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复习六年级文言文阅读题和答案
复习六年级文言文阅读题和答案
•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 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 1.解释下列文句中加点词的词义。 ①兔走触株 ( )②因释其耒而守株 ③而身为宋国笑( )④冀复得兔( ) • 2.找出文中的议论句,并翻译这个句子。 • 3.出自这个故事的成语是——。从短文 中你得到什么启示?从某一角度简要谈 谈。 • 答:
• 司马光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 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 旨。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 水迸,儿得活。
• 1.解释括号里的词。(1)众皆弃去( ) (2)破之( ) • 2.翻译下面的句子。 • 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 3.“破瓮救人”的故事反映了司马光的机智聪 颖。机智聪颖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创新思 维。创新思维的事例古今中外不胜枚举。请 举一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解释字 ①方北面而持其驾( )②我欲之楚( ) . ③马虽良( ) ④吾御者善( ) 2,翻译句子 ①君之楚,将奚为北面?’ ②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3,你从这个成语故事中得到什么启示? 4,文中“此数者愈善”中的“此数者”指代 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
文言文阅读复习
田田
• 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 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遂 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街卖之事。 其母曰:“此又非吾所以处吾子也。” 复徙居学宫旁。孟子乃嬉为俎豆揖让进 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 遂居焉。 • 1.解释下列词语。 • A.嬉: B.贾人: • 2.这段文字源自历史故事:________。 3.翻译全文
南辕北辙
• 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 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 “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 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 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 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 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 1、大行:大路。2、持其驾:拿着绳子,驾 着马车。3、奚为:何为,做什么。4、用: 资用,即路费。5、御者:驾车的仆夫。
• 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 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 窥头于牖(yǒu,窗),施尾于堂。叶 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 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 者也。 • 1.“弃而还走”中“还”的意思是:— ——— • 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 3.这个故事讲的是 ————成语。 • 4.这个成语的含义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