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1年“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总结

2011年“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总结

2011年“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总结由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局牵头,市委宣传部等十二部门联合发文的《关于“十二五”期间(2011年—2015年)全面推进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的意见》已下发,该文件就全市党政机关和社会各界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全面提升家庭发展能力,提出了可操作性强的方案,现就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系统内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做一总结。

(一)加强领导,认识到位,部门配合把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各区、各街道办事处、认真落实党政领导责任制,形成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计生人员、社区干部和相关部门配合抓的工作局面。

各区、各办事处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成立此项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出开展活动的方案,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对辖区各单位及相关部门年终目标考核。

做到计划生育宣传服务进居入户,广传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促进我市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发展和幸福文明家庭建设。

(二)认真落实,扎实推进,确保“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顺利开展。

1、各区、各街道办事处认真组织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计生宣传活动,丰富群众生活,扩大宣传面。

2、配合辖区单位,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不定期研究工作。

3、加强指导,推动工作,及时总结推广经验。

4、与时俱进,创新思路。

探索领导重视、部门协调,内容拓展、载体新颖、社会参与机制。

确保“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顺利开展。

(三)以政策为导向,以服务为支撑,实行“四个结合”1、“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与计划生育奖励扶助相结合。

各区、各街道办事处抓好“吉祥草原惠民计生行动”、“一杯奶”生育关怀行动、计划生育公益金、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等计生惠民政策的落实和宣传。

通过贯彻有利于计划生育、有利于女孩及其家庭的社会经济政策和社会保障制度,以利益导向机制为杠杆转变群众婚育观念,弘扬婚育新风。

2、“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与优质服务相结合市区两级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站)成立集婚检、婚姻登记、孕前优生检测为一体的市优生两免服务中心,成立市优生优育优教工作指导中心,促进家庭幸福、社会进步;市区两级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站)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以“服务内容人性化、服务质量专业化,服务方式亲情化,服务对象普及化”的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将服务贯穿于育龄妇女的生产、生活和生育全过程,将计生国策宣传和生殖健康知识宣传有机结合在计划生育优质服务中。

不断满足育龄群众生殖健康需求,提升育龄群众生命健康质量和家庭幸福指数。

3、“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和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模式创新紧密结合。

各区、各街道办事处结合我市流动人口忙于生计早出晚归的生产生活习惯,开展“进社区、进家庭、进市场”三进宣传,重点对莆田籍流动人口进行婚育新风宣传,依托莆田籍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会和莆田商会,面向福建莆田籍流动人口、商厦经营者商户、来往全国各地客人开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

推广流动人口“四化”服务,即“信息网格化”、“岗位职责化”、“服务家庭化”、“维权均等化”,以服务促管理,以管理强服务。

围绕流动人口家庭做文章,开展政策法规、生殖健康、社会道德、依法维权、“一对一上门”宣传服务活动,为各区、各办事处所树立的不同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模式服务。

在加强计生宣传阵地建设的同时,在现有的社区“一站式”服务大厅、社区活动室内充实婚育文化内容,拓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阵地。

4、“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和满洲里市口岸城市特色结合。

结合口岸城市特色,面向对俄贸易商人和俄蒙等国外籍人口开展独具特色的宣传服务活动。

依托各大对俄贸易商场计划生育协会面向对俄贸易商人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利用商场内的宣传媒介开展计生国策、优生优育、生殖健康宣传。

将计生服务请到商场,为对俄贸易商人进行健康查体、生殖健康咨询服务。

关注外籍人生殖健康,通过大型电子屏,宣传图板,宣传小折页,宣传小手册等方式向宾馆、口岸和检疫检验机构的出入境外籍人群进行预防预防性病和艾滋病宣传。

在满市对俄贸易商场、外籍人居住集中的高层公寓专设中俄蒙三种语言的预防性病、艾滋病宣传栏和展板。

(四)宣传开路、新风入户加大计划生育宣传进居入户力度,开展“亲情计生万家行”活动。

组织印制一些具有科学性、知识性、实用性、针对性、吸引性的计生宣传品,发放到千家万户。

在宣传方式上,由原来的计生知识集中性宣传创新为广覆盖的、面对面的宣传。

不断提高宣传品的科技含量和文化品位,开发计生手提包、宣传袋、围裙、纸杯、面巾纸等形式多样的宣传品,在入户宣传品的形式和数量上实现突破和创新。

各区、各办事处要结合自身实际开发独具特色的计生宣传品,丰富宣传品的种类,力求做到形式新、内容精、品种丰富,确保宣传品入户率达到95%以上。

深入基层深入家庭,面向不同家庭不同人群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婚育新风进万家座谈会。

通过“婆媳座谈会”、“丈夫座谈会”、“农民工座谈会”等形式与育龄群众坐下来,促膝谈心,征求群众对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意见。

同时,继续办好12356行风热线广泛接受群众来电来访,解答群众疑问,关注群众需求。

在组织好行风政风网络投票之外,认真组织好“请农民兄弟评计生”和“请流动人口评计生”等活动,虚心征求基层群众的意见、建议。

(五)关注生命健康,促进家庭幸福1、根据不同人群不同家庭的不同情况和特点,采取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生殖健康和生命健康科学知识的普及工作。

各区、各街道办事处、市区两级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站)联合教育、卫生、民政等相关部门共同做好六个服务,一是联合幼儿教育机构开展0-3岁早期教育“育苗”服务,优育,优教,有效开发婴幼儿潜能。

