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z中医体质辩证

z中医体质辩证

2016年第一季度社区医疗培训
中医体制判定授课人-
一、什么是体质
人是天地万物的一部分,而天地在化生万物的过程中,很少会把阴阳五行之气完全均匀地分配到每一个个体。

于是就出现了:有人阴偏不足,有人阳偏有余,有人湿气较盛,有人肺气素亏。

凡此种种,每个个体都有着属于自己的一种身体特质,即是体质。

在所有的体质类型中,阴阳平和的体质是最为理想的,但在人群中出现的机会非常少。

大部分人,或此有余,或彼不足,体质中都存在着某种“偏”性。

正是这种偏性,决定着我们的身体最容易罹患哪方面的病症。

比如气虚体质者,比较容易出现腹泻、腹胀、咳嗽、喘等病症;阴虚体质者,容易出现失眠、焦虑、夜间盗汗等问题。

而所谓的体质养生,本质上就是要尽量纠正这种偏性,使其朝着阴阳平衡的方向来改善。

二、体质是怎样形成的
一般来说,体质由先天因素决定,受后天因素影响而成。

比如说,父母的身体都偏于气虚,孩子体质气虚的机会就非常大;父亲体质阳热,而母亲体质气郁,那么孩子的体质或从其父,或从其母。

这是先天因素对体质的决定作用。

而后天环境,或饮食习惯等的改变,又可以对体质产生一定影响。

如长期居住在阴冷潮湿的环境下,体质会朝着寒湿方向转变;长期嗜食辛辣,容易把体质变得燥热;长期大量饮酒,
容易形成湿热体质,等等。

体质是由先天因素决定的,通常很难完全改变。

三、判断体质的方法
一般来说,最常见的体质类型分成虚实两大类,与上面辨病性部分相同。

虚性体质,主要有气虚、气血两虚、阴虚、阳虚这几种类型。

简单来说,一个人平时说话声音低微,不喜言语,懒于活动,时感疲劳乏力,反复感冒不愈,舌体偏胖大,或见齿痕,即可判定为气虚体质。

眼睛干涩疼痛,视物不清(包括近视和老花眼),失眠多梦,女性月经量少色淡,多为血虚体质;血虚常与气虚并见,即合上面气虚体质的表现,形成气血两虚的体质。

身体瘦小,舌体瘦小,舌红苔少,夜间睡眠时觉热、盗汗等,多属阴虚体质。

平素畏寒喜暖、四肢冰冷、大便不成形、小便色清量多、舌色淡白津液偏多者,属阳虚体质。

实性体质与虚性体质相比,给人的印象是比较结实。

比如同样是体质偏寒,阳虚体质人更容易出现畏寒肢冷、小便清长这类虚性症状,实寒性体质者则较少出现。

最常见的实性体质包括:寒性、热性、湿盛、湿热、气滞、血瘀这几种类型。

大体来说:形寒肢冷、常年不温属寒;面赤舌红,性情急躁易怒属热;身体肥胖、大便黏腻、舌苔腻属湿;胸闷胁胀、叹气连连属气滞;口唇紫暗,舌下青紫属血瘀体质。

四、如何改善体质
1.气虚体质养生建议
宜适当的增加运动量(气属阳,阳主动,动则养阳),但不主张剧烈运动(壮火食气)。

忌冷饮及生硬食物,忌大量饮水(伤阳气),慎肥甘滋腻(不利脾运);宜偏清淡饮食,宜牛羊肉。

宜山药、大枣。

2.气血两虚体质养生建议
随着学习、工作压力的增加,电脑前工作时间的延长,越来越多的学生和办公室白领朋友的体质倾向于这种类型。

其原因多在于思虑伤血,血少气耗。

此类朋友需注意:
适当增加运动,动作以自由舒展为宜,不以量取胜,避免劳累。

避免过度用眼,不建议继续戴眼镜。

忌冷饮及生硬食物;宜偏清淡饮食、甜食,宜牛羊肉、猪肉、鸡蛋。

宜山药、大枣、桂圆。

3.阴虚体质养生建议
宜静坐,每天至少20分钟。

(静则养阴)
忌熬夜,晚十一点以前必须睡觉。

(法于天地,顺乎阴阳)
忌辛辣食物(易耗伤阴血)。

宜酸味、甜味食物。

宜牛肉、猪肉、鸡蛋、奶、豆制品。

宜山药、木耳、黑芝麻。

4.阳虚体质养生建议
宜适当增加运动量(动则养阳)。

禁食冷饮,忌冷食,忌大量饮水(伤阳气),忌肥甘黏腻(不利脾运);宜牛羊肉。

宜适度辛辣。

5.寒性体质养生建议
宜增加运动量(动则养阳,阳长则阴消)。

忌冷饮、冷食,忌大量饮水(伤阳气)。

宜牛羊肉。

宜辛辣。

6.热性体质养生建议
宜大幅增加运动量(令热有去处),如每周3次高强度健身运动。

慎辛辣、羊肉(助热)。

宜猪肉、鸭肉、奶。

宜水果。

7.湿盛体质养生建议
宜增加运动量(动则养阳,阳盛则阴消)。

忌大量饮水(易伤阳气生湿),慎冷饮、冷食(易伤阳气)。

宜牛羊肉。

宜辛辣。

宜薏米、杂粮。

8.气滞体质养生建议
宜调整心态,调节情绪,扩大交际,避免独处。

(疏肝为理气第一要义)
忌肥甘滋腻(加重气滞)。

宜食酸、辣。

宜佛手。

9.瘀血体质养生建议
宜增加运动量(动则气血流通而瘀血得化)。

忌冷饮、冷食(伤阳气)。

宜牛羊肉。

当然,无疾此处所列各种体质,只是最常见、最基本的体质类型。

实际生活中,还有很多朋友,是兼具以上两种或三种体质,如气虚湿盛、寒瘀体质等,可以将上述建议参合来看,无疾不再一一列举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