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及答案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及答案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及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一根轻弹簧的原长为,一端固定,另一端受到水平拉力的作用,长度变为,已知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则此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A .B .C .D .2.质量为50kg 的乘客乘坐电梯从四层到一层,电梯自四层启动向下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的大小是0.6m/s 2,则电梯启动时地板对乘客的支持力为 ( )( g=10m/s 2)A .530NB .500NC .450ND .470N3.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0t =时速度大小为1m/s ,方向向西;在2s t =时速度大小为5m/s ,方向向东.则在此过程中该物体的加速度( )A .大小为22m/s ,方向向东B .大小为22m/s ,方向向西C .大小为23m/s ,方向向东D .大小为23m/s ,方向向西4.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某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位移为零,该物体不一定是静止的B .在某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零,该物体不一定是静止的C .某同学沿着400 m 的环形操场跑了一圈,位移为400 mD .高速公路路牌标示“上海80 km ”涉及的是位移5.如图所示是三个质点A 、B 、C 的运动轨迹,三个质点同时从N 点出发,同时到达M 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三个质点从N 到M 的平均速度相同B .三个质点到达M 点的瞬时速度相同C .三个质点从N 到M 的平均速率相同D .A 质点从N 到M 的平均速度方向与任意时刻的瞬时速度方向相同6.下列关于加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 .加速度就是增加的速度B .加速度也可以是指减小的速度C .加速度的大小在数值上与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量的大小相等D .加速度不断减小,速度一定不断减小7.在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中,首先采用了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的科学家是A .伽利略B .亚里士多德C .爱因斯坦D .牛顿8.关于质点和参考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研究物体运动时不一定要选择参考系B .参考系的选择只能是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C .研究飞往火星的宇宙飞船最佳运行轨道时,可以将其视为质点D .研究汽车在陡坡路段有无翻倒危险问题时,可以将其视为质点9.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加速度减小时速度一定减小B .加速度为零时,速度也为零C .加速度很小时,速度可以很大D .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就越大10.某质点沿x 轴做直线运动,其位置坐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可表示52n x t t =+,其中x 的单位为m ,时间t 的单位为s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1n =,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初位置在0m ,速度大小为5m /sB .若1n =,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初位置在5m ,速度大小为4m/sC .若2n =,则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度大小为5m /s ,加速度大小为24m/sD .若2n =,则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初速度大小为5m /s ,加速度大小为22m/s11.如图所示,两块相同的木板紧紧夹住木块,一直保持静止,木块重为40 N ,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若左右两端的压力F 都是100 N ,则整个木块....所受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是A .20 N ,方向向上B .30 N ,方向向上C .40 N ,方向向上D .60 N ,方向向上12.在某驾校的训练场地上,有一段圆弧形坡道,如图所示,若将同一辆车先后停放在a 点和b 点,下述分析和比较正确的是A .车在a 点受坡道的合外力大于在b 点受的合外力B .车在a 点受坡道的摩擦力大于在b 点受的摩擦力C .车在a 点受到的支持力大于在b 点受的支持力D .车在a 点受的重力的下滑分力大于在b 点受的重力的下滑分力13.如图,在幼儿园的游乐场中,一小男孩从右侧梯子爬上滑梯,用时10s ,然后在上面平台站了5s ,接着从左侧的滑梯上由静止开始滑到水平地面,用时3s .下面关于他在滑梯上运动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他爬上去和滑下来的路程相等B.他爬上去和滑下来的位移相同C.他在第15s末开始要下滑,指的是时间间隔D.他整个过程用时18s,指的是时间间隔14.在升降电梯内的地板上放一体重计,电梯静止时,晓敏同学站在体重计上,体重计示数为50 kg,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电梯运动过程中,某一段时间内晓敏同学发现体重计示数如图所示,在这段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晓敏同学所受的重力变小了B.电梯的加速度大小为0.8 g,方向竖直向下C.电梯的加速度大小为0.8 g,方向竖直向上D.电梯的加速度大小为0.2 g,方向竖直向下15.如图,在探究摩擦力的实验中,用轻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一质量为m=0.2kg的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小木块,小木块的运动状态与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如下表所示(每次实验时,木块与桌面的接触面相同)则由下表分析可知,g取10m/s2,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木块受到的最大摩擦力为0.7NB.木块受到最大静摩擦力可能为0.6NC.在这五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只有两次是相同的D.小木块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016.如图所示,物体m静止在粗糙斜面上,现用从零开始逐渐增大的水平推力F作用在物体上,且使物体保持静止状态,则()A.斜面所受物体的静摩擦力方向一直沿斜面向下B.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一直增大C.