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国家法考《法理学》职业资格考前练习一、单选题1.法与政策作为两种重要的社会调整手段,在当代政治和法律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下列关于法与政策的区别的说法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法律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党的政策是党的意志的体现B、法律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政策主要依靠宣传教育和纪律保证实施C、法律具有较大稳定性,政策则具有较大灵活性D、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要比政策广泛得多>>>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2.韩某与刘某婚后购买住房一套,并签订协议:“刘某应忠诚于韩某,如因其婚外情离婚,该住房归韩某所有。
”后韩某以刘某与第三者的QQ聊天记录为证据,诉其违反忠诚协议。
法官认为,该协议系双方自愿签订,不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故合法有效。
经调解,两人离婚,住房归韩某。
关于此案,下列哪一说法是不正确的?(2013年卷一11题,单选)A、该协议仅具有道德上的约束力B、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不能仅被看作是一种内心活动,而应首先被视为可能在法律上产生后果的行为C、法律禁止的行为或不禁止的行为,均可导致法律关系的产生D、法官对协议的解释符合“法伦理性的原则”>>>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3.关于法律关系,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A、甲和乙因买卖房屋而引起的法律关系为双向法律关系B、丁为他人的借款提供的担保属于第二性法律关系C、行政法中的人事调动关系为多向法律关系D、丙因故意伤害罪被提起刑事诉讼产生的法律关系是调整性法律关系>>>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4.关于法的价值,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A、法的价值既包括对于实然的法的认识,更包括对于应然的法的追求B、法的基本价值有自由、秩序、正义,其中秩序是法的最高价值C、秩序是法的基本价值之一,法律的根本而首要的任务是确保统治秩序的建立D、法律是保障而非限制人们的自由的,为了更好地保障人们的自由,法律必须对人们的一部分行为作出限制>>>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5.法律意识,指人们关于法律现象的思想、观念、知识和心理的总称,是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
下列关于法律意识的说法中,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法律意识相对比较稳定,具有一定的连续性,法律意识可以使一个国家的法律传统得以延续B、法律意识在结构上可分为法律心理和法律思想体系C、法律职业者法律意识水平的高低决定他们对法律精神实质的理解程度,与他们处理案件的正确、合法与否并没有直接关系D、法律意识相对独立于法律制度,可能先于法律制度存在,也可能后于法律制度而形成>>>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6.关于我国的法律体系,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A、法律部门的划分标准就是法的调整对象,即不同的社会关系B、法律体系又称为国内法体系,因此,一切国际法均不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之内C、行政法部门是由相关行政法规构成的D、同一个规范性法律文件中可能会包含不同法律部门的规范>>>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7.下列哪一表述说明人权在本原上具有历史性?(2011年卷一15题,单选)A、“根据自然法,一切人生而自由,既不知有奴隶,也就无所谓释放”B、“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C、“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里被赋予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D、“权利永远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所制约的文化发展”>>>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8.宽严相济是我国的基本刑事政策,要求法院对于危害国家安全、恐怖组织犯罪、“黑恶”势力犯罪等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犯罪分子,尤其对于极端仇视国家和社会,以不特定人为侵害对象,所犯罪行特别严重的犯罪分子,该依法重判的坚决重判,该依法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绝不手软。
对于解决公共秩序、社会安全、犯罪分子生命之间存在的法律价值冲突,该政策遵循下列哪一原则?(2011年卷一13题,单选)A、个案平衡原则B、比例原则C、价值位阶原则D、自由裁量原则>>>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9.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是指司法机关在办案过程中,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司法权。
关于该原则,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A、司法权只能由司法机关统一行使B、司法机关只能依据法的正式渊源处理案件C、领导干部不得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D、我国司法机关在具体个案中不受社团及民众的干扰>>>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10.某商场促销活动时宣称:“凡购买100元商品均送80元购物券。
对因促销活动产生的纠纷,本商场有最终解释权。
”刘女士在该商场购买了1000元商品,返回800元购物券。
刘女士持券买鞋时,被告知鞋类商品2天前已退出促销活动,必须现金购买。
刘女士遂找商场理论,协商未果便将商场告上法庭。
关于本案,下列哪一认识是正确的?(2012年卷一14题,单选)A、从法律的角度看,“本商场有最终解释权”是一种学理解释权的宣称B、本案的争议表明,需要以公平正义去解释合同填补漏洞C、当事人对合同进行解释,等同于对合同享有法定的解释权D、商场的做法符合“权利和义务相一致”的原则>>>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11.王某参加战友金某婚礼期间,自愿帮忙接待客人。
