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高三第一次在线大联考(新课标I卷)理科综合本卷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P 31 S 32 K 39 Ca 40 Fe 56Cu 64 Se 79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某种神经递质与人皮肤瘙痒密切相关,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大脑皮层受损可能影响痒觉的形成B.神经递质分泌时,细胞膜面积增大C.该神经递质的分泌跟某些细胞器活动有关D.与神经递质结合的受体分布于细胞质中2.细胞分化的本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很多分子参与其中,如图是某转运RNA分子结构。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转运RNA上的反密码子是AUGB.病毒体内也可进行基因的选择性表达C.有些酶的形成不需要转运RNA参与D.转运RNA不参与细胞凋亡过程3.核基因A突变为a1导致编码的蛋白质有氨基酸改变,a1还可以突变为a2。
下列叙述合理的是A.碱基对的增添是A基因突变为a1基因的唯一原因B.a2和a1是一对等位基因C.a1基因表达时不需要rRNA参与D.蛋白质中氨基酸发生改变是指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发生变化4.如图可显示某些物质对酶的影响。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的结构完全不同B.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C.酶的催化作用使细胞代谢在温和条件下快速进行D.非竞争性抑制剂可以改变酶的结构5.下列关于群落结构和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A.群落的水平结构与土壤湿度、光照强度等无关B.同一时间栽培,水稻长势相同,稻田群落不存在水平结构C.自然群落的演替导致种间关系越来越简单D.人类活动可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6.某块实验田中种植了某种二倍体作物,有一株作物的基因型是AABB,其周围还生长着其他基因型的植株,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则这株作物的子代可能出现的基因型之一是A.aabb B.AABB C.aaBb D.Aabb7.化学在科技进步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是制备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材料之一,其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B.2019世界能源大会把核能作为含碳能源重要替代品,核电站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C.DAC法能够实现直接从空气中捕获二氧化碳,该法可缓解全球日益严重的温室效应D.以纯净物聚丙烯为原料生产的熔喷布口罩,在“新冠肺炎战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8.加巴喷丁可以治疗全身强直阵发性癫痫,其结构简式如下。
下列关于加巴喷丁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9H12NO2 B.可以发生取代反应C.分子中最多有7个碳原子共面D.易与H2发生加成反应9.蔗糖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改进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改进装置后,有毒气体被碱液吸收,实现了绿色环保B.浓硫酸在实验过程中体现了脱水性和强氧化性C.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产生了CO2D.该反应比较剧烈、危险,实验各物质的用量应按要求规范操作10.据预测,到2040年我国煤炭消费仍将占能源结构的三分之一左右。
H2S在催化活性碳(AC)表面的迁移,对煤的清洁和综合应用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其机理如图所示,其中ad表示物种的吸附状态。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阴影部分表示H2S分子的吸附与离解B.AC表面作用的温度不同,H2S的去除率不同C.H2S在AC表面作用生成的产物有H2O、H2、S、SO2、CS2等D.图中反应过程中只有H—S键的断裂,没有H—S键的形成11.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在锂离子电池发展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三位科学家,颁奖词中说:他们创造了一个可再充电的世界。
下面是最近研发的Ca-LiFePO4可充电电池的工作示意图,锂离子导体膜只允许Li+通过,电池反应为:x Ca2++2LiFePO4x Ca+2Li1-x FePO4+2x Li+。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LiPF6-LiAsF6为非水电解质,其与Li2SO4溶液的主要作用都是传递离子B.放电时,负极反应为:LiFePO4−x e−===Li1-x FePO4+x Li+C.充电时,Li1-x FePO4/LiFePO4电极发生Li+脱嵌,放电时发生Li+嵌入D.充电时,当转移0.2 mol电子时,左室中电解质的质量减轻2.6 g12.W、X、Y、Z为短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主族元素,其原子序数之和为30,W与X、Y、Z都能形成共价化合物,Y、W形成的常见化合物溶于水显碱性,Z、W形成的化合物溶于水显酸性,四种元素形成的某种化合物的结构式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X为硼元素或碳元素B.Y不属于第ⅣA族元素C.W与Y、Z分别形成的常见化合物能反应生成盐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Z>Y13.某三元羧酸H3A在表面活性剂、洗涤剂、润滑剂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
