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后战场的抗战》历史图表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知识点图表
平型关大捷
背景 时间 部队及 指挥员 地点
概况
地位
淞沪会战期间,日军侵入山西,企图占领太原 1937年9月
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师长林彪
山西平型关一带 当日军1000多人进人伏击圈时,八路军从不同方向全线开火。日军乱作一团,死 伤惨重。八路军冲杀下去,同日军展开了肉搏战。经过近一天的激战,将日军全 部歼灭 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 胜”的神话
知识点图表
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背景
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将敌人的后方 变成抗日的前线
概况
晋察冀、晋绥、晋冀豫、山东、苏南等抗日根据地先后建立起来。陕甘宁边区首 府、中共 中央所在地延安成为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战法
根据地军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展开群众性的人民游击战争。根据各地不同地 形特点,采取地道战、地雷战、夜袭战、“麻雀战”
Hale Waihona Puke 识点图表全民族抗战时期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主要区别与联系
比较项
正面战场
敌后战场
抗战路线 片面抗战路线
全面抗战路线
区别
武装力量 作战方式 作战地位
国民政府的正规军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 军等
国民党统治区域内划分成 若干战区,正面阻击敌人
游击战和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
战略防御阶段起主导作用, 是 抗战的主战场
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发展生产,使根据地成为敌后游击战得以长期坚持并
土地政策
取得最后胜利的基地
知识点图表
百团大战
目的 时间
为了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振奋抗战军民的士气 1940年
指挥员 彭德怀
目标 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敌人交通线两侧及抗日根据地内的日伪据点
影响
百团大战历时数月,战果辉煌,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 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日军遭受打击后,立即组织重兵对八路军及抗 日根据地实施报复性“扫荡”,八路军随即转入反“扫荡”作战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起主导作 用,上升为抗战的主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