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6第六编 第二章 元代诗词散文
26第六编 第二章 元代诗词散文
▪ 白朴的词,除了表达忱挚刚毅、悲慨彻骨的情感外,还有阅 尽沧桑之后的旷达之作,如《水调歌头》(北风下庭绿): ▪ 北风下庭绿,客鬓入霜华。回首北望乡国,双泪落清笳。 天地悠悠逆旅,岁月匆匆过客,吾也岂匏瓜。四海有知己, 何地不为家? 五溪鱼,千里菜,九江茶。从他造物留住, 办作老生涯。不愿酒中有圣,但愿心头无事,高枕卧烟霞。 晚节忆吹帽,篱菊渐开花。
▪ 他张扬个性,不拘一格,诗无定体;拒斥律诗,不受束缚; 喜用古乐府体,不讲究“整饬”,而随意发为歌诗,杂言句 式每每常用,有参差错落之美。 ▪ 银河忽如瓠子决,泻诸五老之峰前。我疑天仙织素练,素 练脱轴垂青天。便欲手把并州剪,剪取一幅玻璃烟。相逢云 石子,有似捉月仙。酒喉无耐夜渴甚,骑鲸吸海枯桑田。居 然化作十万丈,玉虹倒挂清泠渊。
第三节
元 代 词 作
一、白朴与《天籁集》
▪ 白朴是有多方面成就的作家,他自谓“生平留意于长短句, 散失之馀,仅二百篇。” ▪ 白朴入元之后,拒绝出仕,他的词作忱挚刚毅而有风骨。 ▪ 自古贤能,壮岁飞腾,老来退闲。念一身九患,天教寂寞; 百年孤愤,日就衰残。麋鹿难驯,金镳纵好,志在长林丰草 间。唐虞世,也曾闻巢许,遁迹箕山。 越人无用殷冠, 怕机事、缠头不耐烦。对诗书满架,子孙可教;琴樽一室, 亲旧相欢。况属清时,得延残喘,鱼鸟溪山任往还。还知否, 有绝交书在,细与君看。(《沁园春》)
▪ 作者趁着任职江南的便利,登山观水,访古探幽,多有感触,发 为吟咏,故有若干首怀古的词作,像《念奴娇》(登石头城)、 《酹江月》(过淮阴)、《木兰花慢》(彭城怀古)以及《满江 红》(金陵怀古)等,均写得沉郁顿挫、意境悲凉。 ▪ 六代繁华,春去也、更无消息。空怅望、山川形胜,已非畴昔。 王谢堂前双燕子,乌衣巷口曾相识。听夜深、寂寞打孤城,春潮 急。 思往事,愁如织。怀故国,空陈迹。但荒烟衰草,乱鸦 斜日。《玉树》歌残秋露冷,胭脂井怀寒蛩泣。到如今、惟有蒋 山青,秦淮碧。(《满江红》)
▪ 杨维桢留意民间文艺,从民间诗歌中吸收营养 ▪ 《的卢马》: ▪ 大耳主,呼阿卢,阿卢努力托我千金躯。檀溪水深不见底,阿卢 一跃三丈馀。君不见当阳桥,沔水渡,一双羽翼真都护。岂知阿 卢论功不在关张下。
▪ 杨维桢的“铁崖诗”,因与过去正统的诗学不尽一样,不属“正
脉”,引发争议,甚至被视为“文妖”,诗论家也评价不一。
▪ 阴山千里横东西,秋声浩浩鸣秋溪。猿猱鸿鹄不能过,天兵百 万驰霜蹄。万倾松风落松子,郁郁苍苍映流水。六丁何事夸神威, 天台罗浮移到此。云霞掩翳山重重,峰峦突兀何雄雄。古来天险 阻西域,人烟不与中原通……
二、方回与“江西诗派”
▪ 方回(1227—1307),字万里,号虚谷。徽州歙县人。宋理 宗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曾任严州知州(其辖境相当 于今浙江建德、淳安、桐庐)。元军南下,开城迎降。入元 后,曾任建德路总管。 ▪ 推崇江西诗派,倡“一祖三宗”之说,以杜甫为“祖”,以
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为“三宗”。选编唐宋以来律诗为
《瀛奎律髓》一书。
▪ 雇载钱轻载不轻,阿郎拽牵阿奴撑。五千斤蜡三千漆,宁 馨时年欲夜行。
