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
2
4
2
1
1
x y
教学反思模板
学科数学年级八年级教学形式合作探究教师闫晓亮单位陕西西安市户县电厂中学
课题名称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教学反思
一、设计理念
本节课的重点是要学生了解正比例函数的确定需要一个条件,一次函数的确定需要两个条件,能由条件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一些简单的一次函数表达式,并能解决有关现实问题.本节课设计注重发展了学生的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及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应用意识的培养,为后继学习打下基础.
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策略
探究的过程由浅入深,并利用了丰富的实际情景,既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让学生深切体会到一次函数就在我们身边,应用非常广泛.教学中注意到利用问题串的形式,层层递进,逐步让学生掌握求一次函数表达式的一般方法.教学中还注意到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获.
三、分层教学
根据本班学生及教学情况可在教学过程中选择下述内容进行补充或拓展,也可留作课后作业.
基础训练:
1.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如图所示,看图填空:
(1)当x=0时,y=____________,当x=____________时,y=0;
(2)k=__________,b=____________;
(3)当x=5时,y=__________,当y=30时,x=___________.
2.油箱中存油20升,油从油箱中均匀流出,流速为0.2升/分钟,则油箱中剩余油量 Q(升)与流出时间t(分钟)的函数关系是().
A.t
Q2.0
= B.t
Q2.0
20-
= C.Q
t2.0
= D.Q
t2.0
20-
=
提高训练:
3.某地长途汽车客运公司规定旅客可随身携带一定质量的行李,如果超过规定,
则需要购买行李票,行李票费用y 元是行李质量x (千克)的一次函数,其图象如下图所示.
(1)写出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旅客最多可免费携带多少千克行李?
知识拓展:
4.已知直线b kx y +=经过点(0,25)且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4
25,求该直线的表达式.
5.如图,某气象中心观测一场沙尘暴从开始到结束的全过程.开始时风速平均每小时增加2km/h ,4h 后,沙尘暴经过开阔的荒漠地,风速变为平均每小时增加4km/h .一段时间,风速保持不变.当沙尘暴遇到绿色植被区时,其风速平均每小时减少1km/h ,最终停止.结合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 在y 轴括号内填入相应的数值;
(2) 沙尘暴从发生到结束,共经过多少小时?
(3) 求出当h x 25≥,风速y(km/h)与时间x (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意图:教学设计都是针对特定的学生群体,有一定的针对性.例如从整节课
的设计来看,可能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关注不够.因此这里提供一些分层训练,以供针对各种情况调整教学加以选择.既可课内完成也可课外作业.
效果:利用分层能更加全面的照顾到各种层次的学生,也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另外题目见得多方法的积累也更全面和完善,不同的题目还有着不同的教学效果,教师应根据学生出现的情况适时地进行教学调整.我教学时选择了知识拓展的第4题,结果学生在做此题时出现以下情况:1、不知画图分析;2、不明确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是哪一个;
3、在把线段长转化为点的坐标时出错;
4、出现最多的问题是漏解,只考虑一种情况.根据教学情况来看此题可让学生先独立思考,故意让学生出现以上错误,再进行纠错教学效果更好.在学生已掌握一次函数表达式的求法之后设置这个题目,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能力,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通过此题的分析有两种情况教育学生考虑分析问题要严谨.
评议摘录
(可以是同行评议,也可以是校长、教研组长、区域协作组长的评议):
单位:姓名: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