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检测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管理

浅谈检测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管理

浅谈检测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管理
摘要:仪器设备是实验室开展试验检测工作的硬件基础,仪器设备管理工作是实验室管理的重要部分,本文主要介绍实验室仪器设备从采购、验收、计量、建档、使用、维护保养、报废的全过程管理,阐述了如何管理检测实验室的设备, 使设备指标满足检测要求,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检测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
Abstract: the laboratory equipment is in test work hardware foundation, equipment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laboratory management,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lab instrument and equipment procurement, acceptance from, measuring, file, use and maintenance, scrap the whole process of the management, and expounds how to management testing laboratory equipment, make equipment indexes meet the detection requirements, ensure the testing data of the accuracy and reliability.
Keywords: testing laboratory, instruments, and management
试验检测工作,是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

客观、准确、及时的试验检测数据,是控制和评定工程质量的科学依据。

仪器设备作为实现试验检测的技术手段,它的正确选择与装备、使用和维护,不仅直接影响着实验室的运行成本,而且关系着试验检测结果的可靠性与正确性。

在我国境内的各类实验室资质认定或认可,也对设备管理有着明确要求。

在GB/T27025-2008《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中,“设备”被列为9个技术要素之一, 在国家认监委编制的《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中,也将“设备”列为审核的重点,由此可见,检测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管理工作在当前的实验室管理工作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仪器设备管理的任务,就是利用有效的管理措施,做好仪器设备的管理、维护和保养,贯彻以预防为主,维护保养和合理使用并重的方针,充分发挥其投资效能,实现仪器设备管理的科学化,促进检测工作的开展。

具体来说仪器设备管理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仪器设备的采购、验收、计量、建档、使用、维护保养、和报废处理等内容。

1 仪器设备的采购
1.1仪器设备采购计划的编制和审批
采购仪器设备要遵循工作上适用、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的原则。

工作上适用指的是选购的仪器设备能满足检测任务的需求,技术上先进是指仪器设备的性能稳定、可靠、耐用。

经济上合理是指购置费用与日常运行费合理,能取得较高的投资效益。

在选购仪器时候还要考虑到以下几点:1测量范围和准确度等级的匹配,即测量范围要覆盖被检测参数的变化范围,准确度等级应符合1/3~1/5的原则。

2兼容性,所选购的仪器设备尽量与现有仪器设备兼容。

3环保性,仪器设备运转以后对环境不发生污染,包括噪声和有害物质的污染。

4经济性,仪器在满足日常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的降低成本,力求“物美价廉”。

每年年初,试验检测人员根据试验检测工作的需要,提出需要购买或更新的设备,填写采购申请表,《采购申请表》的内容包括仪器设备名称、数量、型号规格、测量范围、准确度等级、不确定度、用途、参考价格和推荐的供应商等。

《采购申请表》交予设备管理员统一汇总整理,制定《年度仪器设备采购计划》。

仪器设备的申购计划经科室主任签署意见后,由实验室技术管理层审核批准。

属于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必要时应组织人员进行专门的可行性论证。

特殊条件下,可向其他检测机构或科研机构走访或询问仪器设备性能、使用情况等。

经批准的仪器设备申购计划,由实验室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实施。

1.2 仪器设备采购的实施
设备采购人员应按申购人员填写的技术要求和交货日期,编写招标技术文件。

实施采购前,应对拟选用的厂家或者供应商和仪器设备进行评价,并将通过评价合格的供应商列入《合格供应商名单》,经批准发布,作为选择供应商的依据。

一般仪器设备采购采取向社会公开招标的方式,可以优先考虑向《合格供应商名单》上的供货商发出招标邀请。

收到各供货商的投标书后,综合比较各供应商的提供产品的质量、性能、价格、供货商的售货服务承诺、信誉度,择优选出中标供货商,与其签订订货合同。

签订合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在合同内容中,对所订购的仪器设备的名称、型号规格、技术参数、质量要求、采购数量、价格、交货日期、交货地点、运输方式、验收条件和标准、付款方式和时间,以及双方的违约责任等都要有明确的要求。

经双方协商,以条款方式固定下来,在经过双方确定及法人代表(或其授权代表人)签字,加盖双方单位公章(或合同专用章)后方可生效。

生效的合同,应由专人负责管理并记录执行情况。

合同执行过程中,如有产品质量、经费增减等情况的变动,应及时向领导汇报,双方协商解决。

1.3 仪器设备的验收
仪器设备的验收是仪器设备购置过程的结束,也是设备常规管理的起点。

验收是了解仪器设备技术性能、建立原始档案的过程。

仪器设备到货后,应按照合同规定条款进行验收。

为确保购买的仪器设备与拟采购的仪器设备相符合,需要对仪器设备进行数量点验、外观质量检查和内在质量检查。

首先应就装箱单所述的生产单位、型号规格、数量等与采购单据进行核对,同时检查其技术资料所描述的性能是所要求的技术指标是否一致;检查仪器设备、附件、配件的是否正确,外观是否完好,是否附有出厂合格证和保修单。

如有破损、残缺、质量不符合要求等问题,应做详细记录。

内在质量,重点在于仪器性能是否满足使用要求,功能是否正常。

对仪器设备进行安装调试和技术验收,试运行一段时间,检查其运转是否正常,对各项技术指标、性能参数进行现场察看和测试,看是否达到合同要求。

通常还要请国家授权的专业计量机构对其进行检定或校准,并出具检定合格证书或者校准证书。

对于验收时发现仪器设备与合同不符合的,应要求换货或退货;对于随机资料不符或者资料不全的,应及时与供应商沟通,待资料补齐后重新验收;对于验收不合格,应予以退货。

更换后的仪器重新调试验收,并酌情索赔。

验收工作完成后应及时填写验收记录,对于验收合格的仪器设备应建立专门的账面和档案,移交使用部门并进入日常运行管理。

2 仪器设备的计量(量值溯源)
仪器设备的计量是仪器管理的重要部分,仪器设备的量值溯源是试验检测结果溯源的前提条件。

量值溯源性事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不间断的比较链,使测量结果或标准的值能够与规定的参考标准,通常是国家的或者国际标准联系起来的一种特性。

量值溯源的一致性是国际间相互承认测量结果的前提条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