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方评价地方政府整体绩效的实证研究_以广东省市_县两级政府为例_郑方辉

第三方评价地方政府整体绩效的实证研究_以广东省市_县两级政府为例_郑方辉

具体而言 ,本研究将体现全球化背景下民主政治 、法治 社会 、市场经济 、和谐发展 、有限有效的现代地方政府的职 能实现的程度 。党和政府执政为民的目标是让人民满意 ,
3 资助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 :基于满意度导向我国县级政府绩效评价的实证研究 (2007JA810004) 。
2008年第 5期 总第 275期
热点聚焦
第三方评价地方政府整体绩效的实证研究 3
———以广东省市 、县两级政府为例
郑方辉
[摘 要 ] 绩效评估是政府管理的前沿课题 ,而实证性研究在国内尚处于探索阶段 。本文借鉴层次分析法 (作为层 次分析法特例 ) ,利用作者提出的五个领域层 50项指标的评价体系 ,针对 2006年广东全省 21个地级以 上市及 121个县级政府的整体绩效指数进行了量化分析 。研究基于第三方立场 ,在地方政府职能定位 、 评价指标体系 、评分标准设计 、大样本量的满意度调查以及操作流程等方面进行了创新 。
01701
01550
01527
01531
01532
01618
01523
01466
01464
01569
01630
01606
01439
01443
01588
01687
01570
01413
01518
01428
01693
01569
01490
01431
01475
01700
01561
01509
01425
01531
01641
01549
01500
01491
01454
01793
01472
01428
01502
01347
01692
01556
01488
01438
01421
01632
01620
01469
01417
01428
01651
01563
01491
总体 K0 01677 01607 01606 01605 01595 01591 01582 01574 01541 01534 01534 01530 01527 01525 01522 01514 01514 01512 01496 01491 01487
热点聚焦
上述评价结果的主要特点是 : 从指数绝对值来看 , 全 省 2006年度 “平均指数 ”为 01551 ( K0 , 21 个地级以上 市绩效指数算术平均 ) , 各领域层的指数依次是 01511 (促 进经济发 展 , K1 ) 、 01544 (维 护 社 会 公 正 , K2 ) 、 01677 (保护生 态 环 境 , K3 ) 、 01586 (节 约 政 府 成 本 , K4 ) 和 01498 (实现公众满意 , K5 ) 。
2007年 ,基于独立的第三方立场 ,针对广东全省 21 个 地级以上市及 121 个县级政府的年度整体绩效 ,我们展开 了大范围的实证研究 ,形成年度绩效指数报告 。
一 、概念模型及研究说明 1. 理念与思路 规范意义上的政府绩效评价模型构建流程清晰 ,理论 体系完善 ,一般包括五个步骤 : 内涵界定与结构分析 、具体 指标选择 、权重系数确定 、评分标准设计 、信度和效度检验 。 但应用于实证 ,却存在一系列技术性的障碍 ,包括前期准备 工作量过大 ;研究花费过高 ; 评分标准设计过于简单 ; 过分 依赖统计结果 ,将绩效评价视为简单的数学问题 ,忽略了各 种现实的约束条件 。为此 ,我们在现有的条件下 ,结合研究 定位 ,对方法进行改良 。基本思路是沿确定目标层 →领域
度 ,考虑到指标与地方政府绩效的关联性 、指标之间的相关
性和替代性 、数据源合法性及可取得途径 、操作上的可行性
等因素 ,在多方案的量化比较中 ,确定 50 个具体指标的执
点拦截和电话访问相结合 ) 。根据人口规模 ,在 95%置信度 4%绝对误差下 ,确定有校样本量为 25120人 ,回收有效问卷 23777份 ,合格率 94165%。事后经统计检验 ,样本结构如年 龄 、性别 、收入 、职业与当地常住人口总体结构基本吻合 ,样 本具有代表性 。
绩效指数
经济发展 K1 社会公正 K2 生态环境 K3 政府成本 K4 公众满意 K5
01719
01691
01635
01778
01570
01592
01684
01706
01497
01522
01621
01635
01588
01641
01541
01551
01643
01639
01722
01537
01458
01688