常温时,向10 mL 0.01 mol·L−1的H3A溶液中滴入0.01 mol·L−1的NaOH溶液,H3A、H2A−、HA2−、A3−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溶液的pH 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温度下,H3A的电离常数K a1=10−aB.若b=7,加入20 mL NaOH溶液时,溶液的pH<7C.NaOH溶液的体积为30 mL时,溶液中:c(OH−)=3c(H3A)+2c(H2A−)+c(HA2−)+c(H+)D.反应2H 2A−H3A+HA2−在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10a−b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4.用图1装置研究光电效应,分别用a光、b光、c光照射阴极K得到图2中a、b、c三条光电流I与A、K间的电压U AK的关系曲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开关S扳向1时测得的数据得到的是I轴左侧的图线B.b光的光子能量大于a光的光子能量C.用a光照射阴极K时阴极的逸出功大于用c光照射阴极K时阴极的逸出功D.b光照射阴极K时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小于a光照射阴极时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15.一质点在Ox轴运动,t=0时刻起,其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其中图线0~1 s内为直线,1~5 s内为正弦曲线,二者相切于P点,则A.0~3 s内,质点的路程为2 mB.0~3 s内,质点先做减速运动后做加速运动C.1~5 s内,质点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27 m/sD.3 s末,质点的速度大小为2 m/s16.今年我国将完成“北斗”系统全网布局,覆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现全球服务能力。
如图所示,“北斗”系统由中圆轨道卫星(轨道1)、倾斜同步轨道卫星(轨道2)、静止同步轨道卫星(轨道3)组成。
下列关于卫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为实现稳定的定位信息的传送,所有卫星必须对地球表面相对静止B.卫星的运行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C.静止同步轨道卫星相对地面静止,所以处于平衡状态D.卫星的向心加速度都小于地面重力加速度17.如图,长为L、倾角θ=30°的传送带始终以2.5 m/s的速率顺时针方向运行,小物块以4.5 m/s的速度从传送带底端A沿传送带上滑,恰能到达传送带顶端B,已知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3,取g=10 m/s2,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则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规律的是18.如图1所示,一直径为0.4 m、电阻为0.1 Ω的闭合铜环静止在粗糙斜面上,CD为铜环的对称轴,C D以下部分的铜环处于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垂直斜面且磁感线均匀分布的磁场中,若取向上为磁场的正方向,B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2所示,铜环始终保持静止,取π=3,则A.t=2 s时铜环中没有感应电流B.t=1.5 s时铜环中有沿逆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从上向下看)C.t=3.5 s时铜环将受到大小为4.8×10-3 N、沿斜面向下的安培力D.1~3 s内铜环受到的摩擦力先逐渐增大后逐渐减小19.在图示电路中,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比为2∶1,电阻R1、R2、R3、R4的阻值均为4 Ω。
已知通过R4的电流i4=22sin100πt 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两端电压的频率可能为100 HzB.a、b两端电压的有效值为56 VC.若a、b两端电压保持不变,仅减小R2的阻值,则R1消耗的电功率减小D.若a、b两端电压保持不变,仅减小R1的阻值,则R2两端的电压增大20.某电场在x轴上各点的场强方向沿x轴方向,规定场强沿x轴正方向为正,若场强E随位移坐标x变化规律如图,x1点与x3点的纵坐标相同,图线关于O点对称,则A.O点的电势最低B.–x2点的电势最高C.若电子从–x2点运动到x2点,则此过程中电场力对电子做的总功为零D.若电子从x1点运动到x3点,则此过程中电场力对电子做的总功为零21.如图,固定光滑长斜面倾角为37°,下端有一固定挡板。
两小物块A、B放在斜面上,质量均为m,用与斜面平行的轻弹簧连接。
一跨过轻小定滑轮的轻绳左端与B相连,右端与水平地面上的电动玩具小车相连。
系统静止时,滑轮左侧轻绳与斜面平行,右侧轻绳竖直,长度为L且绳中无弹力。
当小车缓慢向右运动34L距离时A恰好不离开挡板。
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sin37°=0.6,cos37°=0.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弹簧的劲度系数为245 mgLB.小车在0~34L位移大小内,拉力对B做的功为310mgLC.若小车从图示位置以gL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小车位移大小为34L时B的速率为35gLD.若小车从图示位置以gL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小车在0~34L位移大小内,拉力对B做的功为33100mgL三、非选择题:共174分,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33~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
22.(5分)某学习小组利用图1装置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其主要实验步骤如下:A.用游标卡尺测量挡光条的宽度为d,用天平测量滑块(含挡光条)的质量为M,砝码盘及砝码的总质量为mB.调整气垫导轨水平C.光电门移到B处,读出A点到B点间的距离为x1,滑块从A处由静止释放,读出挡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挡光时间为t1D.多次改变光电门位置,重复步骤C,获得多组数据。
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游标卡尺测量挡光条的宽度时示数如图2所示,其读数为_________mm。
(2)调整气垫导轨下螺丝,直至气垫导轨工作时滑块轻放在导轨上能_________,表明导轨水平了。
(3)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机械能守恒定律得到验证,则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光电门的挡光时间t随滑块的位移大小x的变化规律的是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