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哲学思想的萌芽

中国哲学思想的萌芽


(三)夏朝—远古中国的第一个王朝
禹的儿子凭借武力,夺取了王位,建立了 以父子兄弟相传为特征的中国古代第一个 有明确提出嫡传关系的朝代——夏王朝。
依史家推算,夏朝自禹至桀共17君14世, 历时当有四百多年乃至五百年;年代约略 为公元前2l世纪至前17世纪之间。
二、殷商西周的社会结构与思想信仰
举例 齐、鲁

三 四 五 六
侯国
伯国 子国 男国 附庸
35平方公里
35平方公里 25平方公里 25平方公里 不足25平方公里

申 黄、罗、祝、 许 萧
周公制礼作乐
《周礼》
是一部通过官制来表达治国方案的著作,内容极 为丰富。 《周礼》六官的分工大致为:天官主管宫廷,地 官主管民政,春官主管宗族,夏官主管军事,秋 官主管刑罚,冬官主管营造。 《周礼》所记载的礼的体系最为系统,既有祭祀、 朝觐、封国、巡狩、丧葬等国家大典,也有如用 鼎制度、乐悬制度、车骑制度、服饰制度、礼玉 制度等等的具体规制,还有各种礼器的等级、组 合、形制、度数的记载。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二章 中国哲学 思想的萌芽
主要内容
一、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
二、殷商西周的社会结构与思想信仰
三、春秋战国之际的社会变迁与思想转向
四、“士”的活跃与“百家争鸣”的格局
一、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
(一)“三皇”传说提供的文化意蕴
(二)“五帝”故事显示的人文价值
(三)夏朝—远古中国的第一个王朝
(一)“三皇”的传说
“三皇”:有巢氏、燧人氏、神农氏。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 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 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 民食果、蓏(luo)、蛤,腥臊(sao)恶臭,而 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 化腥臊,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韩非子·五蠹》
“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 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 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 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作结绳而为网 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包牺氏没,神 农氏作,……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 作。”《周易·系辞下》
“三皇”传说所提示的意义
“三皇”传说所透露出的主要是作为中国文化源
嫡长子继承制
兄终弟及 、父死子替;传嫡不传庶,传长不传贤
分封制
分封制也称分封制度或封建制,即狭义的“封 建”,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王室成员、贵族和功 臣分封领地,属于政治制度范畴。 古代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在家庭范围是为宗 法制,在国家范围是为分封制。
周灭商和东征以后,曾分封同姓和功臣为诸侯, 以为藩屏。诸侯的君位世袭,在其国内拥有统治 权,但对天子有定期朝贡提供军赋﹑力役等义务。
分封制
1.同姓封国 2.异姓封国
周初分封制的分封对象为三种人:
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 王族:伯禽,封鲁;叔虞,(成 王弟)封晋;周章,封吴;召 公爽,封燕等。
功臣有:姜尚,封齐等。古代帝
王后代:微子(殷商后代), 封宋;妫满(舜的后代)封陈
等。

等级 一
爵位 公国
法定面积 50平方公里
(一)氏族制的社会结构方式
(二)殷人的“帝”所表征的信仰
(三)周人的“祈天”意识与“敬德”观念
(一)氏族制的社会结构方式
殷商的社会结构是以氏族制为基础、为纽 带的。
夏朝灭亡,成汤建国为商朝。商朝由汤至 最末一个君主纣,经历了3l帝17世,政权 维系约五百年。相当于公元前17世纪至前 12世纪的年代。
宗法制
宗法制是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与国家制度相 结合,维护贵族世袭统治的制度。 周王为周族之王,自称天子,奉祀周族的始祖, 称“大宗”,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余庶子和庶 兄弟大多分封为诸侯,对天子是“小宗”,在其 本国则是大宗。诸侯也由嫡长子继位,其余庶子 和庶兄弟大多被分封为卿或大夫,对诸侯是“小 宗”,在本家则为“大宗”,其职位也由嫡长子 继承。从卿大夫到士,其“大宗”、“小宗”的 关系与上同。
“五帝”:黄帝、颛顼(zhuan xu)、帝喾
(ku)、尧、舜。 帝喾能序三辰以固民。尧能单均刑法以仪民。 舜勤民事而野死。”《国语·鲁语上》
“黄帝能成命百物,以明民共财。颛顼能修之。
“五帝”思想文化史意义
其一是,进入“五帝”时代,已有大规模 的战争。
其二是,在“帝位”的承传上,宣扬“禅 让”制度。 其三是,与权力未被完全“私有化”相联 系 。
头的先秦时期的观念走向与西方和印度传统不同, 具有浓重的“人间性”。
这些被人们所崇敬的圣王,实际上是对于自然环 境和人的身心特性以及二者之间的矛盾关系进行 深入体察、从而利用自然条件创制有利于人的生 存发展的人文设施的文化英雄,是华夏初民智慧 的集中体现和人格化身。
(二)“五帝”故事显示的人文价 值
周朝的社会结构
约于公元前12世纪末至前11世纪之际,殷 商被 “小邦周”攻灭。姬姓的周人建立周 朝。周朝在平王东迁前,史称西周。 周朝仍以氏族的方式组成。与殷商有别的 是,周朝在统治期间制定了严格的宗法制 度。包括:区分了嫡庶的关系,实行嫡长 子继承制;分派子弟到各地管制臣民的 “封建制”与“世袭制”。
“大同社会”
“孔子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 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
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
大同。”《礼记.礼运》
传说中的“神农氏”
“神农之世,卧则居居,起则于于;民知其母, 不知其父;与糜鹿共处;耕而食,织而衣,无有 相害之心;此至德之隆也。”《庄子·盗跖》 “民人食肉饮血,衣皮毛。至于神农,以为行虫 走兽难以养民,乃求可食之物,尝百草之实,察 酸苦之味,教民食五谷。”陆贾《新语·道基》
“伏羲氏”的传说
“小康社会”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 货力为已。 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团,礼义以为纪, 以正君臣,以驾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 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固谋 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 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 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 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执 者去,众以为殃,是为小康。”《礼记.礼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