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胸痹心痛(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诊疗方案及临床路径

胸痹心痛(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诊疗方案及临床路径

胸痹心痛(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诊疗方案及临床路径一.中西医病名中医病名:胸痹心痛是指以胸痛憋闷、、心悸气短为主症的一种心系疾病。

轻者胸闷或胸部隐痛,发作短暂;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喘息不得卧,痛引左肩或左臂内侧。

常伴有心悸气短,呼吸不畅,甚则喘促,面色苍白,冷汗淋漓等。

多由劳累饱餐、寒冷或情绪激动而诱发;.主要病机为心脉痹阻,病理变化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

其本虚可有气虚、血虚、阴虚、阳虚,标实为血瘀、痰浊、气滞、寒凝。

急性发作期以标实为主,缓解期以本虚为主。

病位在心,与肝、脾、肾二脏关系密切。

本病相当西医的冠心病心绞痛。

西医病名:心绞痛是由于暂时性心肌缺血引起的以胸痛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最常见表现。

通常见于冠状动脉至少一支主要分支管腔直径狭窄在50%以上的患者,当体力或精神应激时,冠状动脉血流不能满足心肌代谢的需要,导致心肌缺血,而引起心绞痛发作,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

二.中西医诊断(一)中医诊断1.诊断依据及要点①左侧胸膺或膻中处突发憋闷而痛,疼痛性质为隐痛,胀痛,刺痛,绞痛,灼痛.疼痛常可窜及肩背,前臂,咽喉,胃脘部等,甚者可沿手少阴,手厥阴经循行部位窜至中指或小指,并兼心悸;②突然发病,时作时止,反复发作.持续时间短暂,一般几秒至数十分钟,经休息或服药后可迅速缓解③多见于中年以上,常因情志波动,气候变化,多饮暴食,劳累过度等而诱发.亦有无明显诱因或安静时发病者④心电图应列为必备的常规检查,有缺血改变或心电图运动试验阳性,有助于诊断.2.鉴别诊断①真心痛真心痛是心痛重症,由于心脉闭塞,猝然大痛,以膻中或左胸部剧烈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伴四肢不温,舌青气冷,面白唇紫,大汗淋漓,脉微欲绝,经服芳香温通药物不能缓解,持续数小时或数天不等。

厥心痛(心绞痛)是由于心脉挛急则疼痛程度较轻,疼痛时间较短,芳香温通药物可以缓解。

②胃痛胃院痛的疼痛部位在上腹胃脘部,局部可有压痛,以胀痛、灼痛为主,持续时间较长,常因饮食不当而诱发,多伴有泛酸唆气、恶心呕吐、纳呆等症状。

胸痹心痛之不典型者亦表现为胃皖部疼痛,但多伴有心悸怔忡、短气乏力等症状,休息或服用药物后可缓解。

(二)西医诊断1.诊断依据:根据《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2007年)相关指南。

①临床发作特点:由运动或其他增加心肌需氧量的情况所诱发,短暂的胸痛(<10分钟),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可使之迅速缓解。

②心电图变化:胸痛发作时心电图ST段压低≥0.1mV或T波改变,胸痛缓解后ST-T恢复。

③心肌损伤标记物(心脏特异的肌钙蛋白T或I、肌酸激酶CK、CKMB)不升高。

④临床症状稳定在至少1个月以上2.相关检查①血常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酸、血脂、肝肾功能、、血沉、C反应蛋白、BNP、心肌标志物、乙肝两对半、凝血四项等。

②X线胸片③超声心动图评价心肌灌注及缺血范围、存活心肌。

④必要时到上级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

3.鉴别诊断①急性心肌梗死:与心绞痛比较,二者均可有胸痛,性质相似,但前者胸痛更剧烈,持续时间更长,不易缓解,一般缺血性胸痛持续超过20分钟,高度怀疑心肌梗死;前者合并心律失常、心衰、休克较前者常见;此外心绞痛心电图仅表现短暂ST段及T波变化,后者除了典型心电图动态演变,同时伴心肌标志物升高。

②急性肺动脉栓塞:常有突发胸痛、咯血呼吸困难、紫绀和休克,多有骨折、盆腔或前列腺手术或长期卧床史。

右心室前负荷急剧增加,P2亢进,颈静脉怒张、肝大等。

心电图肺性P波、电轴右偏、呈S1QIIITIII型,即I导联出现深S波,Ⅲ导联有明显Q波(<0.03s)及T 波倒置;X线胸片显示肺梗塞阴影;进一步心脏彩超及肺部CT可帮助明确诊断。