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可能为零D.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先减小后增大17.把一个月牙状的薄板悬挂起来,静止时如图所示.则薄板的重心可能是图中的()A.A点B.B点C.C点D.D点18.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均属于矢量的是()A.路程和位移B.速度和时间C.质量和长度D.力和加速度19.如图所示,汽车里有一水平放置的硅胶魔力贴,魔力贴上放置一质量为m的小花瓶.若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向前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小花瓶受到三个力B.因为汽车向前开,所以摩擦力和汽车运动方向相反C.小花瓶所受的合力为零D.魔力贴对小花瓶的摩擦力大小为mg20.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x=5t+4t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质点的初速度和加速度分别是()A.0、2m/s2B.5m/s、4m/s2C.5m/s、8m/s2D.5m/s、2m/s2二、多选题21.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a车和b车,其位移-时间图像分别为图中直线a和曲线b,已知b车的加速度恒定且等于-2m/s2,t=3s时,直线a和曲线b刚好相切,则()A.a车做匀速运动且其速度为83av=m/s B.t=3s时a车和b车相遇且此时速度相同C.t=1s时b车的速度为10m/s D.t=0时a车和b车的距离x0=9m22.如图所示,小球沿足够长的斜面向上做匀变速运动,依次经a、b、c、d到达最高点e.已知ab=bd=6 m,bc=1 m,小球从a到c和从c到d所用的时间都是2 s,设小球经b、c时的速度分别为v b、v c,则( )A.v b=8m/sB.v c=3 m/sC.s de=3 mD.从d到e所用时间为4 s23.如图所示,物体A和B的质量均为m,分别与跨过定滑轮的轻绳连接(不计绳与轮、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用水平变力F拉物体A沿水平方向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则()A.物体B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物体B处于超重状态C.物体B的加速度逐渐增大D.物体B的加速度逐渐减小24.如图,顶端附有光滑定滑轮的斜面体静止在粗糙水平地而上,三条细绳结于O点,一条细绳跨过定滑轮平行于斜面连接物块P,一条绳连接小球Q;P、Q两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另一条绳OA在外力F的作用下使夹角90θ<︒,现缓慢改变绳OA的方向至且90θ>︒,且保持结点O位置不变,整个装置始终处于静止状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绳OA 的拉力一直增大B .斜面对物块P 的摩擦力的大小可能先减小后增大C .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大于物块P 和斜面体的重力之和D .地面对斜面体摩擦力向右25.如图所示,两根轻质细线的一端分别固定在倾斜杆上的a 点和b 点、另一端拴在O 点,Oa 沿水平方向,Oa 与Ob 夹角为钝角,现在对O 点一个竖直向下的拉力F ,保持F 大小不变,缓慢向虚线方向转动,转过θ(θ=90°)。

倾斜杆、绳Oa 、绳Ob 和F 都始终在竖直平面以内,且O 、a 、b 的位置不变。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Oa 上的拉力先增大后减小B .Oa 上的拉力不断增大C .Ob 上的拉力先增大后减小D .Ob 上的拉力不断减小26.如图甲所示为倾斜的传送带,正以恒定的速度v 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传送带的倾角为37,一物块以初速度0v 从传送带的底部冲上传送带并沿传送带向上运动,物块到传送带頂端的速度恰好为零,其运动的v-t 图象如乙所示,已知重力加速度为210/g m s =,370.6,370.8sin cos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传送带的速度为4m/sB .传送带底端到顶端的距离为32mC .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D .物块所受摩擦力的方向一直与物块运动的方向相反27.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经3s 后停止,对这一运动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这连续三个1s的初速度之比为3:2:1B.这连续三个1s的平均速度之比为3:2:1C.这连续三个1s发生的位移之比为5:3:1D.这连续三个1s的速度改变量之比为1:1:128.如图,在斜面上木块A与B的接触面是水平的,绳子呈水平状态,两木块均保持静止。

则关于木块A和木块B受力个数不可能为()A.2个和4个B.3个和4个C.4个和4个D.4个和5个三、实验题29.“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 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1)图乙中的F(左)与F(右)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__;(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3)某同学在操作该实验过程中,其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填入相应的字母)A.拉橡皮条的细绳适当长一些,实验效果较好B.拉橡皮条时,弹簧秤、橡皮条、细绳应贴近木板且与木板平面平行C.拉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时,拉力要适当大些,且拉力1F和2F的夹角越大越好D.细绳可以用弹性绳代替30.在学生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中,都使用了电火花计时器,并打出纸带进行有关数据处理,已知所用交流电的频率是50Hz.(1)关于打点计时器的使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______ (可能有一个或多个正确选项)A.实验中需用秒表记下运动的时间B.开始释放小车时,应使小车靠近电火花计时器C.先接通电火花计时器电源,然后放开小车(2)有一次实验中某小组得到如图甲所示的纸带,并按照打点时间先后,依次选定了O ABCD EF七个计数点(每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经过测量后计算得到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请根据实验数据,判断这个纸带做的是 ______ (填“加速”、“匀速”或“减速”).电火花计时器打下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是 ______ s.根据纸带上可以计算得到加速度大小为 ______ (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31.小华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某处,在绳子拉力的作用下小车拖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在水平木板上运动,如图所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