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政治经济学
读书报告
传播:在政治和经济的张力下 (传播政治经济学)
作 者:文森特· 莫斯可(加拿大) 报告人:李莉 硕655班 3106078011
作者简介
文森特· 莫斯可是 加拿大卡尔顿大 学新闻与传播学 院教授,是西方 传播学界享有盛 誉、成果卓著的 学者之一。
他的《传播政治 经济学》是本学 科领域权威著作, 已经成为欧美传 播学者和学生的 必读书。
总述与挑战
政治经济学坚持历史的重要性 将传播放在广大的社会整体中去思考 从社会行动中了解道德立场的作用 研究是推动社会转型的工具和方式 挑战:政治经济学涵盖了一系列不同的 立场、兴趣、侧重点和对立关系,百 家争鸣,众说纷纭。
传播政治经济学的反思与更新
修正:提供一种新的视野而没有实际的改善。 否定:以截然不同的观点加以替代,或是以根 本的方式加以转变。 反思:介于修正和否定之间。是更深入地了解 这一取向和它的不同流派,比较它们的异同, 并与另一些理论取向再做对照。
结构化
1、社会阶级(分类观、联系观、形成观) 1)收入——阶级分化——阶级权力对传播事务的控制。 2)阶级权力影响当代的工作场合,在传播业工作场合,通过对体力劳 动的瓦解和对其他工作者的监视控制来起作用。 2、性别(社会阶级/分工;社会再生产/功能;性别与阶级双重性/父 权与资本主义互构) 3、种族(种族分化在传播中造成的享用权的不平等,包括传播公司 的产权和控制权、在媒介和传播业中的任职权、传播手段使用权、对 少数民族看法的媒介表达权) 4、社会运动(1、影响了传播的手段和内容,因为所有的社会运动都 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如何组织对内和对外传播的问题,并因此发展自己 的传播战略和传播政策。2、有组织地向统治性媒介政策提出挑战) 5、霸权(政治经济学的两个主要任务是确定主流霸权的不稳定性的 根源和对反主流与非主流霸权所采取的各种形式进行评估)
空间化:克服பைடு நூலகம்会生活中空间和时间限制的过
程。
*对空间的理解:空间包括许多动态的社会关系, 组成一种“权力几何体”。 *对政治经济学家来说,空间化之所以具有特殊 意义的原因: 1、传播过程和传播技术在空间化过程中占据了 核心地位,贯穿了整个广阔的政治经济背景。 2、由于以上原因,空间化在传播产业中尤其重 要。
文化研究与政策研究
文化研究 1、提醒了政治经济学关于研究实质的问题; 2、扩展了批评工作,使它超越了阶级分析,包 括了那些女权主义和那些新型社会运动(如和平 运动和环保运动)所激发的研究。 政策研究(公共选择理论) 政策研究过分强调国家,但它提醒政治经济学抛 弃唯经济论,不要只从工业结构中去解读政策决 定。 政治经济学的回应(政治经济学与文化研究和政 策研究的区别) 对“权力”的看法 理解社会整体
什么是政治经济学
定义 政治经济学:对社会生活中的控制与 生存进行的研究。控制特指个体及团 体成员的内部组织,而生存则指他们 通过何种途径来制造再生产自身所需 的东西。
政治经济学的核心特征
社会变迁与历史 社会整体性 道德哲学(社会价值对适当的社会
实践的理解) 实践(人类活动)
对各经济学派观点的批判
对各经济学派观点的批判
3、从政治经济学到新古典经济学的转变: 放弃了了解宏观社会整体性的系统化兴趣, 将经济与社会学、政治科学以及历史学、 道德哲学一刀两断,将研究社会实践的兴 趣束之高阁。
政治经济学或异端政治经济学流派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重视历史、社会整体 性、道德哲学和实践 女权主义政治经济学:致力于揭露经济学意识 形态领域的缺陷,即将男性主宰的工作体系视 为社会独有的和天然形成的。 生态政治经济学:生态问题对经济发展十分重 要
传播政治经济学
传播:一种交换的社会过程,其产品或是 社会关系的标志,或是它的具体表现。 传播政治经济学的发展: 1、北美 2、英国与欧洲 3、第三世界与传播政治经济学 4、总述与挑战
北美
北美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取向始自达拉斯· 斯密 塞与赫伯特· 席勒 他们研究成果的一些主题 1、中心议题:资本主义进程中传播、信息及文 化的估价问题(批判性的) 2、实质性主题:产权集中化(商业集中化、媒 介集中化) 3、中心目标:了解国家或政府与传播业的关系
空间化
传播政治经济学论述的空间化特别研究了 传播业中企业权力的制度延伸,这个延伸表现 在媒介公司规模的增长上。 传播与集中:空间作为制度的延伸(媒介集中) 国家 全球化 民族主义、地方主义和社会主义
传播与集中:空间作为制度的延伸
媒介集中(横向集中、纵向整合)及其目的 多国经营企业的加速增长 媒介集中的主要制约因素:所有权(可测量媒介 集中程度) 最近的研究方向:除了所有权外,还关注企业集 团的互动形式,探讨它们在没有真正合并的情况 下如何建立有力的联系。这些形式包括:企业伙 伴关系、策略联盟、销售协定
产权集中化
1、公司的纵向整合使其在特定工
