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效液相色谱确认方案

高效液相色谱确认方案

高效液相色谱仪(岛津LC-2010AHT)确认方案(方案编号:zl-08-2013)目录1. 确认方案审批表2.概述3.确认目的4.确认范围5.人员职责6.相关文件7.仪器、仪表校验8.确认计划与进度9. 确认步骤9.1运行确认(OQ)9.2性能确认(PQ)10.偏差处理记录11. 确认结果评定与结论12.再确认项目及检查周期13.确认人员培训14.附件1.确认方案审批2.概述2.1设备基本信息●设备名称:高效液相色谱仪●设备型号:LC-2010AHT●国别:日本●厂名:岛津2.2设备系统描述设备结构:LC-2010AHT是主要由4液低压梯度、自动进样器、柱温箱、UV检测部组成的一体型高效液相色谱仪,外接RID-10A型示差检测器、打印机和稳压电源,各部分的操作均可由工作站或液晶控制面板控制。

●工作原理:LC-2010AHT检测步骤主要包括流路清洗、色谱柱平衡及检测器平衡、样品处理、自动进样程序设定、自动进样、后处理及数据处理等,LC-2010AHT根据不同色谱柱对样品在色谱柱内的保留时间不同,用流动相将样品通过色谱柱洗脱,再通过适合的检测器对洗脱的样品成份进行分析。

●设备用途:低分子量肝素钙及立迈青、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及睿保特、干扰素原液、肝素钠和部分原辅料等相关项目的定性、定量分析检验。

2.3设备技术参数2.3.1输液泵方式设定输液泵参数时,请参照以下参数表:[ISO.方式]:[GRAD.方式]2.3.2柱温箱和外围设备设定柱温箱和外围设备的参数时,请参照以下的一览表:2.3.3 UV-VIS检测器设定UV-VIS检测器的参数时,请参照以下的一览表:3.确认目的为确认LC-2010AHT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数据准确可靠,性能稳定,特制订本确认方案,对LC-2010AHT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确认。

4.确认范围本方案适用于LC-2010AHT高效液相色谱仪的运行和性能确认。

5.人员职责6.相关文件《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液相色谱仪(JJG705-2002)》《高效液相色谱法标准操作规程》《高效液相色谱仪使用维护规程》《高效液相色谱柱使用维护规程》《注射用低分子量肝素钙标准操作规程》《岛津LC-2010AHT高效液相色谱仪操作说明书》《文件检查记录》见附件一7. 仪器、仪表校验验证前对验证过程中涉及到的仪器仪表等检验仪器进行确认,保证其在有效期内。

《仪器、仪表校验》见附件二8. 确认计划与进度运行确认(OQ):从 2013 年 02月 01日到2013年02 月28日性能确认(PQ):从 2013 年 04月 01日到2013 年04 月30日9. 确认步骤9.1运行确认:9.1.1 准备:●用0.22μm滤膜滤过纯化水500ml。

●将管路滤头都放在已过滤的纯化水中,查看废液收集瓶有是否有足够容量。

●查看电源是否通电。

●仪器网络、管路是否联接好。

9.1.2 开机确认:●自检:打开HPLC电源开关,仪器进入自检程序,自检通过标明仪器的各部件正常。

●紫外检测器与工作站联接:打开计算机,当仪器自检通过后,打开LCsolution工作站,打开紫外通道,仪器会发出一声“滴”响声,工作站界面显示绿色Ready字样,表明工作站与主机联接正常。

●示差检测器与工作站联接:打开示差检测器及连接器,打开工作站示差通道,工作站界面显示绿色Ready字样时,表明示差检测器与工作站联接正常。

●打印机与工作站联接:打开工作站中任意一份数据,添加到报告模板中,点击打印,查看打印机是否能正常打印数据报告。

●紫外工作站对仪器的控制:点击排气、清洗程序按钮,查看仪器是否能按照设定程序进行排气、清洗管路;点击柱温箱控制按钮,查看柱温箱温度显示是否能正常升温;点击泵控制按钮,查看泵是否能正常开启;点击基线归零按钮,查看基线是否能归零。

●示差工作站对示差检测器的控制:点击检测池冲洗按钮【RID(检测器A)R.流速开/关】,查看示差检测器上冲洗灯(R flow)是否亮起;点击检测器平衡按钮【平衡RID(检测器A)】,查看工作站中基线是否出现平衡峰;点击检测器归零按钮【检测器A零点】,查看工作站中基线是否能归零。

9.1.3 Auto Validation9.1.3.1 确认项目:●波长准确性检查● D2灯能量检查●输液稳定性的检查●调温精确度的检查●吸光度的准确度的检查● UV-VIS检测器基线漂移的检查● UV-VIS检测器基线噪声的检查●压力极限的检查9.1.3.2仪器与设备:9.1.3.3 测试条件:流动相:已过滤的纯化水检测器:紫外检测器,波长为250nm柱温:35℃流速:1.0ml/min9.1.5.4测试方法和步骤:●将A、B、C、D流路放入纯化水中。

●装入阻尼管。

●选择输液方式(梯度洗脱),设定流动相流速、紫外检查波长、柱温。

●色谱柱、检测器平衡。

●按液晶控制面板上VP键,显示VP/TOP界面。

在VP/TOP界面上按F3[VALID]键,选择第3项,按Enter键,显示Auto Validation 界面。

●按F1[START]键,Auto Validation开始,流路B开始清洗。

●等待清洗结束,切换至下一界面,依次开始波长准确度检查、D2灯能量检查、输液稳定性的检查、调温精确度的检查、吸光度的准确度的检查、UV-VIS检测器基线漂移和噪声的检查、压力极限的检查。

