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镇开展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情况的汇报

×镇开展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情况的汇报

×镇开展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情况的汇报在“新”字上作文章在“进”字上下功夫把文明进步的婚育新风送进千家万户近年来,我乡党委政府在上级计生部门正确指导下,广泛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从思想上改变全乡广大群众传统的婚育观念,提高广大育龄妇女实行计划生育的自觉性,大力宣传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生男生女一样好、女孩也是传后人,男女平等和计划生育丈夫有责等新型婚育观念,普及计划生育和生殖保健知识。

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生育等多方面、高层次的需求,进一步落实“三为主”,搞好“三结合”,实现“两个转变”。

使我乡的计划生育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花古乡地处洞口县城西部,是个典型的农业大乡,现有人口人,已婚育龄妇女人,由于地理位置的影响,城郊结合区经济发展速度不一,人们的婚育观念参差不齐。

到年代中后期,我乡的计划生育工作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这主要是一些群众对市场经济和计划生育二者之间产生了模糊认识,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计划生育已经过时;其次是“重男轻女”,“多子多福”的思想有所抬头;再次是“养儿继业”的思想有了较大的市场;还有一些外出务工的男女青年婚育观念飘浮,性观念“开放”,农村“未婚先育”现象时有发生。

这些新情况、新问题给我们农村的计划生育工作提出了一个严峻的课题和更高要求。

乡党委、政府充分认识到要想彻底改变观念,把计划生育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就必须把握正确的舆论宣传、教育导向,营造良好浓厚的婚育氛围,创立并发展新型的婚育文化。

为此,自年来,乡党委政府积极呼应上级号召,同进根据本乡计划生育工作实际,在全乡范围内开展了以“树婚育新风,造福育龄群众”为主题的“婚育新风进万家”系列宣传教育活动,活动以群众为着眼点和立足点,多途径多形式地将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和优质的服务送进千家万户,送进每一位群众的心坎里,几年来,“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充分显示出其盛的活力,在花古农村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群众的婚育观念,生活水平均有了较大的改变,“先立业、后成家”,“先生财、后生孩”,“生对女儿实在好,招个女婿照样可防老”的新型婚育观念,在花古这块土地上,尉然成风,其中涌现出的一些动人事迹被乡里的艺人们写进歌词里,编进戏曲、小品里,唱响在花古的每一个角落。

回顾几年的具体工作,我们主要特别注重在“新”字上做文章,在“进”字上下功夫,在“家”字上讲服务,在“实”字上求效果。

一、翻新宣教手段,媒体宣传与正面教育相结合,弘扬新风,让群众提高认识在宣传形式上,我们改过去的以标语口号、板报宣传为主为以面对面的“入脑”宣传为主,给群众一个明白。

一是送宣传资料到人。

每年的⒊月份为我乡的计划生育宣传月。

月份是春节刚过,许多育龄群众回家和亲人团聚后又准备外出务工的时间,月份是许多外出务工者护送孩子返乡读书的时候,我们每年抓住这些有利时间,发动全体乡、村计育干部下村入户宣传计划生育,免费发放各类宣传品,几年来共打印宣传资料万多份,如《已婚育龄妇女须知》、《致全乡育龄妇女的一封信》、《外出务工人员生殖健康监测须知》、《育龄妇女全程服务卡》,还把《计育条例》的部分章节摘印成小册子,让育龄妇女人手一册,并率先创办了《花古人口》专刊每月发行一期共份,全部免费赠送育龄群众。

该刊内容健康,可读性强、开设了《计育新闻》、《政策法规》、《优生优育》、《致富信息》、《农业科技》、《典型推介》、《新风掠影》、《计育写真》、《人口与计生》、《万家灯火》等栏目,自发行以来,深受群众的喜爱。

另外,我们在日常性工作中,如育龄妇女来办理外出合同、妇检、咨询、婚登记、都要及时把计生《条例》、《新婚须知》、《新妈妈必读》、《优生与优育》等资料免费赠送给广大群众;让每个育龄群众懂政策;懂优生优育;会计划生育,从而把遵守计划生育当成一项自觉行为。

