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药与天然药物

中药与天然药物

花叶等质轻的药物,大多升浮; 种子及矿物等质重的药物,大多沉降。
药性的升降沉浮还受配伍或炮制的影 响。例如升浮药在众多沉降药中,便随之 下降;沉降药在众多升浮药中,也能随之 上升。
有些药,酒炒则升,姜汁炒则散,醋 炒则收敛,盐水炒则下行,这都说明药物 的升降沉浮,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制约 ,相互转化。
久泻脱肛 子宫下垂 气虚下陷
风寒 表证

大芒 黄硝

石 决 明
牡 蛎
肠燥便秘 实证
肝阳上亢 头晕 头痛
病变部位与病势

㊉ 升 浮

病势

上逆
㊀ ㊉
沉降


病势
下降
药物作用的升降沉浮与药物的气味及质 地轻重有一定的关系。
凡味属辛甘、气属温热的阳性的药物, 大多升浮;
味属苦酸咸、气属寒凉的阴性药物,大 多沉降。
中药以天然药物为主
中药是在西方医药学全面传入以后,为 了与西药加以区别,而作为我国传统药物的 总称出现的。
的中 药药物是。指不在论中是医单药味理药论还指是导复下方认药识物和,使都用有 与中医药学理论相适应的特征,即性味、归 经、升降沉浮、功效、配伍规律并按中医理 论指导其应用。
(二) 天然药物与化学合成药物
例如,麻黄与薄荷同为辛味药,辛能发散, 具有发汗解表的共性,但麻黄性温,适用于 风寒表证;薄荷性凉,则适用于风热表证。
又如黄连与生地黄同为寒性药,具有清 热共性,但黄连苦寒,苦能燥湿,而生地黄 甘寒,甘能养阴生津,能治阴虚发热证。
由此可见,气同味异或味同气异的药物, 其作用也不相同,只有认识和掌握每一药物 的全部性能,才能全面而准确地使用药物。
咸软
气和味都是每个药物所固有的,并且各 有所偏,中医就是借助它的偏性来治疗阴阳 偏胜偏衰的病变。
气是根据药物作用于机体所表现出来的 反应归纳得到的,是从性质上对药物多种医 疗作用的高度概括。
味一般是通过口尝而得,(但有相当一 部分药物其味并不明显)所以味也反映了药 物的实际性能。
气和味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不同的 性和味相配合,就造成了药物作用的差异, 既能反映某些药物的共性,又能反映各药物 的个性。
3. 炮制的方法 净制
炮 加工切制 制 加热炮制
煅制 炒制
辅料(包括药汁)制
净制 去除原药材中混有的一些杂质或非药用部分
辛散
麻黄、桂枝治风寒表证,木香、红花能行气行血

有补益、和中的作用
甘缓
人参、黄芪能补益元气,甘草、大枣能调和脾胃及调和药性
有收敛、固涩的作用

酸收
五味子、山茱萸能敛汗涩精,五倍子能涩肠止泻
有燥湿、泻降的作用

黄连、黄柏能清热燥湿,大黄能泻下
苦坚
有软坚、泻下的作用

海藻、瓦楞子能软坚散结,芒硝能泻下通便
(四)中药的炮制
1、炮制: 中药炮制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依
据医疗、制剂和调剂的不同要求,依照辨 证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对原药 材所进行的各种加工处理的总称。
经加工炮制后的中药通称“中药饮片 ”。多数中药需经过炮制,才能符合治疗 的需要,充分发挥药效。
2、中药炮制学: 是专门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
第二章 中药与天然药物
本章概况
第一节 中药的起源与发展 第二节 药用资源 第三节 天然药物化学成分与现代中药 第四节 天然药物发展与现状
第一节 中药的起源与发展 一、中药与天然药物的概念 二、中药学的研究范围 三、中药学研究实例
一、中药与天然药物的概念



中 药
药物

西

西药 中药
西药以合成药物为主。
在人类发展早期,最早应用的是 天然药物,并且几乎是治疗疾病的惟 一手段。随着有机化学与药学的发展 以及天然药物中有效成分结构的不断 阐明,对有效成分结构的修饰、简化 和合成,并伴随其他学科的发展逐步 形成了合成药物。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由可卡因得到 普鲁卡因。


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

味中药的来源、采制、

性能、功效及临床应用

方法等知识的一门科学。


中药学


药 物 化 学 的 研
天然 药物化学
应用化学理论和方法 研究天然药物有效成 分的结构、理化性质、 提取、分离和结构鉴
定的科学。



二、中药学的研究范围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 各味中药的来源、采制、性味、功 效及应用方法等知识的一门科学。
(一)中药的药性
药性是指药物的性味和功能。
中药性能是用来认识和概括中药 作用性质的理论,是在长期医疗实践 过程中发展形成的一套体现中医药特 色的理论体系,是以阴阳、脏腑、经 络等学说为理论基础,以治则、治法 为指导思想,并以药物的作用为依据 加以认识、概括的药性理论。
内容主要有:四气、五味、升降 沉浮、归经等。
简单说,药性是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 对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和对 疾病产生的疗效的总结。
是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中药的四气五味
四气

(四性)

药物 机体 反应


石膏 黄连
寒凉药物 温热药物
附子 干姜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热性病
清热泻火 温里散寒


五味

药物的作用



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
(三)中药的升降沉浮
升降沉浮是指药物作用的趋向。 升是升提,降是下降,
沉有下行泄利之意,浮有上行发散之意。 升浮属阳,沉降属阴。
升与浮、沉与降的趋势类似,不易严格区分, 故常以“升浮”“沉降”合称。
主上行而向外, 发汗、升阳、散寒、催吐
主下行而向内, 降逆、清热、泻下及收敛

黄升 芪麻

麻桂 黄枝
天然药物是由动物、植物、矿物 、微生物和海洋生物为原料发展形成 的,具有生理活性的产物的总称。
化学合成药物是以一定化合物为 原料经一系列合成反应在工厂中大规 模生产出来的药物。
民间药



民族药

(中药)
植物药 动物药 菌类药
天然药物
中药
《本草纲目》 《本纲拾遗》 《中国药典》
草药 民间用药
合成药物
质量标准、炮制品的临床应用、历史沿 革及其发展方向的学科。
中药炮制是中医药理论在临床用药
上的具体表现,是世界上独特的制药技 术,是保证饮片质量的关键,具有实践 性强、知识面广的特点,是一门既传统 而又新兴的综合性的应用学科。
中药炮制学的基本任务是遵循中医
药理论体系,在继承中药传统炮制技术 和理论的基础上,应用现代科学技术进 行整理、研究、探讨炮制原理,改进炮 制工艺和设备,制订饮片质量标准,以 提高中药饮片质量,保证临床用药的安 全、有效,从而逐步实现炮制学科的现 代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