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巴黎公社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条件(1)经济基础: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和其固有的基本矛盾逐渐暴露。
(2)阶级基础: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爆发,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3)思想基础:德意志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
(4)个人作用:马克思、恩格斯深入工人群众,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致力于理论研究。
2.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3.内容(1)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2)指出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3)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
4.意义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
[易错提醒]空想社会主义的“空想性”与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1)空想性:它不能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矛盾和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认识不到无产阶级是推翻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核心力量。
(2)科学性:它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二、巴黎公社1.历史背景(1)1870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战败,法兰西第二帝国垮台。
(2)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临时政府对外屈膝投降,对内准备以武力解散国民自卫军,导致了巴黎两大阶级矛盾的激化。
2.公社成立1871年3月18日革命爆发;3月28日,巴黎公社成立。
3.革命措施(1)政权建设:摧毁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国家机器,保障人民的权利。
(2)社会经济: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实行八小时工作制。
4.失败原因没有掌握经济命脉,没有联系其他革命力量,没有发动广大农民,没有成熟政党的领导。
5.历史意义(1)它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2)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轻巧识记]巴黎公社[教材补遗]关于巴黎公社的原则马克思在总结巴黎公社时曾指出:“公社的原则是永存的。
”传统观点一般都把马克思所说的原则归纳为:“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即必须用暴力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实行无产阶级专政。
自20世纪80年代初起,这种观点开始受到质疑。
有些学者认为,传统上对巴黎公社原则的论述并不符合马克思总结巴黎公社历史经验的实际情况。
马克思在谈到“公社原则”时,无论是英文还是德文,都是复数,而非单数。
所以,公社的原则不是上述一条原则,而是一系列原则。
除了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外,还包括:国际主义原则、人民当家作主原则、民主共和制政体原则、公社作为兼管行政和立法的工作机关原则、公社各级负责人由选举产生、受公众监督并可以随时撤换原则、国家工作人员薪金相当于一个熟练工人工资原则等。
●[选修融会]无产阶级革命家(选修4)1.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1)理论贡献①1848年2月发表《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②晚年致力于资本主义经济学的理论研究,1867年出版《资本论》。
(2)革命实践活动①1846年初创立“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第二年改组“正义者同盟”为“共产主义者同盟”。
②1848年创办《新莱茵报》;1864年成立“国际工人协会”。
③1871年巴黎公社失败后,写了《法兰西内战》,系统总结了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
2.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恩格斯(1)理论研究①创作《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②在马克思主义史上第一次系统探讨了人类社会的史前史,揭示了私有制、阶级、国家的起源、发展及其消亡的规律。
③对19世纪末期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中的一些新现象,作了深入研究和探讨。
(2)革命实践:指导和推动成立第二国际,推动了19世纪末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研习巴黎公社的性质及失败的原因史料一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说:“公社的伟大社会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和工作。
它所采取的各项措施,只能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的趋势。
”(巴黎公社)实行公职人员的民主选举,选举不受任何限制,是名副其实的普选制。
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几乎都参加了投票……公社设立专门机构对铁路运输和军事工业的生产实行国家的监督,颁布法令将逃亡资本家的企业交给工人合作社经营,拟订了建立工人合作总社的计划。
——刘祚昌《世界通史》史料二历史证明我们以及那些与我们抱有同样想法的人都是错误的。
历史指出:在那个时候,欧洲大陆的经济状态,还没有成熟到可废弃资本主义的生产,经济革命证明了此点。
……大工业第一次真正确立起来,又把德国变成一个第一流的真正工业国——一切都是在资本主义的基础上,所以,这个资本主义的基础,在1848年,还是很有发展能力的。
——恩格斯《法兰西阶级斗争》序言[史料解读](1)史料一反映了巴黎公社采取的措施及其体现的政权性质,解读时要分段概括。
从史料一第一段“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等信息中认识政权的阶级性;从史料第二段“普选制”等政权产生方式的信息中认识其性质;从史料第三段“工人合作总社”等经济举措的信息中理解其性质。
