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中的风险管理分析

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中的风险管理分析

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中的风险管理分析
发表时间:2018-06-21T10:04:25.17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12期作者:马英杰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建设工程的不断发展,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也在进一步的发展,在发展中的建设也就存在着一定的责任风险,工程建设的责任越大,其风险也就越大,在工程建设中,所涉及的工程技术风险也越来越大,因此在现阶段的隧道及地下工程的建设中的风险管理变得尤为重要,在不断发展的工程建设中,风险管理也在不断地强化。

中铁十九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辽宁辽阳 111000
摘要:随着我国建设工程的不断发展,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也在进一步的发展,在发展中的建设也就存在着一定的责任风险,工程建设的责任越大,其风险也就越大,在工程建设中,所涉及的工程技术风险也越来越大,因此在现阶段的隧道及地下工程的建设中的风险管理变得尤为重要,在不断发展的工程建设中,风险管理也在不断地强化。

关键词:隧道、地下工程、风险管理
引言:现阶段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快,形式多样化,各类工程建筑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在不断地向前发展,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推动了交通运输业的不断发展,在交通运输中的建设中会涉及到隧道及地下工程的建设。

隧道及地下工程的建设在施工过程中面临着极大地风险,因此,在进行这一类的工程建设施工时,要严格的做好风险管理工作,避免发生安全事故,确保工程建设的施工质量的同时也能保证施工过程中的生命财产安全,确保工程按照合同工期进行顺利的施工。

因此工程施工的风险管理在建设施工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1地下工程盾构施工沉降风险的技术性分析
1.1土体流动性分析。

我国的工程建筑中会涉及到一些地下工程的建筑,地下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地下水水体的变化,在水体水动的相互作用下,土质层面会向隧道内渗漏较多的水土,致使在隧道施工时的纵向弯曲。

而且在施工的过程中底部环向裂纹也会不断地增大,如果这类情况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将会造成严重的塌陷。

结合我国以往的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安全事故的经验教训分析,造成地下塌陷的主要原因就是土体的流动性。

1.2土体变形分析。

在进行地下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的施工资料显示,地下工程的隧道下卧层也会出现土体的变形现象,土体的变形会致使地下工程的不均匀沉降。

在隧道及地下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通过对整个工程长度的宏观控制经验的分析研究,进行工程的纵向接头都会采用弹性和柔性相对较好的防水材料。

为了确保隧道及地下工程在施工时避免发生纵向土体的变形,就应该严格按照施工要求进行。

2基于故障树理论的地下盾构工程风险管理
2.1基于故障树分析法的地下盾构工程中地面沉降风险管理应用。

在进行隧道及地下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在施工前要建立相对应的地面沉降故障树,并结合以往的地下施工技术经验,确保故障树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塌陷事故的诱因,并对地下工程风险产生原因进行基于重要性的合理科学的取与舍。

在进行编制故障树时要同时准确的确定顶上事件为地层沉陷破坏。

2.2在进行地下工程施工时,开挖面土体会发生土体的移动,由于在进行地下隧道的施工过程中,开挖面土体的整体水平支力发生变化,如果未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隧道土质的侧压力也会随之发生一定程度的沉降变形。

有些工程施工的建筑孔隙也会引发相应的沉降变形,因为在施工过程中注浆量不足或者注浆压力不够,都会造成一定的缝隙,经过长时间的作用会引发一定的地层凹陷。

3地下工程建设中的风险管理防范策略
3.1风险管理流程的完善。

在进行隧道及地下工程的施工过程时,为了进行更加合理的风险管理,管理人员应该结合个人的长期的施工经验,对施工现场进行实地勘察和分析,再结合工程项目的周边环境对于施工过程进行全面的情景模拟,确保在进行风险管理时更加科学合理化。

3.2风险的规避与控制。

在进行隧道及地下工程的施工时,风险管理的办法很多,可以利用很多的方法来降低工程的一定施工风险。

在进行隧道及地下工程的施工中,其主要工作是规范性的管理招投标的各类文件以及会议记录,通过对文件的全面解读,进行更加科学的精神掌握,将文件内容进行相互间的传达,以便在施工工程中更好的执行文件内容精神。

这类文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为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工作纠纷提供有效的证据。

并运用相关的法律手段进行工程的利益维护,尽可能的降低工程项目的损失。

3.3应有机结合风险管理和其他管理,使得风险管理更加科学。

在进行隧道及地下工程的施工风险管理时,如果施工过程中出现了一定的风险,要及时的发现并提出解决方案,尽量规避一定的施工风险。

在地下工程的建设中,如果施工现场的周边环境中有河湖,其施工的地质条件不够好,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施工的难度。

这时就应该进行相应的风险施工规避,重新对工程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和规划,优化施工方案,在施工过程中巧妙的绕过河湖,以便保证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性,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地下工程的施工难度。

4隧道与地下工程的风险管理方法
4.1风险辨识。

在进行隧道及地下工程的风险管理中,风险辨识是最主要的一个部分,在进行这类工程的施工时,需要认真谨慎的分析,将所有可能产生风险的因素进行分析整合,得出工程的具体特点,将施工风险的种类进行精密的分类,进行准确的辨识。

4.2风险评估。

在隧道及地下工程的风险管理中,应该进行相应的风险评估,对于施工过程中会产生的风险进行相应的评估,产生评估数据,最终得出一个比较准确的评估风险值,通过风险评估做出相应的补救和避免风险的措施。

4.3风险应对。

在进行隧道及地下工程的施工时,经过一系列的风险评估,通过风险评估值来制定相应的应对解决措施,通过科学合理的风险规避,将施工的安全性提高,降低施工损失。

5隧道与地下工程在风险管理实践中的现状及相关建议
5.1风险管理的现状。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其隧道及地下工程的数量逐渐增多,工程规模也在不断地扩大,在进行相应的施工过程中,虽然运用了一定的风险管理办法,但是在实际的运用实践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一些弊端,无法及时准确的规避风险。

有些施工管理人员对于风险管理的意识还存在一些误解,无法真正的意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有些管理人员误以为增加风险管理就会意味着工程的成本增加,因此不愿意进行风险管理方面的工作安排,导致很多的安全事故在施工过程中发生。

在现阶段的施工过程中,大多数的施工单位采用了被动式的风险管理体系,在进行风险管理时不够严谨。

5.2相关建议。

现阶段的隧道及地下工程的风险管理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为了让风险管理意识深入人心,从而降低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应进行相应的风险意识知识的普及,建立健全动态风险管理体系,在整个风险管理的过程中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积极的开发相对应的正确的风险管理软件,让被动的风险管理模式转变成主动性的风险管理模式。

加强对隧道与地下工程风险管理以及重大
事故预测的研究,并且也要积极提升隧道地下工程中相关监测技术的水平,从而提出相应解决方法。

结束语
风险管理最早是从美国与德国等发达国家开始发展起来的一种管理方法,并且最终成为项目管理中的一种重要管理方法。

目前,在隧道与地下工程的风险管理中涉及到了很多个层面与角度,因此在隧道与地下工程建设中,对风险管理的认识也没有得到统一。

隧道与地下工程中的风险管理,是以最低的成本来完成最大的安全保障,同时这种风险管理方法也可以认为是一种动态科学管理方法
参考文献:
[1]葛先鹏.风险管理在隧道及地下工程中的应用研讨[J].商品与质量,2016(5):19-19.
[2]武雯利.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中的风险管理分析[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5(5):76-7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