▪ 万事心空口亦箝,如何感事气犹炎。落花满砚慵磨墨,乳 燕归梁急卷帘。诗句妄希敲月贾,郡符深愧钓滩严。千愁万 恨都消处,笑指邻楼一酒帘。
三、戴表元与元诗的转变
中书令;死后追封广宁王,谥文
正。
▪ 他作为少数民族作家,又曾经扈从元太祖西征,对边塞山川、西 域风情等均有长期的体验与深情,发为歌诗,笔触独异,其眼界 和视角有不同于汉族文人之处
▪ 八月阴山雪满沙,清光凝目眩生花。插天绝壁喷晴月,擎海层 峦吸翠霞。松桧丛中疏畎亩,藤萝深处有人家。横空千里雄西域, 江左名山不足夸。
第四节
元 代 散 文
一、姚燧散文
▪ 姚燧为文,数量颇多,每每不失其雍容之风。也有一些作品, 下笔奇谲,间有小说笔法,生动传神,有一股英迈之气。 ▪ (赵复)以九族殚残不欲北,因与公诀,蕲死。公止,共 宿,实羁戒之。既觉,月色烂然,惟寝衣留故所。公遽鞍马, 周号积尸间,无有也。行及水裔,见已被发脱履,仰天而祝, 盖少须臾蹈水未入也。公曰:“果天不生君,与众已同祸矣。 其全之,则上承千百年之祀,下垂千百世之绪者,将不在是 身耶?徒死无义,可保吾而北,无他也。”至燕,名益大著。 北方经学,实赖明之。游其门者将百人,多达材其间。
▪ 张翥是一位入世颇深的人,他对现实的领悟力使他的词作别 有见地。 ▪ 队队氈车细马,簇拥阏氏如画。却胜汉宫人,闭长门。 看取娥眉妒宠,身后谁如遗冢?千载草青青,有芳名。 ▪ 题下自注:“昔人赋昭君词,多写其红悲绿怨,作此解之。”
▪ 张翥风流倜傥,感情细腻,其词作也有不少流丽婉约的作品。 ▪ 《点绛唇·舟行书见》:
▪ 虞集的诗歌颇有盛誉,与杨载、范梈、揭傒斯并称为“元诗四大 家”,且居首位,在元代诗坛备受推崇。其诗庄严浑厚,忱挚老 练,试看其《挽文丞相》:
▪ 徒把金戈挽落晖,南冠无奈北风吹。子房本为韩仇出,诸葛 安知汉祚移。云暗鼎湖龙去远,月明华表鹤归迟。何须更上新亭 饮,大不如前洒泪时。
▪ 晚年写的《听雨》: ▪ 屏风围坐鬓毵毵,绛蜡摇光照莫酣。京国多年情尽改,忽听 春雨忆江南。
二、张翥与《蜕岩词》
▪ 元代世路多变,不少知识分子在名利场上屡屡挫败,在心灰 意冷之馀每每感叹功名利禄之虚幻、向往超凡脱俗之自在。 而就张翥的《蜕岩词》来看,类似的人生体验却以词的形式 抒发出来。试看其《洞仙歌》: ▪ 功名利达,任纷纷奔竞。纵使得来也侥幸。老眼看多时, 钟鼎山林,须信道、造物安排有命。 人生行乐耳,对月 临风,一咏一觞且乘兴。五十五年春,南北东西,自笑萍踪 久无定。好学取、渊明赋归来,但种柳栽花,便成三径。
二、刘因散文
▪ 刘因的散文,有的写得质朴而诚挚,行文温婉,力避浮泛。在议 事论人方面每每有理学家的“底气”,不无峻厉之辞。 ▪ 予特以当时朝廷之所以享盛名,而豪贵之所以虚左而迎,亲王之 所以师友而待者,则能诗能画、背主事贼之维辈也。如颜太师之 守孤城,倡大义,忠诚盖一世,遗烈振万古,则不知其作何状; 其时事可知矣。后世论者,喜言文章以气为主,又喜言境因人胜, 故朱子谓维诗虽清雅,亦萎弱少气骨,程子谓绿野堂宜为后人所 存,若王维庄,虽取而有之,可也。呜呼!人之大节一亏,百事 涂地,凡可以为百世之甘棠者,而人皆得以刍狗之。彼将以文艺 高逸自名者,亦当以此自反也。(《辋川图记》节选)
三、萨都剌与“雁门诗”
▪ 在萨都剌的诗作中,北方的风情与南方的风物兼而有之,显示了他“行 万里路”的年深日久的功力。 ▪ 紫塞风高弓力强,王孙走马猎沙场。呼鹰腰箭归来晚,马上倒悬双白狼。
▪ 岭南春早不见雪,腊月街头听卖花。海国人家除夕近,满城微雨湿山茶。
▪ 行人一去无消息,冰蚕叶丝成五色。柔肠九曲细于丝,万缕春愁正如织。 ▪ 春色不随亡国尽,野花只作旧时开。断碑衰草荒烟里,风雨年年上绿苔。
