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时尚健身与文化论文

时尚健身与文化论文

东西方文化差异对健身文化的影响
【内容提要】:在现代化浪潮的激流中,东西方文化相互碰撞与融合,对健身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文章主要从几个方面论述了东西方文化差异产生的原因以及这种文化差异对健身文化的影响,并对健身文化的未来发展趋势做了一点展望。

【关键词】:东西方文化健身文化差异
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然而随之而来的,却是越来越大的心理压力和每况愈下的身体和精神状态。

在这样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投向了健身房,寻找适合自己的最佳健身方式。

然而,在时代浪潮的激流中,健身文化也同样面临着各种抉择,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不可避免地对健身文化产生种种影响。

下面,我仅以自己所学,浅显地谈一下东西方文化差异对健身文化的影响以及健身文化未来的发展趋势,有不足之处,望老师指正。

一、差异产生的原因及对健身文化的影响
1、地理环境的差异所造成的文化差异
中华民族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三面连陆一面临海的地理环境使中国几乎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从而使自身文化保持很强的稳定性和历史延续性。

这样独特的自然环境早就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心理。

而中国儒家文化,更是教诲人们重土轻迁,安贫乐道,使人们在久远的传统中沉淀了一种封闭的惰性心理和惯性思维方法,保守,缺乏开放的意识。

在世人眼中,中国人喜欢清静无为,安于现状,墨守成规,因循守旧,风险意识和竞争精神不强,时间观念和进取意识淡漠。

所谓“山性是人塞,水性使人通”,便是这个道理。

而作为西方文化源头的古希腊和古罗马均处在半岛之上,多面临海,海上交通发达,航海贸易繁盛,这就使这些国家形成了打破血缘关系的开放式的社会。

激烈的社会动荡、频繁的人员往来和波涛汹涌、变幻莫测的海洋形成其开放的文化性格,造就了其灵活、开放、勇敢、进取、协作的民族精神,提倡艰苦奋斗和自强不息。

所以,西方人往往喜欢标新立异、革故鼎新,富有冒险精神和挑战勇气。

正是由于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性格,使得东西方人在选择健身方式上的意见也相去甚远。

东方文化以养生为主,追求一种静态的美,注重节奏、韵律、神韵、内涵、和谐美,重朦胧、抽象、含蓄美;如中国的武术,强调的就是“精、气、神”的融合。

主张在练习中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以培养自己的“浩然之气”,起到通过心理过程调整生理过程,改善人体内环境,提高人体机能的作用。

而西方文化则更注重技巧与能力的培养,追求一种超越的动感,看重一种阳刚的力量、速度之美,重外在、形体美。

以一系列有规律的身体运动方式对人体的有机体直接产生影响,使人体的生理机能得到积极的改造,从而达到肌肉发达、骨骼健壮、反应灵敏、精力充沛的直接效果。

2、人文环境的差异所造成的文化差异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侧重于主张“天人合一”,强调尊重自然,遵循自然规律,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上,中国文化自古就一直重群体而轻个人,重和谐而轻抗争,反对个人的独立意志和锐意进取,培养人的群体观、顺从意识等,寻觅的是一种中庸的、调和得处理方式。

从而也造成了中国人谦虚谨慎、含蓄内心的柔弱的文化品格;在西方,古希腊、罗马的哲学家们从一开始就把目光投向自然,探求自然的奥秘与征服和主宰自然,做自然的主人。

尽管到苏格拉底那里,把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但西方文化对自然的探索与征服从来也没有停止过。

西方人自古以来就强调人的独立自主和积极进取,追求自由
意志和独立精神。

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上,西方更为崇尚个人的意志自由和人格独立,强调个体的生命价值和尊严,富有直面挑战、大胆追求的精神品质和心理状态,从而形成率直、豁达、刚硬的文化品格。

