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中心城市拓展概念规划
5
一. 海西国家战略背景下的漳州定位
(一)海西战略下区域发展展望 (二)漳州发展的比较优势 (三)城市定位
6
(一)海西战略下区域发展展望
(1)两岸和平发展趋势下,海峡西岸增 长极将加快崛起
2009年5月6日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福建 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 ,要求促使海峡两岸形成经贸、文化和产 业全面合作发展的新格局。 厦门湾两岸地区是对台深度合作区域,东 山湾(岛)也将成为投资热点区域 • 一是推进农产品出口加工基地建设。 • 二是新设漳州台商投资区,推动招商局漳 州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支持东山 国家级开发区扩区。 • 三是设立海峡两岸文化产业园,推动两岸 科教互动。 • 四是建设“海峡旅游” 旅游目的地。
20
二. 中心城市空间拓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为更加科学地制定中心城市拓展规划,需要深入研究如下 问题: 发展方向判断:从绿色滨江城市走向蔚蓝滨海城市? 开发模式选择: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环保共赢? 统筹协调重点:功能拓展与区域统筹协调的重大问题? 发展品质要求:如何体现闽南文化与和谐宜居特色?
19
城市职能拓展(1244) 一大交通枢纽职能:大厦门湾综合交通枢纽的组成部分 两个特色城市职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休闲旅游城市 四大产业基地职能:临港重化与装备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 产业基地、民营经济聚集基地、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 四大区域服务职能:两岸花卉与农业博览中心、区域性金融 贸易中心、区域性物流中心、海西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意服务 区
7
(2)沿海地区的交通条件有了质的 改变和提升 厦门湾南岸的门户地位凸显,漳 州主城区的中心地位(对内枢纽 地位)提升明显 • 沿海高铁(和货运)、厦昆铁路在 漳州交汇,沿海高速和厦成高速 在漳州交汇。 • 未来厦门湾南岸的招银和后石、 东山港的门户地位将得到极大提 升;同时连接沿海和内陆腹地交 通线的漳州主城区、云霄、漳浦 的枢纽地位也将明显提升。 • 漳州未来将成为中部省份物资、 农产品、粮油进出口重要口岸。
2009年11月14日
1
一. 海西国家战略背景下的漳州定位 二. 中心城市空间拓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 城市发展六大规划对策Βιβλιοθήκη 2规划研究范围概况
中心城市
范围:包括市区、龙海市 、招商局开发区、长泰县 武安镇,以及华安的丰山 镇、南靖的靖城镇、漳浦 的佛昙、前亭、马坪、官 浔等镇, 面积 2100平方公 里。 经济:2008 年区域的生产 总 值 约 为 450 亿 元 , 人 均 GDP3700美元。 规模:城镇人口为116.8万 ,总人口为180万左右;城 镇建设用地149km2。
东山风动石-塔屿风景区、漳州天福 茶博物院等 漳州滨海火山地貌国家地质公园
国家级自 然保护区
省级自然 保护区
2
1 5
南靖虎伯寮、云霄漳江口红树林
九龙江口红树林 东山风动石—塔屿景区、龙文云洞 岩景区、诏安九侯山景区、平和灵 通岩景区、漳浦前亭—古雷海湾景 区 华安国家森林公园、东山国家森林 公园、长泰天柱山国家森林公园 天福石雕园、龙佳山庄 略
16
诏安民宅
“山海岛镇”宜居性突出 县城选址和布局讲究风水,山环水绕生活闲 适,适合养老、宜居和休闲 特色滨海渔村、山区乡土村落、特色农林场
诏安画院
澳角:漳州特色新农村 赵家堡
17
(三)城市定位
(1)漳州发展阶段判断与趋势展望
漳州市目前处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迈进 的阶段,重化倾向突出。城镇化略滞后 于工业化,城镇化水平(42%)低于全 国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 2020年前后将基本完成重工业化,开始 向后工业化社会转型,城镇发展和城乡 关系在2020年前后是转折点。2020年城 镇化水平达到55%左右。
4
随着厦漳两市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 加快,以及在国家“四万亿”投资带 动下漳州大交通格局逐步的建立,未 来厦漳两市面临着重大功能的区域性 重组机遇,因此需要促进九龙江两岸、 厦门湾两岸和漳州沿海地区的一体化 发展。
目前漳州自身自下而上的经济发展动 力强劲,但发展中的无序、粗放现象 开始显现,生态环保压力也逐步凸显。 因此为进一步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和发展质量,迫切需要对沿江、沿海 地区的城镇、产业、交通和生态空间 布局进行有序引导。
24
而漳州向海跨越发展也要为50年后构筑大厦门湾地区(厦漳金) (800万人)做好战略性准备。这个区域也具有两岸共同开发建设管理 的潜在优势。
25
(2)空间开发模式:促进经济与生态环保共赢需要关注的问题?
