一)神经系统的发育 1脑的发育2脊髓的发育 (二)感知觉的发育 1视感知发育 2听感知的发育 3味觉和嗅觉的发育 4皮肤感觉的发育 5知觉的发育 (三)运动的发育 大运动发育过程可归纳为:二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 (四)语言的发育:新生儿会哭叫,3-4个月咿呀发音,7-8个月能发出爸爸妈妈等语音但无 意识。10个月左右能有意识的喊爸爸妈妈。1岁能叫物品名称。 (五)心理活动的发展 1注意的发展 2记忆的发展 3思维的发展 4想象的发展 5情绪情感的发展 6意志的发展7个性和性格的发展
9
四.胸围:是指沿乳头下缘经肩胛角下缘绕 胸一周的长度,其大小反映肺和胸廓的发 育。 出生:约32cm、 1岁:46cm、与头围相等。 1岁以后:胸围=头围+年龄-1(cm) 测量方法
10
五 上臂围 上臂围反映上臂骨骼,肌肉,皮下组织和皮肤 的发育,是儿童营养状况的评估指标。 评估参考值:>13.5cm为营养良好 12.5--13.5cm为营养中等。 <12.5cm为营养不良。
5
第二节
体格生长发育与评价
一.体重:器官、组织、体液的总重量,反映营养状况。 出生:3kg 前半年增长最快 1~6个月(kg)=出生体重+月龄×0.7 7~12个月(kg)=6+月龄×0.25 2岁:12kg 2 ~12岁(kg )=年龄×2+8 测量方法:空腹,排便后,脱去衣裤鞋袜后进行称量.
6
3
生长发育的规律
(一)生长发育的连续性与 阶段性 (二)各系统器官发育的不 平衡性 (三)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遵循由上到下,由近到远, 由粗到细,由简单到复杂, 由低级到高级的规律. (四)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 性.
4
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 (一)遗传因素 (二)环境因素:1营养 2疾病 3孕母情况 4生活环境
3长骨的发育:随年龄增长,长骨干骺端的骨化中 心按一定的顺序和部位有规律的出现。通过x线测 定不同年龄儿童长骨骨骺端骨化中心的出现时间, 数目,形态变化,并将其标准化,即为骨龄。
13
牙齿的发育与生殖系统的发育 生殖系统的发育
至青春期前才开始发育, 大约持续7—10年,女孩 为12--18岁,男孩为13-20岁。此期划分为3个阶 段:1青春前期 2青春中期 3青春后期
第二章
生长发育
第一节 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第二节 体格生长发育与评价 第三节 神经心理发育与评价
学习目标
• 1.掌握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和影响因素。 • 2.掌握生长发育常用指标:正常值、测量方法、计算 方法。 • 3了解体格生长及神经心理发育的评价.
2
第一节
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生长:是指小儿各器官、系统的长大和形态化,是机体在量方面的增加。 发育:是指细胞、组织、器官的分化完善与功能上的成熟,是机体在质方面
8
三.头围:指自眉弓上缘经枕后结节绕头一周的长度.是反 映脑和颅骨生长的重要指标. 出生:32--34cm、 1岁:46cm 、 2岁:48cm、 5岁约为50cm, 15岁:接近成人54~58 cm 头围过大:见于脑积水 头围过小:见于脑发育不全及小头畸形。 测量方法;将软尺0点固定于头部一侧眉弓上缘,再将软 尺紧贴头皮绕枕骨结节最高点及另一侧眉弓上缘回到0点, 读数精确至0.1cm.
二.身长(高):头顶至足底的长度,反映骨 骼发育。 出生;50cm 1岁:75cm 2岁:85cm 2岁~12岁(cm)=年龄×7+75 .
7
上部量为头顶至耻骨联合上缘的距离. 下部量为耻骨联合上缘至足底距离. 上部量/下部量有临床意义 出生时:60%∶40% 中点在脐上; 2岁时中点在脐下; 6岁时中点移至脐与耻骨联合上缘之间. 12岁时:上下部量相等,中点在耻骨联合上缘。 测量方法
11
与体格生长有关的其他系统的发育
一.骨骼 1.颅骨:头围: 骨缝: 囟门:前囟(对边中点连线)1.5 ~ 2cm,1~1.5岁闭合 后囟最迟6~8周闭合 囟门闭合过早:小头畸形;闭合过晚:佝偻 病、呆小病、 脑积水; 前囟饱满:颅内高压;凹陷:脱水
12
•
2脊柱的发育:生后第一年脊柱的增长快于四肢,以后四肢 增长快于脊柱。在发育过程中会形成三个自然弯曲:颈 椎前凸,胸椎后凸,腰椎前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