这种差异反映在健身文化上,即表现为两种不同的风格。

东方的舞蹈,充满了古典气息,娇柔如弱柳扶风,轻盈如在云端,充满了祥和之气,身体动作幅度一般都不大,讲究“适度”原则,每一个动作都恰到好处;而西方的舞蹈,则动感十足,处处显示出力量与速度之美,活力十足,激情四射,仿佛要将全身力气用尽,将身体最大限度地伸展。

3、价值观及思维方式的差异造成的文化差异
中国传统伦理的总体价值取向是重义轻利。

提倡以利发生矛盾时,应当舍生取义。

泛道德主义的中国传统,用道德解释一切,导致国民乐于言义耻于谈利,重道德修养,轻外在事功的价值取向。

在处理问题上,中国人做事讲究中庸协调,讲究循序渐进,讲究次第,像建房屋一样,一定要打好基础,然后再一步步地进行,讲究一个“稳”字。

在中国传统道德中,很看重师承关系,徒弟对师傅往往持恭敬的态度,在技艺的修炼或学习上,是谦虚的,从来不会有要跟师傅一较高下的心理,这种保守的态度对中国文化的传承而言,好坏相间。

而在西方,尽管在漫长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其社会价值观念复杂多样,但是西方社会是以个人为单位,所追求的价值目标是个人的权益的实现,并且认为它们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是与生俱来的。

趋利避害是个体的本能,事功求利是生存的目的。

因此,在西方社会中,功利主义始终占据着主流地位,起着主导作用。

西方人很强调做事要积极,不能马虎或被动,对任何问题都要去克服与进取,为了达到目的,可以采取任何手段,“成功”是最终极的目标。

如果将中国人比作微风,那么西方人就是飓风,总是风驰电掣般地向前追逐,永不停歇,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

在西方人看来,超越以往是最好的精神状态,所以,西方人不像中国人那样含蓄和谦虚,在西方人看来,一个老师最大的荣耀,就是自己的学生取得比自己更高的成就。

这份坦率,是中国人永远也做不来的。

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及思维方式决定了东西方的差异,同样,健身文化也避免不了这种差异。

东方的健身项目无论是武术、舞蹈还是其他运动项目,都讲究循序渐进,要经过长时间的打底训练,然后才开始一点点地加深难度和高度,讲究套路和功底;而西方的健身项目如登山、攀岩、冲浪等则张扬了许多,没有那么多束缚与讲究。

二、健身文化未来发展趋势
无论是东方文化还是西方文化,都是人类共同的文化,是人类相互交往的结果。

在过去,中国传统文化在封建制度中存在和发展,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环境形成相对独立和隔绝的文化体系,封闭性、伦理性、民俗性等性质比较强。

到了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传统文化在被动与主动、自觉与不自觉中开始了与西方体育的冲突与交融。

西方文化中一些积极的因素正在被引入到中国健身文化中来,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和谐的精神气韵,以及伦理道德观、健康长寿观、自然养生观、形神相关论、动静相关论等观念也被西方不同程度地接受。

东西方文化间的隔阂,正随着时代的发展一点点地消除,可以想见,未来的某一天,健身文化会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出现在世人面前。

三、小结
文化的碰撞与融合自古以来就存在,不仅仅是两种不同的文化之间,同一种文化的不同元素也会相互碰撞。

正是这种碰撞与融合,推动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行,推动着人类文明向着更高的阶段发展。

对待这个问题,我们既不能一味地偏袒某种文化,又不能将其视为一文不值,要以一种客观的态度去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准确的认识和解答。

其实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不仅仅只有健身文化一个方面。

在我们生活的很多方面,都或多或少地面临着这样的问题,我们应该客观理性地去面对,这样,我们的生活才能更美好!
参考文献:
【1】朱孔宝、焦方禄主编,《东西方民族性格比较地图》,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
【2】王祥云著,《中西方传统文化比较》,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9月第2版【3】王前著,《中西文化比较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第1版【4】李灵、刘杰、王新春主编,《中西文化精神与未来走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4月第1版
【5】启良著,《真善之间——中西文化比较答客问》,花城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