二是送文艺节目到村,近年来,随着物质生活的逐步富足,每逢结婚、庆寿、生子、老人去世,都要请乐队、艺人前去热闹,现在全乡庆运而生的民间乐队已发展到个,从艺人员达多人,几乎每个集中的三五个村都有一个东队。

根据这一有利条件,负责宣传的干部提出了把民间乐队引导成计文艺宣传队的想法,得到了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

很快,就成立了一支乡计育文艺宣传队和个群众业余婚育新风宣传队。

队员以乡、村两级计专干和乐队队员以及协会的世人为主。

我们自己动手或请县文艺界人士把生活中有关计划生育方面的事情写成剧本,改编成《花古戏》。

编排了反映儿多母苦,独女也是传后人的戏曲小品《两邻居》,还有主张男到女家落户的花古红《上门女婿》、现代小品《盼儿》、快板《计划生育就是好》、表演唱《学习决定劲头高》等个计划生育节目。

如今每个乐队都有-个有关宣传计划生育政策、优生优育知识、少生快富典型等方面的节目。

他们平时活跃在乡、村、组,既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又把婚育新风带进了千家万户。

每年“七.一”或重大节日,我们都要在乡礼堂举办一台计育专题文艺演出,深受群众和县、乡领导的好评。

如今我们乡计育办的干部都有一手绝活,在日常性下村工作中我们把快板放在口袋里,把剧本放在身上,带上口琴等小乐器,工作到较集中的村落就说上几段,唱上两曲,不但有利于我们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同时也密切了干部关系。

去年,我们又组建了一支人的计划生育腰鼓宣传队,把计划生育政策、《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有关章节编成顺口留,过打腰鼓边演唱,深受群众喜爱。

元旦、春节期间和今年月份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周活动,我们出动了宣传大蓬车、游行队、腰鼓队、婚育新风文艺宣传小分队,到各村巡回表演,每到一处,都会吸引着村里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几天时间共表演了多场次,观看群众达万多人(次)。

如今,不但年轻人经常在讲,唱计划生育,就连七旬的老太太都会说几句这样的顺口溜:“计划生育就是好、人多地球受不了,少生孩子多养猪,小猪全身都是宝;协会理事为村民,致富要看唐前明,花古发展猪经济,理事前明走前头”。

三是送科普知识入“脑”。

近年来,我乡利用乡、村两级人口学校作为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的中心,每年扎扎实实地举办几期培训班,乡人口学校各种科教设备齐全,除上面配发的宣传盒带和录音带外,我们购置了许多有关优生优育、避孕节育、妇幼保健等内容的录相片和光盘,每季度的第一个月的号为人口学校讲课日,我乡规定,凡婚后领取一、二孩生育证的一律经人口学校培训,通过考试成绩在分以上才颁发培训合格证。

教员由计育办负责宣传、法规的专干和服务所的技术人员担任,有时还请来县计生站或人民医院的医生来授课。

另外我们还有一支流动科普宣教队,我乡个行政村,“三位一体”阵地建设都走入规范化,去年计生委和县主管计生工作副县长对个村进行检查验收,全部为合格,并对每村给予了元奖金。

我们把这些资金全部用在了人口学校设备的更新,并购买了许多学习资料。

各村合理安排好授课时间,组织人员参加,乡流动科普队的干部就搬来乡里的录相机、机和相关教材到各村巡回讲解,这种方法让群众容易理解和接受,也增添了课堂气氛。

有时我们还请来各村种植和养殖的能手为育龄群众和计生协会的会员讲解致富知识,传播种养技术,提供致富信息,使我们的人口党校成为集政策法规宣传、优生优育指导和村民致富信息交流等多功能为一体的人口学校,深受群众喜爱,上人口学校变成了人们的自觉行为。