二、虞集与“元诗四大家”
▪ 虞集(1272—1348),字伯生, 号道园,抚州崇仁(今属江西) 人。他是南宋丞相虞允文的五世 孙。早年曾师从元代著名理学家 吴澄。元成宗期间,被荐任大都 路儒学教授,迁国子博士;元仁 宗期间,迁集贤修撰;元文宗期
间,官至奎章阁侍书学士,是一
位名位很高的文臣与诗文家。著 有《道园学古录》等。
四、马祖常与乐府体诗歌
▪ 马祖常的诗作以乐府体诗歌较有特色,他继承了白居易开创 的新乐府传统,关注民间、关怀民生,诗句质朴而富有深情。 ▪ 松槽长长栎木轴,龙骨翻翻声陆续。父老踏车足生茧,日 中无饭倚车哭。乾田荦确稚禾槁,高天有雨不肯下。富家 操金射民田,但喜市头添米价。人生莫作耕田夫,好去公 门为小胥。日日得钱歌饮酒,朝朝买绢与豪奴。识字农夫 年四十,脚欲踏车脚失力。宛转长谣卧陇间,谁能听此无 悽恻。
第二章
元代诗词散文
本章内容
▪ 第一节 元代前期诗坛 ▪ 第二节 元代中后期诗坛
▪ 第三节 元 代 词 作
▪ 第四节 元 代 散 文
第一节
元代前期诗坛
一、耶律楚材与边塞风情诗
▪ 耶律楚材(1190—1244),字 晋卿,号湛然居士。契丹族。其 父耶律履曾在金世宗时任尚书右 丞。楚材幼孤,长大后勤奋研读, 具备深厚的汉文化修养。蒙古军 占领燕京(今北京)后,先后得 到元太祖、元太宗的器重,官至
五、吴莱与歌行体
▪ 吴莱深受其师宋遗民方凤的影响;是一位着眼于“世道之盛衰,时政之 治乱”的诗人。他的诗作多用歌行体,意蕴深沉,才情充沛。 ▪ 大江西来自巴蜀,直下万里浇吴楚。我从扬子指蒜山,旧读水经今始睹。
平生壮志此最奇,一叶轻舟傲烟雨。怒风鼓浪屹于城,沧海输潮开水府。
凄迷滟滪恍如见,漭滉扶桑杳何所?须臾草树皆动摇,稍稍鼋鼍欲掀舞。 黑云鲸涨颇心掉,明月贝宫终色侮。吟倚金山有莫钟,望穷采石无朝橹。 谁欤敲齿咒能神?或有伛身言莫吐。向来天堑如有限,日夜军书费传羽。 三楚畸民类鱼鳖,两淮大将犹熊虎。锦帆十里徒映空,铁锁千寻竟然炬。 桑麻夹岸收战尘,芦苇林出渔户。宁知造物总儿戏,且揽长川入尊俎。 悲哉险阻惟白波,往矣英雄几黄土!独思万载疏凿功,吾欲持觞酹神禹。
四、赵孟頫的感怀诗
▪ 赵孟頫(1254—1322), 字子昂,号松雪道人。他是 赵宋宗室,入元之后,出任
兵部郎中,官至翰林学士承
旨。仕元举动于气节有亏, 备受争议。他又是著名的书 画家和诗人,造诣颇高,影 响较大。著有《松雪斋诗文 集》。
▪ 他知道自己在元朝任职的人生选择不被世人接受,也没有忘记自 己宋朝皇室后人的身份,在人生的“夹缝”里倍感无奈与不安。 ▪ 在山为远志,出山为小草。古语已云然,见事苦不早。平生独徃 愿,丘壑寄懐抱。图书时自娱,野性期自保。谁令堕尘网,宛转 受纒绕。昔为海上鸥,今如笼中鸟。哀鸣谁复顾,毛羽日摧槁。 向非亲友赠,蔬食常不饱。病妻抱弱子,逺去万里道。骨肉生别 离,丘陇缺拜扫。愁深无一语,目断南云杳。恸哭悲风来,如何 诉穹昊。
▪ 戴表元(1244—1310),字帅初,一字曾伯,号剡源先生。 庆元奉化(今属浙江)人。他于南宋咸淳中登进士乙科,曾 除授建康教授等职。入元之后,主要以授徒、卖文为生;因 被推荐,曾短时出任信州教授等职,不久托病辞职,默默以 终。著有《剡源集》。 ▪ 搜山马退馀春草,避世人归起夏蚕。破屋烟沙飞飒飒,遗 民须鬓雪毵毵。青山几处杨梅坞,白酒谁家榉柳潭。休学丁 仙返辽左,聊同庾老赋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