13 15 10 18 8 19
14 17 9 11 11 21
15 8 18 9 12 14
16 19 14 7 14 8
17 20 12 14 17 10
18 14 17 1 21 20
19 12 21 10 15 15
20 18 20 17 6 16
21 21 19 13 13 13
14
2008年第 5期 总第 275期
层 →领域内涵层 →具体指标的路径 ,根据指标数据值的可 得性 ,在对指标作初步筛选后 ,利用专家咨询问卷 ,一次性 得到备选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系数 ;进一步 ,以覆盖全部领 域内涵层为原则确定具体指标总量 ,进而得到权重系数 ;一 些缺失数据的内涵层 ,则采用变通方法以相近指标替代 。 相应地 ,简化指标的相关度 、隶属度分析过程 , 降低其预设 条件 。或者说 ,借鉴层次分析法 , 以专家问卷量表中的指标 相对重要程度系数的比较替代指标间的两两比较 , 忽略层 次分析法中一层元素支配下不超过 9 个指标的限制 , 各领 域内涵层指标间的判别矩阵均为一致阵 ,λm ax = n, C I = 0, CR = 0,这种以专家问卷量表中的指标相对重要程度系数的比 较确定权重可视为层次分析法的特例 。同样 , 以专家问卷 量表中领域层相对重要程度系数的比较确定领域层权重 。
初期值 ; vii 为该项指标评价的末期值 , 那么 , 第 i项指标的绩
效增量值
yi 为 : yi
=
v0i vii
×100%
(正向指标 )或
yi
=
vii v0i
×100%
(负向指标 )
值 ;其他客观类指标 ,包括上级政府拥有较明确的考核值的 指标 ,依据全省平均状态设计比较性标准 。
5. 基础数据来源 4个客观领域层 40个具体指标的基础数据来源于广东 省统计年鉴及各市统计年鉴或统计公报 (其中政府网站绩
全省排序
K0
K1
K2
K3
K4
K5
1
1
1 16 1
2
2
3
3
5 19 7
3
2
6 21 4
3
4
6
5 15 2
5
5 16 2 12 3
1
6
5
7
4
7
9
7
9
4
3 20 4
8 10 8
2
5 17
9 13 13 8 10 12
10 4 15 20 9 11
11 11 16 6 16 6
12 7 11 19 18 18
01675
01650
01576
01552
01606
01732
01615
01505
01517
01646
01744
01473
01539
01508
01590
01764
01631
01469
01495
01517
01698
01583
01494
01556
01474
01604
01585
01496
01502
01467
从排序结果来看 , 21个地级以上市整体绩效指数差异 明 显 , 深 圳 市 最 高 , 为 01677; 汕 尾 市 最 低 , 指 数 仅 01487。指数高于 016的市有 4个 ; 低于 015的有 3个 , 总 体上 , 珠江三角洲地区 9 市在全省排序居前 ; 各领域层指 数的分市排序和总体排序不尽一致 , 一些城市反差极为异 常 , 如深圳市 , 三项领域层指数全省排序第一 ( K1、 K2、 K4 ) , 一项第二 ( K5 ) , 但保护生态环境指数全省排序第 16; 广州市的节约政府成本指数排序第 19; 东莞市总指数 排序第 3, 但保护生态环境指数排序最后 (第 21位 ) 。另 一类市正好相反 , 总指数排序趋后 , 但某项领域层指数排 序却居前 , 如阳江市 、清远市 。单项指数最高值为阳江市 的 “保护生态环境 ” ( K3 ) 达 01793; 最低的为揭阳市的 “维护社会公正 ” ( K2 ) , 仅 01347, 相差悬殊 。
治与服务的结果 ;强化客观性和可操作性 。
济发展程度关联密切指标 ,如 GDP增长率 ,不同发展阶段赋
2. 指数模型
予不同值 ;具有双重特质的少数指标 ,如机动车拥有量 ,置
依据指数增量 ,采用多层次结构分析法建立指数模型 。 入环保领域层 ,根据国际上的经验值设定最佳 (满分 )范围
根据地方政府政府绩效定义 , 假设 v0i 为第 i项指标评价的
二 、实证研究的基本结果 1121个地级以上市政府整体绩效指数及排序 广东目前实行市辖县制 ,全省设有 21 个地级以上市 , 指数值及排序如下表 。
行方案 (其中 40个客观类指标 ) ,并参考“专家咨询 ”调查结
表 1 广东全省 21 个地级以上市评价指数及排序结果
地级以上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