③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前胸出现剧烈撕裂样锐痛,迅速达峰,常放射至背、肋、腹部及腰部。

在颈动脉、锁骨下动脉起始部可听到杂音,两上肢血压、脉搏不对称。

胸部X线示纵隔增宽,血管壁增厚。

超声心动图和增强CT可见主动脉双重管腔图像。

心电图一般无典型的动态演变过程,部分患者可有轻度标志物升高,但无典型酶学变化曲线。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一)辩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1.心痛发作期治疗(1)寒凝血瘀证主症:卒然心痛如绞,形寒,甚则手足不温,冷汗自出,心悸气短,或心痛彻背,背痛彻心。

多因气候与骤冷或骤遇风寒,而发病或加重症状。

舌脉:舌黯淡,苔薄白,脉沉紧或促。

治法:辛温散寒宣通心阳方药:枳实薤白桂枝汤合当归四逆汤桂枝10g 细辛15g 栝楼10g 薤白15g赤芍6g 甘草15g 枳实10g 厚朴10g大枣10g共2剂,日一剂,水煎服药物加减:①重证可加熟川乌(另先煎1小时),附子(另先煎1小时)、干姜、蜀椒等;②痛剧四肢不温者可舌下含服麝香保心丸,芳香化浊,理气温通开窍。

(2)气滞血瘀证主症:心胸满闷,隐痛阵发,痛无定处,时欲太息,遇情志不遂时容易诱发加重,或兼有胸脘胀闷,矢气则舒。

舌脉:舌暗淡有瘀斑,苔薄或薄腻,脉细涩或细弦治法:辛散温通,行气活血方药:柴胡疏肝散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柴胡10g 枳壳10g 香附10g 陈皮10g川芎10g 赤芍10g 北芪20g 当归10g桃仁10 桂枝10共2剂,日一剂,水煎服药物加减:①胸闷心痛明显者:合用失笑散,以增强活血化瘀,散结止痛;②气郁日久化热,心烦易怒,口干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数者,用丹栀逍遥散,以增强疏肝清热之力;③.气滞重者可加木香、延胡索、砂仁、厚朴等芳香气及破气之品,但只可暂用,不可久施,以免耗伤正气2.心痛缓解期:(1)气虚血瘀证:主症:心胸隐痛,时作时休,心悸气短,时作时休,心悸气短,动则愈甚,伴有倦怠乏力,头晕,声息低微,面色恍白,易汗出。

舌脉:舌质淡红,舌体胖且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细缓或者结代。

治法:益气活血化瘀方药:保元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党参20g 北芪20g 桃仁10g 红花10g川芎10g 赤芍10g 当归10g 生地10g桂枝10g 甘草5g共2剂,日一剂,水煎服药物加减:①气虚明显者,可合用补中益气汤加减;②血瘀偏重者,可合用血府逐瘀汤加减;(2)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证:主症:心胸隐痛或刺痛,时作时休,心悸气短,倦怠懒言,面色少华,头晕目眩,遇劳则甚,或间有手足心热,或伴五心烦热,口干盗汗,颜面潮红。

舌脉:舌质红,苔薄少津,脉细数或结代治法: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方药:生脉散加减黄芪30g 党参20g 麦冬10g 五味子10g赤芍10g 红花5g 川芎5g 桂枝10g炙甘草10g共2剂,日一剂,水煎服药物加减:心悸气短明显者:合用炙甘草汤加减;(3)痰阻血瘀证主症:胸前区闷重而心痛轻微,肥胖体重,痰多气短,遇阴雨天气易发作或加重伴有倦怠乏力,纳呆便溏,口粘腻,恶心,咯吐痰涎舌脉:舌苔白腻或者白滑,脉滑治法:通阳泄浊,活血化瘀方药:栝楼薤白半夏汤合桃红四物汤栝楼15g 薤白10g 法夏10g 桃仁10g竹茹10g 党参15g 川芎10g 茯苓15g炙甘草5g 石菖蒲15g 陈皮10g共2剂,日一剂,水煎服药物加减:痰浊郁而化热者,用黄连温胆汤加郁金,以祛痰化热而理气活血;(4)心肾阳虚证:主症:以胸痛心悸、形寒肢冷为主症,可兼有神倦懒言、自汗乏力、小便清长、心悸怔仲等舌脉:舌质淡胖,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或微治法:温补阳气,振奋心阳方药:参附汤合右归饮附子(先煎1小时)10g 党参15g 肉桂10g 补骨脂10g熟地15g 山萸肉15g 仙灵脾10g 炙甘草5g共2剂,日一剂,水煎服药物加减:兼肾阳虚明显者,可用金匮肾气丸(二)口服中成药(1)复方血栓通胶囊具有活血化瘀益气养阴作用,适用于血瘀兼气阴两虚的胸痹;用法:3粒tid 。