二是联合教育部门在中学开展青少年“向导”服务,进行生理卫生和性生理、性心理教育,引导他们正确认识青春期身体发生的变化,帮助他们了解和掌握性知识,让青春不再迷惘。

三是联合卫生部门对育龄夫妇开展“随访”服务,进行优孕优生指导,提供胎儿检测、孕期预测,消除准爸爸、准妈妈的恐惧心理,为他们当好爸爸、好妈妈做好充分的准备;四是对节育期夫妇开展“伴侣”服务,帮助他们选择一种安全可靠的节育措施;五是对更年期妇女开展“快乐”服务,积极开展有利于更年期保健的文体活动,为更年期妇女提供调节药物。

六是联合民政部门对老年人开展“呵护”服务,运用社区日托式养老和家居式养老模式,给予老年人娱乐,休息,餐饮,心理疏导一条龙的服务照料。

2、健全服务网络,提高服务水平,确保优质服务先进市创建。

一是完善市、区两级计生服务中心(站)内部各项设施。

积极拓展服务功能,通过计卫联合等方式,盘活现有的硬件资源。

依托医疗资源和技术优势,开辟计生家庭服务室、青少年咨询室等为群众提供服务。

二是开展避孕节育服务。

两级计生服务中心(站)通过多种形式,对技术服务人员和育龄群众开展计划生育法律法规、避孕节育和生殖健康知识教育。

针对育龄群众的实际情况提供规范的、个性化的咨询服务,指导育龄群众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避孕方法,进行定期随访,了解避孕方法的使用效果。

三是进行出生缺陷干预。

宣传普及优生知识。

举办婚前、孕前培训班,倡导婚前医学检查,向育龄夫妇传授优生知识,提高对预防高发、易发出生缺陷发生重要性的认识。

每对新婚夫妇及待孕夫妇手中应当有一本优生宣传手册。

以计生服务机构为依托,设立优生咨询门诊,配置咨询电话和咨询信箱,根据育龄群众不同阶段的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优生咨询,指导其选择合适的结婚年龄、生育年龄。

在广泛宣传的基础上,坚持自愿原则,引导育龄妇女孕期定时定量增补叶酸、服用营养素等制剂,预防神经管缺陷等疾病的发生。

四是提供生殖保健服务。

通过印发宣传品、举办知识讲座或培训班、面对面咨询等方式,向育龄妇女宣传普及生殖健康知识。

实施技术干预,结合环情、孕情检查,开展常见的严重影响育龄妇女健康的生殖道感染疾病的检查和检测。

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鼓励男性共同参与计划生育/生殖健康计划,关心和保护自身的生殖健康。

设立男性门诊,加强男性技术服务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为男性提供生殖健康服务的能力和质量。

参与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

依托计生服务机构和办事处、社区人口学校,在育龄群众中普及艾滋病预防控制知识。

(六)积极开展宣传活动,奏响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主旋律1、加强社会宣传充分利用“5.29”计生协会活动日、“7.11”世界人口日、“10.28”男性健康日、“三下乡”活动和节假日进行宣传。

有效把握重大节日(或纪念日)宣传契机,走上街头,深入群众,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计生宣传活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中转变观念。

利用人口文化文艺活动、人口文化周、咨询服务台、宣传车、标语、展板、散发宣传资料、慰问扶助等形式多样的人口计生宣传活动,推进知识普及,增加群众的知晓率,提高和改善群众对计生工作的满意程度。

每个街道办事处成立一支“人口计生文艺宣传队”,吸纳辖区内热爱人口计生事业的文艺爱好者、民间艺人投身到人口计生国策宣传中来。

建立完善基层计生宣传网络,将计生干部、居委会主任、热心支持计生工作的干部群众等聘请为“婚育新风宣传员”,借助宣传员将婚育新风、计生知识普及到每个家庭。

在实施过程中组织宣传员定期和不定期学习,交流宣传经验,使新型的生育文化逐步形成。

2、办好人口学校,搞好人口文化教育各街道办事处利用人口学校组织科学、文明、进步生育观念知识讲座,生殖健康知识、避孕节育知识讲座。

人口学校、各级远程教育中心依托网络优势面对面地向广大育龄群众开展宣传教育,教学场所软硬件齐全,有教材、有师资、有教案、有试卷。

党校开设人口和计划生育理论课程。

通过人口理论、人口形态教学、增强人口国策意识和人口意识。

在此基础上,继续把“以人为本、按需施教、方便群众、优质服务”作为人口学校的宗旨,进一步完善人口学校的教学设施,充分发挥人口学校在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中的主阵地作用。

3、扎实推进“关爱女孩行动”。

深入家庭通过多形式、全方位、立体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初步形成全社会关爱女孩的舆论氛围。

结合兑现各种计划生育优惠政策的有利时机开展宣传活动,让群众切身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感受到党和政府时时刻刻对计划生育家庭的关注和爱护。

一是加大宣传教育工作力度,营造浓厚的舆论宣传氛围。

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广泛宣传出生人口性别比和开展关爱女孩行动的重要意义。

要重点宣传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宣传法律法规中有关男女平等,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等方面的条文,宣传女孩成才及女性成功的模范人物等。

在宣传过程中,要善于用身边的事,身边的人教育群众,用典型的事例宣传教育群众。

同时,要结合宣传的内容和群众的喜好,制作一批关爱女孩的宣传标语、宣传画、公益广告、宣传栏等,做到内容温馨、贴近群众、有感染力;画面美观、生动感人,有吸引力。

要通过广泛深入宣传,帮助群众摈弃陈规陋习,树立新型生育观念,在全社会形成关爱女孩的浓厚氛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