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筱溪水电站重力坝坝基锚筋桩加固研究

筱溪水电站重力坝坝基锚筋桩加固研究

我国也有一些混凝土大坝基础埋设有岩石锚
收稿H期:2009.06.18 基金项目:“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8BAB29801)助。 第~作者简介:陈胜宏,男,1957年生,教授,主要从事水工结构和岩土工程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E-mail:chensh@whu.edu.吼
万方数据
岩土力 学
为在重力坝抗滑稳定的极限平衡法中反映锚 杆的作用,需恰当评估坝体混凝土与坝基接触面的 锚筋桩等效抗剪强度Cb。
记r为图2所示直剪试验中施加的最大剪力, 瓦为未加锚节理岩体的抗剪强度,只为锚杆的最大 拉力。用瓦来表示由锚杆而产生的那部分抗剪强度 值(TO=T一瓦)。在剪切位移达到一定的情况下, 加锚节理岩体达到最大荷载瓦。当位移继续增加, 荷载反而减小,最终发生脆性破坏。根据瑞士联邦 理工学院的试验【111,To的表达式为
第31卷第4期 2010年4月
文章稿号l 1000--7598(2010)04—1151一06




Rock and Soil Mechanics
Vbl3l No.4 Apr.2010
筱溪水电站重力坝坝基锚筋桩加固研究
陈胜宏1,汪卫明1,杨志明2
(1.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2;2.湖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总院,长沙410007)
recommended reliability of the rock bolt reinforcement for the dam foundation is verified by the field test.The calculations using the
methods are conducted;based on which the bolting parameters such as the dip angle,the length,and the spacing,are designed.111e construction work process is arranged carefully too.111e reinforcement has been completed successfully:and the whole project started the normal operation in the January of2008. Key words:dam foundation;stability;bolt
工艺方面也作了精心安排。该工程已顺利实施,并于2008年1月开始正常运行。
关键词:坝基;稳定;锚杆
中图分类号t Tu 45
文献标识码:A
Rock bolt reinforcement for gravity dam foundation of Xiaoxi hydropower proj ect
·CHEN Sheng.hon91,WANG Wei.mingl,YANG Zhi.ruin92
1引言
岩石锚杆于1911年在美国首次用于支护矿山 巷道,在20世纪60年代由于新奥法的产生而获得 更广泛的应用和研究。。目前,岩石锚杆是世界各国 边坡和隧洞支护的主要形式。
岩石锚杆也可作为重要的抗滑稳定措施用于 混凝土大坝不良基础的处理。尤其是当施工开始后, 若基坑开挖发现实际地质条件比勘探预测的要差, 而扩大断面、深挖、固结灌浆等措旋的作用有限时, 岩石锚杆处理方案的优越性就比较显著。意大利的 Tirso坝是一个典型实例川。该坝高1 00 m,坝基岩
坝基面抗滑稳定安全系数计算公式如下:
晚=塑等型
(1)
式中:以为按抗剪断强度计算的抗滑稳定安全系 数;∑肜为作用于坝体上全部荷载对滑动平面的法 向分值(kN);∑P为作用于坝体上全部荷载对滑 平面的切向分值(kN);A为计算坝段的坝基面底 面积(m2);厂’为坝基混凝土与岩石接触面的抗剪 断摩擦系数;c7为坝体混凝土与坝基接触面的抗剪 断凝聚力(kPa);cb为坝体混凝土与坝基接触面的 锚筋桩等效抗剪强度(kPa)。
土/岩石接触面)产生局部化应力的流变模型进行计 算陋1 31。
图3所示的流变模型隐含以下4条基本原则: (1)应变叠加原则,加锚节理岩体的应变增量 等于加锚岩块与各组加锚节理的应变增量之和。 (2)应力分担原则,加锚岩块中,应力增量由 岩块和锚杆共同承担;加锚节理中,应力增量由节 理和锚杆共同承担。 (3)应力一致原则,加锚节理岩体与加锚岩块 及各组加锚节理的应力增量一致。 (4)应变一致原则,加锚岩块中,锚杆的应变 与岩块的应变一致;加锚节理中,锚杆的应变与节 理的应变一致。 推导本构关系时,可根据不同的岩石类型在以 上流变模型中引入不同的关于节理裂隙变形和破坏 机制。比如:若考虑岩体中小尺度非贯通的节理裂 隙,可用损伤力学模型;若主要关注大尺度节理面 或大坝结构的结触面,则可用一般Goodman模型14J 描述其拉剪和压剪变形破坏。
万方数据
第4期
陈胜宏等:筱溪水电站重力坝坝基的锚筋桩加固研究
ro 2吧:5+0.011妒sin2(a+f)】 (2)
D∥4(o.85+0.45tanO)
式中:嚷为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i和矽为裂隙或 潜在滑裂面的剪胀角和摩擦角;口为锚杆的倾 角。
若锚杆的控制面积为么7,则式(1)中锚杆对 凝聚力的贡献为:
l荷载
最末组锚杆 最末组接触面
1一块体:2--钢盒;3--锚杆;4一砂浆:5一剪切面:6一铅直千斤顶; 7一无摩擦上支承;8一导向环;9--水平千斤项;10一剪力传感器; 11一剪切位移传感器:12一法向力传感器:13--铅直位移传感器
图2直剪试验装置【¨I
Fig.2 Configuration of direct shear testlllI
Zi R_VCI"