(2)复方丹参滴丸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功效,适用于血瘀、气滞的胸痛者;用法:10丸tid(3) 麝香保心丸具有芳香温通,益气强心功效,适合用于气滞血瘀所致胸痹用法:2丸tid 。

(4) 通心络胶囊具有益气活血通络止痛,适用于气虚血瘀的胸痹心痛者用法:2-4粒tid(5)脑心通胶囊具有益气活血、化瘀通络功效,适用于气虚血瘀的胸痹心痛者用法:2-4粒tid 。

(6)生脉片:益气养阴,适用于气阴两虚的胸痹心痛患者。

用法:8片tid(7)银杏叶分散片活血化瘀、通脉舒络,用于治疗瘀血阻络引起的胸痹、心痛。

用法:2-4粒tid 。

(三)静脉中成药(1)灯盏花注射液;红花注射液;丹参注射液;银杏注射液;葛根素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适用于血瘀者(2)生脉注射液;参麦注射液用于气阴两虚者(3)参附注射液适合用于阳虚胸痹心痛患者(三)本科室中医特色传统疗法(1) 针药结合特色疗法针刺手厥阴心包经内关穴,刺激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度,配合口服中药对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进行治疗,主要适应于冠心病心肌缺血。

与针灸康复科合作进行临床观察,部分患者有效。

(2)压耳穴可选心、皮质下、交感区等穴埋王不留行籽,自行按压刺激,亦可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

(3)推拿以拇指或手掌按揉心俞、膈俞、厥阴俞、内关、三阴交、心前区阿是穴,每次10分钟。

(四)西医治疗1.发作时的治疗①休息:发作时立刻休息,停止活动后症状可以减轻。

②药物治疗:硝酸甘油:舌下含化,1~2分钟即开始起作用,约半小时后作用消失。

长期反复应用可产生耐药性而效力减低。

停用10小时以上,可恢复效力;硝酸异山梨酯:舌下含化,2~5min见效,作用维持2~3h亚硝酸异戊酯:为极易气化的液体,盛于小安瓿内,每安瓿0.2ml,用时以手巾包裹敲碎,立即盖于鼻部吸入,作用快而短,约10~15秒内开始,数分钟即消失。

本药作用与硝酸甘油相同,起降低血压的作用更明显,宜慎用。

2.缓解期治疗(1)一般治疗:①解除患者思想负担;②控制冠心病危险因素;③避免各种诱发因素,生活要有规律;④保证适当的体力活动,无需卧床休息。

(2)药物治疗①阿司匹林:小剂量阿司匹林可减少心绞痛患者发生心肌梗死的风险;②氯吡格雷:主要用于阿司匹林有禁忌证的患者。

③降脂治疗:冠心病患者LDL—C的目标值应<2.60mmol/L, 。

高危或中度高危者接受降LDL—C药物治疗时,治疗的强度应足以使LDL-C水平至少降低30%~40%.④β-受体阻滞剂:通过减慢心率、降低血压、减弱心肌收缩力而使心肌耗氧量下降,活动耐量增加。

剂量必须个体化、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量。

老年人用药剂量较中年人小,心脏明显扩大、心功能差者获益更大,但主要观察心功能状况。

⑤ACEI/ARB:在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中,合并糖尿病、心力衰竭或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的高危患者应该使用ACEI。

所有冠心病患者均能从ACEI治疗中获益,但低危患者获益可能较小.⑥硝酸酯类:可使用作用时间较长的硝酸异山梨酯、5-单硝酸异山梨酯或长效硝酸甘油制剂或贴剂,释放缓慢而作用持久,作用维持8~12小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