条件:区域整体生态环境良好 区域内年平均气温21℃,低于厦门本岛2-3度,山地偏低4-5度,年日照2000 个小时;植被覆盖率为52%,水域面积占12.5%。 素有“鱼米花果之乡”、“闽南天府”之誉。
行政区 名称
特色资源与条件 历史文化名城、小商品制造业 集群地、花果之乡 招银港区、临厦产业基地、民 营经济 特色休闲旅游区、国家级生态 示范区 茶博院、花博院、古雷港区、 “堡岛花茶”
农林渔资源:绝对优势突出 国家外向型农业示范区、海峡两岸农业 合作实验区;东山是东南的远洋渔业中 心。
海西沿海城市一产经济对比
26
问题:粗放开发致使生态环境质 量下降 开发模式粗放,对低缓丘陵、河 湖采取高挖低填,局部地区的生 态环境破坏较为突出。长泰-丰 山-靖城-天宝。
主要面海山体界面由于采石导致 山体破坏严重(角美山区、榜山 镇后山、招银地区)。
城镇内河污染严重,氮磷超标,2007年全年水质达标率为50%,城郊湖泊 富营养化现象突出。 特色环城农林绿带不断被蚕食。南凌地区、程溪地区的无序建设加剧,将 对水仙花生产基地的水系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的破坏。
21
(1)空间发展方向判断:从绿色滨江城市走向蔚蓝滨海城 市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
亿元以上投资产业项目分布(2007)
特征一:沿海地区城镇人口增长快 沿海地区初步形成了两大城镇密集发 展区域。 特征二:沿海空间资源开发带动产 业经济向沿海聚集 临港工业发展迅速,亿元投资产业 项目绝大部分集中在角美、招银等 临港地区。
云霄县
一产增加值(亿元)
人均一产(元/人)
绿色能源、矿产资源:储量丰富 主要包括风能、水电能、石英砂、矿泉 水和地热资源 矿产资源开发价值在700-800亿元左右。
诏安县 华安县 南靖县
平和县
(3)生态环境优势:沿海与内陆生态环境各具特 色,是大都市区理想的休闲游憩空间 • 自沿海平原向内陆山区过渡分为四大植被群落。 • 沿海的五大湾域地区生态环境优良,适宜旅游、 度假;山区小流域地区的水热均衡,富氧,适宜 养老、休闲。
13
旅游品牌
旅游资源:拥有“山江海岛城田 村” 旅游资源 “世界遗产土楼群、滨海与山林 休闲度假、茶花农艺博览、开漳 文化与关帝文化”是漳州四大突 出旅游品牌。
数量 (个)
名 录
世界文化 遗产
4A级旅游 区 国家级地 质公园
5
2 1
华安大地土楼群、南靖田螺坑土楼 群、河坑土楼群、和贵楼、怀远楼
23
我们认为在当前的发展阶段,应发挥沿海门户地区和中心枢纽地区各自的 优势,共同构筑特大城市发展框架,以对接多样化的发展机遇。
泉州:环湾与梦想
一湾中心区:由环湾5处公共服务中心与主城 (行政、文化、商业中心)、晋江、石狮共 同组成,其中环湾新中心与泉州老城中心相 距10公里;
莆田:聚合与探海 南部海湾建设滨海产业新城 聚合三大城镇组团形成主城区
250 200 150 100 50 0 温州 宁德 福州 莆田 泉州 厦门 漳州 汕头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
主城区 龙海市 长泰县 漳浦县
东山县
休闲旅游海岛、商贸名港、国 家级渔港、对台口岸、国家级 生态试点和农业示范县
开漳圣地、潮剧发源地(中国 民间文化艺术(戏曲)之乡) 、枇杷之乡、光电产业基地、 对粤门户、中国书画艺术之乡 、宜居古城 土楼遗产、九龙江中上游、国 家级生态示范区 土楼遗产博物馆、特色山水名 县、民营经济、国家级生态试 点县 三平寺文化圣地、山区独特自 然风光、蜜柚之乡、国家级生 15 态试点县
9
(二)漳州发展的比较优势
(1)区位优势:对台、近港粤、临厦区位优 势明显 借力于自身三个对台小额贸易口岸优势, 在吸引台资方面保持优势
• 九龙江出海口地区、漳浦县和东山县是对台合 作的优势地区,漳州龙海市是台商投资密集区 之一,到2007年底利用台资30多亿,占福建省 的1/4 。
临近港粤,在跨界贸易和接纳产业转移上 具有一定优势 邻接厦门的漳州市区、龙海市、长泰县城 是当前发展最快的区域
近7年来漳州市区、龙海市的GDP增速16%左右。
10
(2)资源优势:内陆与沿海空间资源优势各异,能够承接多元产业经 济,凸显六大资源优势 土地:漳州腹地广阔,直接联系内陆和港粤,为承接台资产业和漳 州扩大区域辐射影响力提供空间
漳州平原、九龙江出海口平原等面积约800平方公里。
可适度围 垦地区
港口岸线:招银-后石、古雷港 条件优良,是厦门港口拓展国际 集装箱业务和延伸临港产业的理 想空间
10月底福建省政府讨论通过《福建 省港口体制一体化整合总体方案》 ,厦门港定位为:以远洋集装箱运 输为主、大宗散货为辅的国际航运 枢纽港。并要求推动形成以厦门港 为主体,覆盖厦门湾、东山湾的南 部港口体系。
海西沿海城市三产结构对比 120 100 80 60 40 20 0 温州 宁德 福州 一产结构 莆田 泉州 厦门 漳州 汕头
二产结构
三产结构
18
立足海西,面向亚太
(2)发展定位与职能拓展
对台先行,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