(2)史料二中恩格斯指出了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
关键信息“在那个时候,欧洲大陆的经济状态,还没有成熟到可废弃资本主义的生产”是恩格斯所要阐述的核心观点,也就点明了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
[史料运用](1)根据史料一,指出巴黎公社是什么性质的政权?并说明你的理由。
[提示]性质: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
理由:从公社委员的组成看,大多数是工人或公认的工人代表。
从措施看,政治方面打碎了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建立了无产阶级的国家机器;经济方面触及了资产阶级私有制,具有明显的无产阶级性质。
(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
[提示]当时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时期,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条件还不成熟。
[特别提醒]全面认识巴黎公社(1)爆发的偶然性:巴黎公社革命的爆发不是法国资本主义发展和工人运动发展的必然产物。
普法战争失败后的法国巴黎,外有敌军侵略,内有临时政府投降卖国,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交织导致革命仓促爆发,具有非常大的偶然性,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社会条件并不具备。
因此,巴黎公社革命只不过是特殊条件下一个城市的起义。
(2)失败的必然性:巴黎公社革命的偶然性决定了其失败的必然性。
当时法国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还能够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巴黎公社人民以革命的手段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显然是不合时宜的。
因此,革命的失败是必然的。
(3)意义的深远性: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政权的第一次尝试。
它第一次给资本主义以沉重打击,使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无产阶级革命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革命应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机器。
它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
(4)教训的深刻性:无产阶级革命必须具备必要的条件;必须要有先进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必须掌握足够的武装力量;必须彻底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必须与农民结成联盟。
1.(2018·江苏苏州期末)列宁曾说“马克思主义这一无产阶级的革命思想体系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是因为它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成就,相反地却吸取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
这说明马克思主义()A.已经被世界大多数人所接受B.继承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C.借鉴了人类思想文化的精华D.只是无产阶级的革命思想【答案】C【解析】材料“吸取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表明马克思主义借鉴了人类思想文化的精华,故C项正确;A、B两项材料未体现,错误;D项太片面,故错误。
2.(2019·银川一中月考)1831年,英国《人民之声报》发布工人阶级政纲,指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工人们是中间和上层阶级的支持者”;1834年,英国“全国各业统一工会”宣布“要建立一种新的秩序,只有社会中真正有用的和有智慧的阶层,才能管理国家事务”。
这一变化反映了()A.工业革命加剧英国社会的贫富分化B.英国工会认识到联合斗争的必要性C.英国工人阶级主体意识的自我觉醒D.社会主义成为英国工运的指导思想【答案】C【解析】题干材料表明工人阶级从认为“工人们是中间和上层阶级的支持者”到宣布要建立一种新社会秩序,由工人阶级管理国家事务,这一变化体现了工人阶级主体意识的自我觉醒,C项正确。
A项符合史实,但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材料强调工人的觉醒,不是工会联合斗争,B项排除;D项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
3.(2019·河北定州调研)德国史学家曼弗德罗·马伊在《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中写道:“1848年《共产党宣言》对某些人来说是救世福音,对另一些人则是魔鬼学说。
它的作者被当成救世主加以欢呼,或者被当成人类害虫加以谩骂。
”出现这两种截然不同看法的根本原因是()A.评价角度不同B.阶级立场不同C.知识层次不同D.理论依据不同【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可知,一些人认为《共产党宣言》是救世福音,是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的;另一些人认为它是魔鬼学说,是站在资产阶级立场上的。
因此造成这两种不同看法的原因就是阶级立场的不同,故选B项。
4.(2018·湖南株洲期末)马克思在1872年曾说:“由于最近25年来大工业有了巨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实际经验而后来尤其是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①“这个纲领”是指《共产党宣言》②工业革命促使工人阶级力量壮大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随时代发展要加以更改④国际工人运动的实践促使革命原理逐渐完善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时间“1872年”“近25年来”可知,该纲领应是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①正确;根据材料“由于……大工业有了巨大发展”可知②正确;结合所学可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对的,只是随时代发展,需要结合新的实践而不断丰富和发展,“更改”一说错误,③错误;根据材料“有了二月革命的实际经验……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可知,④正确。
故选D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