业部门中控制越来越多的生产线 2、传播产业内部或外部的公司跨 部门横向整合
媒介集中化
包括新闻与娱乐业的不断整合趋势 研究任务:考察媒介产业的逐步整合 如何跨越了传统产业分工和技术分工 的界限 例:时代-华纳公司介入了报业、广播电 视、电影业及电信事业
结论:重返阶级权力
原因 1、阶级权力向来都在政治经济学中占有核心位置; 2、阶级权力标示出了政治经济学与文化研究和政策研究之 间的重要边界。 因此,本书提议建立的传播政治经济学应当是: 1、从现实主义的、兼容并蓄的(即非本质主义的)、批判 的认识论出发; 2、采取社会过程和社会变革无处不在的本体论立场; 3、发展建立在商品化、空间化、结构化过程之上的实质论 观点。
国家
国家不仅对企业及产业结构的变迁做出了反应,而且 还对科技和服务的变迁做出了反应。并以积极的法律、 规范和政策指导促进了这些变迁的发生。 当前的国家建构活动起自空间化和商品化,我们从它 的四个过程着手分析: 1、商业化(采取市场标准,建立市场规范) 2、自由化(国家介入来增加市场参与者数量的过程) 3、私有化(国家介入而卖掉国有企业的过程) 4、国际化(国家本身也在创造自己的团队协定或策 略联盟)
全球化
全球化:政治经济学意义上的全球化 是指资本的空间聚集,它由跨国产业 与国家主导,转化了资源与商品(包 括传播与信息)的流动空间。结果是 传播与信息地理学发生了实质的转变, 某些空间及其关系得到了强调。 全球化是转化空间的过程
民族主义、地方主义和社会主义
民族主义是一种区域对抗的形式,强调建筑在空间认 同上的抵抗,反对资本主义全球化,虽然它可能缓解 全球化,但它不足以抵挡全球化,因为它忽略了空间 化和商品化的互相建构,结果是,民族主义往往接受 本地的控制,无论这是否加深了商品化。 社会主义者对民族主义的批判指出,虽然商品化也许 无法破坏民族主义,也无法消灭空间,但它却将民族 主义转化为一系列为了控制空间而同资本展开的斗争。 另一方面,社会主义不能承认空间化的建构力量,于 是拒绝了民族主义的力量对商品化过程的支持,这种 支持体现为一种地方控制的形式,它放弃了促成非商 品化或使用价值实务的机会。
二、私人与公共生活中的替代性过程
1、私人生活中的社会过程 私人生活与商品化的特殊经历之间的关系,以及私人 生活与自我和社会身份之间的关系。 2、公共生活中的社会过程 公共的内涵——实行民主的一系列社会过程,也就是促进 整个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决策过程中的平等和最大可 能的参与。
商品化是重新思考传播政治经济学的入手点。商品化 为社会领域设定了模式,但只能在私人生活和公共生活的 过程的互相建构中才能设定。
商品化
一、传播的商品形式 1、内容的商品化(讯息如何被转化为可买卖的商品) 2、受众商品(受众是大众媒介的主要商品) 3、控制论的商品: 1)内在的商品化(收视率) 2)延伸的商品化(表现形式繁多) 4、劳动的商品化
1)传播产业的劳动商品化
2)劳动是在生产货物商品和劳务商品的过程中被 商品化的。
商品化
第三世界
依附理论:跨国企业以少数资本主义核心国家为基础, 受到各自国家的资助,通过设定资源、生产及劳动的 市场交易条件,来控制核心之外的国家。 拉美关注用政治经济学观点对媒介结构与实践进行具 体研究,包括广告、国际新闻体制和电视 拉美在发展及应用政治经济学上占据领导地位,但该 取向的一些重要范式却来源于非洲与亚洲的具体地区。 非洲在推动世界信息与传播新秩序的运动中始终发挥 着重要作用 亚洲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核心:传播与信息新科技 发展论:推崇信息新科技,承认批判性研究已经得到 普遍的成功
本书的主要目的:
综合介绍政治经济学各主要流派,考察主要的 理论 重新思考并更新传播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成分 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社会变迁普遍 存在,并可以理解为三个动态过程(商品化、 空间化、结构化) 考察政治经济学与邻近学科的关系,这里指的 是政策研究和文化研究
全书框架
导论(第1章) 上编:传播政治经济学概论 1、什么是政治经济学(第2章) 2、传播政治经济学(第3章) 下编:传播政治经济学的反思与更新 1、商品化(第4章) 2、空间化(第5章) 3、结构化(第6章) 4、挑战边界:文化研究与政策研究(第7章)
商品化:把使用价值转化为交换价值的过程,即决
定产品价值的标准由产品满足个人与社会需求的能力转变 为产品能通过市场带来什么的过程。
*商品化和传播的关系具有的两个普遍性意义: 1、传播过程和传播科技对经济学中的商品化的一般 过程起了推动作用。 2、整个社会的商品化过程渗透到传播过程与传播制 度中,使这个过程中所出现的深化和矛盾也对传 播这种社会实践产生了影响。 *商业化:特指在受众与广告商之间创造一种关系。 *实体化 常与商品化混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