●结果检查:检查结束,输入界面右显示的各检查项目的编号(数字键),可显示检查结果。

《实验所需试药及试液制备记录》见附件三《Auto Validation记录》见附件四《高效液相色谱仪运行确认记录》见附件五运行确认合格之后要填写《阶段运行确认表》见附件六9.2性能确认:考察仪器运行的可靠性、主要运行参数的稳定性和结果的重现性。

9.2.1 流量准确度:9.2.1.1仪器与设备:秒表、阻尼管。

9.2.1.2 测试条件:流动相:已过滤的纯化水柱温:35℃9.2.1.3测试方法和步骤:分别设定流速为0.2ml/min,0.5ml/min,1.0ml/min等值进行校验,这些流速覆盖了实验室使用的流速范围。

待流速稳定后,在流动相流出口处分别用已称定重量的称量瓶准确收集流动相,用秒表计时10分钟,不同流速各测量3次,称量完成后用天平称定称量瓶和水的总重,计算得出流速是否准确。

9.2.1.4合格标准:《流量准确度确认记录》见附件七9.2.2 进样量准确度:9.2.2.1仪器与设备:1.5ml试样瓶(HPLC专用)、天平、1000μl移液器。

9.2.1.2 测试方法:使用装入试样(已过滤纯化水)的1.5ml试样瓶,测定进样量为50μl的10次注入动作的注入前和注入后的重量,由重量差计算进样量准确度。

9.2.1.3测试步骤:●在工作站上设定运行方法的运行时间为3分钟。

●用移液器移取1000μl已过滤纯化水,加入到1.5ml试样瓶中,用天平精密称定。

●将试样瓶置于样品架1(左侧)的1号位置上。

●按液晶控制面板上VP键,显示VP/TOP界面;在VP/TOP界面上按F3[VALID]键,选择第2项,按Enter键,显示Performance Cheek 界面,输入数字10,按Enter键,显示Injection Vol 界面。

●输入称定的试样瓶+1ml水的重量数值,按Enter键;按F2[EXIT],开始注入,切换至下一画面。

●等待注入完毕,取出试样瓶,用天平精密称定剩余重量。

●输入剩余重量数值;按F2[EXIT],计算进样量准确度,显示是否合格的判定。

9.2.1.4合格标准:±2%以下。

《进样量准确度确认记录》见附件八9.2.3 温度准确度:9.2.3.1仪器与设备:温度计、秒表。

9.2.3.2测试方法和步骤:将一经过校验的温度计放入柱温箱(水银头紧密接触加热块),分别设定柱温箱温度为30℃,35℃,40℃等值进行校验,这些温度覆盖了实验室使用的柱温范围。

待测温仪指示温度稳定后,记录温度显示值,每隔10分钟测一次,每个温控点测定1小时,求出平均值。

设定值与平均值之差为设定值误差△T,6次测量值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为控温稳定性误差Tc。

9.2.3.3合格标准:《温度准确度确认记录》见附件九9.2.4 紫外检测器的基线漂移与噪声9.2.4.1仪器与设备:阻尼管。

9.2.4.2测试条件:流动相:已过滤的纯化水检测器:紫外检测器,波长为250nm柱温:35℃流速:1.0ml/min9.2.4.3 测试方法:在基线稳定后测定30分钟的基线漂移和5分钟的基线噪声。

9.2.4.4 测试步骤:●将阻尼管安装好,将流动相装入。

●按液晶控制面板上VP键,显示VP/TOP界面。

在VP/TOP界面上按F3[VALID]键,选择第2项,按Enter键,显示Performance Cheek 界面。

●输入数字9,按Enter键,显示Drift/Noise界面。

●按F2[EXIT],在流量1ml/min,温度40℃,波长250nm上调温开始,切换至下一画面。

●等待基线达到稳定状态(约1小时),基线稳定时,切换至下一画面。

●开始自动测定漂移,测定30分钟的基线漂移后,切换至下一画面。

●按F2[EXIT]时,漂移测定消除,开始噪声测定。

●测定5分钟的基线噪声后,切换至下一画面。

●按F2[EXIT]时,噪声测定消除,显示漂移/噪声的测定结果是否合格的判定。

●按F4[SAVE]记录测试结果。

9.2.4.4合格标准:《紫外检测器的基线漂移与噪声确认记录》见附件十9.2.5 示差折光检测器的基线漂移与噪声9.2.5.1仪器与设备:阻尼管。

9.2.5.2测试条件:流动相:已过滤的纯化水检测器:示差折光检测器柱温:35℃流速:1.0ml/min9.2.5.3 测试方法:在基线稳定后测定30分钟的基线漂移和5分钟的基线噪声。

9.2.5.4测试步骤:●将阻尼管安装好,将流动相装入,开启泵,缓慢增加流动相流速至1.0ml/min。

●待系统平衡后,调整基线在图谱的中部位置,记录基线30分钟。

以图谱显示的刻度值或灵敏度与积分仪的匹配关系,计算基线噪声和漂移值。

●基线噪声为峰-峰噪声,选择最大的噪声做为基线噪声。

计算方法:基线噪声=图谱单位距离对应的RIU×噪声峰-峰间的垂直距离。

漂移值为30分钟内噪声的最高值和最低值之间垂直距离L对应的RIU。

计算方法:漂移值=图谱单位距离对应的RIU×L/0.5h。

9.2.5.5合格标准:《示差折光检测器的基线漂移与噪声确认记录》见附件十一9.2.6 梯度浓度准确度:9.2.6.1测试条件:流动相:已过滤的纯化水柱温:35℃流速:1.0ml/min9.2.6.2 测试方法:因日常检测仅用二泵,另两泵用于清洗,因此仅检验二泵的流量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