婚礼后王某返程途中遭遇车祸,住院治疗花去费用1万元。
王某认为,参加婚礼并帮忙接待客人属帮工行为,遂将金某诉至法院要求赔偿损失。
法院认为,王某行为属由道德规范的情谊行为,不在法律调整范围内。
关于该案,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2016年卷一14题,单选)A、在法治社会中,法律可以调整所有社会关系B、法官审案应区分法与道德问题,但可进行价值判断C、道德规范在任何情况下均不能作为司法裁判的理由D、一般而言,道德规范具有国家强制性>>>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12.法律格言说:“不知自己之权利,即不知法律。
”关于这句法律格言涵义的阐释,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0年卷一6题,单选)A、不知道法律的人不享有权利B、任何人只要知道自己的权利,就等于知道整个法律体系C、权利人所拥有的权利,既是事实问题也是法律问题D、权利构成法律上所规定的一切内容,在此意义上,权利即法律,法律亦权利>>>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13.2012年,潘桂花、李大响老夫妇处置房产时,发现房产证产权人由潘桂花变成其子李能。
原来,早在七年前李能就利用其母不识字骗其母签订合同,将房屋作价过户到自己名下。
二老怒将李能诉至法院。
法院查明,潘桂花因精神障碍,被鉴定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据此,法院认定该合同无效。
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不正确的?(2013年卷一14题,单选)A、李能的行为违反了物权的取得应当遵守法律、尊重公德、不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法律规定B、从法理上看,法院主要根据“法律家长主义”原则(即,法律对于当事人“不真实反映其意志的危险选择”应进行限制,使之免于自我伤害)对李能的意志行为进行判断,从而否定了他的做法C、潘桂花被鉴定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是对法律关系主体构成资格的一种认定D、从诉讼“争点”理论看,本案争执的焦点不在李能是否利用其母不识字骗其母签订合同,而在于合同转让的效力如何认定>>>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14.下列关于西方传统法律文化的说法中,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法律受宗教的影响较大B、强调个体的地位和价值C、公法文化更加发达D、以正义为法律的价值取向>>>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15.关于英美、大陆两大法系特点的表述有:①以判例法为主要渊源;②以制定法为主要渊源;③以日耳曼法为历史渊源;④法官对法律的发展起举足轻重的作用;⑤以归纳为主要推理方法;⑥以演绎法为主要推理方法;⑦诉讼程序传统上倾向于职权主义,法官起积极主动的作用。
下列哪一归纳是正确的?(2017年卷一20题,单选)A、属于英美法系特点的有:①③⑥⑦B、属于大陆法系特点的有:②④⑤⑦C、属于英美法系特点的有:①③④⑤D、属于大陆法系特点的有:②③⑤⑦>>>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16.孙某的狗曾咬伤过邻居钱某的小孙子,钱某为此一直耿耿于怀。
一天,钱某趁孙某不备,将孙某的狗毒死。
孙某掌握了钱某投毒的证据之后,起诉到法院,法院判决钱某赔偿孙某600元钱。
对此,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孙某因对其狗享有所有权而形成的法律关系属于保护性法律关系B、由于孙某起诉而形成的诉讼法律关系属于第二性的法律关系C、因钱某毒死孙某的狗而形成的损害赔偿关系属于纵向的法律关系D、因钱某毒死孙某的狗而形成的损害赔偿关系中,孙某不得放弃自己的权利>>>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17.下列关于法律原则作用的说法中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法律原则与法律规则不同,其适用时并不是以“全有或全无”的方式B、法律原则为人们提供具体的行为标准,并为司法机关提供审判案件的确定依据C、理解法律原则有助于完整地把握法律整体,指导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更好地适用法律D、法律原则侧重的是法治的可接受性>>>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18.某工厂擅自向河流中排放未达标的污水,被当地环保局处以5万元的罚款。
该工厂与环保局之间所形成的法律关系属于下列哪种法律关系?( )A、绝对法律关系B、隶属性法律关系C、第一性法律关系D、调整性法律关系>>>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19.2012年9月,湄公河惨案中杀害中国13名船员的6名犯罪分子在中缅双方交涉后,被押解至中国接受审判。
关于该案中所体现的法律对象效力的原则,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保护主义原则B、公平原则C、属人主义原则D、折中主义原则>>>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20.关于法与经济的表述,下列说法中哪一个选项是错误的?( )A、经济基础决定法律的性质B、法律促进经济基础的发展C、经济基础对法的决定作用要通过人的有意识的活动来实现D、法并非总是会自动体现经济基础的客观要求>>>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21.《唐律疏议》规定“一准乎礼”,通过引经决狱、引礼入律的方式,将儒家道德思想贯彻到立法、司法、守法的整个过程中。
从法与道德的角度来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哪一项?( )A、唐律的制定者认为法律必须以儒家道德为基础B、说明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道德与法律界限模糊C、反映了儒家道德伦理观念对古代国家法律的重要影响D、是“明刑弼教”思想的表现>>>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22.赵某因涉嫌走私国家禁止出口的文物被立案侦查,在此期间逃往A国并一直滞留于该国。
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2015年卷一13题,单选)A、该案涉及法对人的效力和空间效力问题B、根据我国法律的相关原则,赵某不在中国,故不能适用中国法律C、该案的处理与法的溯及力相关D、如果赵某长期滞留在A国,应当适用时效免责>>>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2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五十八条、第一百五十九条的解释》中规定:“刑法第一百五十八条、第一百五十九条的规定,只适用于依法实行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