为了更进一步贴爱群众,我们给乡、村计育专干每人发一个民情日记本,要求每个干部要切实掌握个育龄群众的计划生育、生产、生活情况,包括家里有几口人,人均收入多少,发展什么经济项目,家庭住址等,且规定每月要有二次上门了解和谈心记录,并解决向个实实在在的问题,年度以述职报告来评价工作成绩。

如我乡服务所长张夏莲人称“活电脑”,全乡多名育龄群众,她都能喊出名字,并能讲出他们的生育孩次和家庭情况。

曾被授予全国农村优秀计专干的正龙村计育专干米冬菊,被村民誉为“育龄群众的贴心人”,他除了农忙外,几乎每天都在走村串户和育龄群众在一起,连哪个家里的孩子生日她都记得一清二楚。

宣传服务到位了,群众关系融洽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婚育观念也就自然改变了。

几年来,有多对育龄夫妇愿意只要一个孩子,有对按规定持有二孩准生证的主动推迟生育时间,计划生育率达到%,有一半以上的村实现了无计划外生育村。

二、强化优质服务,健康保障与优生优育相结合赢取民心,让育龄群众满意在技术服务上,我们改过去的单纯地为可能出现意外怀孕的对象做节育手术为所有育龄人员提供生殖保健服务,保障育龄人员生殖健康。

送优质服务进万家,把温暖送到人,给群众一个满意。

乡计生所自年评定为甲级服务所以来,乡党委、政府非常重视服务所的硬件建设,在财政相当紧张的情况下,去年又不异投入,安置了专门的场地进行装修,更换了超、手术床、新添了上环、女扎等手术所需器械,两名妇检员也均安排到市、县的大医院进修、深造,并通过自学获得了大专文凭,为日后开展优质服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作为新世纪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发展方向,计划生育生殖保健优质服务工作显然是深受育龄群众拥戴的一项“德政工程”,这使这项“德政工程”真正为群众带来福利,去年我乡制定了优质服务“六登门”规定,并积极围绕育龄妇女的婚、孕、育、养、教等各个环节,开展“三优”全程服务。

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深受群众好评。

我们在继续抓好控制人口数量的同时,将计生工作的重点转移到加强优生、优育、优教的“三优”服务,提高人口质量。

一是加强孕前中的指导服务,抓优生。

我们主要利用乡服务所和村级计划生育指导室等网络给新婚和怀孕夫妇提供优生优育知识咨询和检查服务。

帮助选择最佳受孕期,合理安排营养膳食,我们在每年春节送发给每个育龄群众的《慰问信》,不但写明了乡服务所和各村指导室的人员名单,还注明了联系电话,并向群众承诺,如有求助,没有特殊情况我们将在半小时内赶到。

在育妇怀孕期间,还将免费上门为他们提供孕检、保健、胎教等服务,使广大育龄群众感受到计划生育的益处;二是加强围产期和婴幼儿发育期的指导服务,抓优育。

去年底,我乡制定了优质主登门”制度后,妇女生育孩子,我计育办干部和服务所的技术人员,都要带着《母婴卫生保健常识》、《育儿手册》、避孕药具和慰问品登门探望。

如今在花古有这样几句顺口溜:“婚育新风吹花古,优质服务惠万家,结婚怀肝登门贺,产后、术后登门探,一包白糖个蛋,群众心里乐哈哈”。

三是加强儿童学前教育指导,抓优教。

我乡靠近县城,由于经哜比较活跃,交通也发达,广大群众的素质也普遍较高,许多人都希望给孩子提供一个比较好的学习环境。

因此,乡党委、政府在抓好本学区师资力量和学校生活环境的同时,动员社会举办不同层次的适应儿童学习和开发智力的幼儿园、学前班,从小培养孩子的业余爱好,如今县城有多所幼儿园在我乡各村接受了近名幼儿并用专车接送,每年暑期县城举办的各种业余学习班,如音乐、舞蹈、书法等,花古的学生都占有一定的比例,为今后的成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