FI



.I
图l筱溪水电站工程枢纽布置 Fig.1 Layout of Xiaoxi Hydropower Project
坝址区地质构造复杂,共有11条断层通过枢纽 主体建筑物基础,其中顺河向区域性的筱溪一大乘 山压扭性断层(F1)纵切坝基河床中部。F1断层倾 向左岸,倾角67。~78。,破碎带宽达100m左右, 加上次生断层的作用,破碎及影响带宽达180 m, 而坝址河床宽仅210 m,主厂房的4个机组段和8 个溢流坝段几乎均落入断层及断层破碎带内。F1断 层破碎带力学强度极不均一,承载力和变形模量很 低。采用加大坝基面宽度、帷幕线上移、加强下游 排水、将坝基面开挖成倾向上游的逆坡面、利用下 游消力池、导墙等结构、固结灌浆等措施后,仍不 能完全解决抗滑稳定安全问题。最后,采用岩石锚 杆形成锚筋桩加固地基方案,使得工程得以顺利实 施,并于2008年1月开始正常运行。考虑到国内使 用岩石锚杆作为加固坝基主要手段的工程实践不 多,本文结合筱溪重力坝坝基的加固设计和研究, 对坝基的锚筋桩锚固分析方法进行介绍,希望今后 在西部水电工程建设中遇到类似问题时可供借鉴。
摘要:介绍了岩体锚杆的加固机制,推荐了相应的极限平衡法和有限元法,并将其应用于筱溪重力坝坝基的锚筋桩锚同研
究。该坝坝基受顺河向区域性断层影响,河床中部破碎带及影响带宽达180 m。为解决坝基稳定问题,布置了系统的锚筋桩。
通过现场试验,证实了坝基锚筋桩锚圊的可靠性。通过分析计算,对锚筋桩的倾角、长度、间距等参数进行了设计。在施工
c6=To/A7
(3)
根据Owcn和Hinton等人的研型15J,若流动参
数y可由室内外试验确定,则可利用弹黏塑性计算 推求应力.应变随时间变化的实际过程,并求出最终 的稳态应力.应变;当流动参数无法确定时,可取 y=l,由此计算的应力.应变过程为虚拟过程,但 最终求得的稳态应力.应变与弹塑性解一致。另据朱 伯芳【16】的研究,用弹塑性增量理论计算时,结构的 荷载.位移曲线变化平缓,相应于失稳的一段曲线对 荷载增量灵敏度不高,不易准确求出安全系数。而 采用弹黏塑性势理论计算可避免这个缺点。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010年
杆,但这些锚杆在设计上往往作为混凝土大坝基础 抗滑稳定的安全裕度考虑,在施工上则往往重复利 用基岩灌浆孔,对锚杆倾角等参数方面的设计不太 考究。最近,湖南筱溪水电站工程实现了真正意义 上的使用岩石锚杆作为坝基抗滑稳定主要措施的工 程实践。
筱溪水电站位于资水干流中游湖南省邵阳市 新邵县筱溪乡龙口溪峡谷出口段,正常蓄水位 198.0 m,总库容1.4l亿立方米,电站装机135 MW, 坝型为混凝土重力坝。右岸布置河床式厂房,长 69.5m。左侧及中部河床布置8孔14m×11.5m(宽 ×高)溢流坝,堰顶高程186.5 m;左岸布置51 111 长重力接头坝,在紧靠溢流坝的一个接头坝段布置 垂直升船机。
体为云母片岩、片麻岩和花岗岩。开挖到设计建基 面后,发现岩体风化严重,完整性很差。经研究, 决定再下挖5 m,并在基坑允许条件下扩大断面。 但是下挖完成后,岩体完整性仍然很差,整体稳定 性不足(小于2),局部点安全度小于1.5的部位从 坝趾向上游延伸范围很大且较深。最后决定采用全 坝基(20 000 m2)锚筋桩加固的方案。锚杆倾角考 虑了主应力分布和潜在破坏面因素,交错布置,分 别为10。和25。。锚杆长度也交错布置,分别为6m 和18 m,局部24 m。该工程已经完工,目前运行 正常。
最末组锚杆 最末组接触面
f 1:=j=载
最末组锚杆 最末组接触砸
Fig.3
圈3加锚节理岩体的流变模型It2-131 Rheological model for jointed rock mass reinforced
by bolt 112-131
2.2有限单元法计算 采用一种能够考虑锚杆在节理裂隙面(或混凝
n,State Key Laboratory of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 Science,Wuhaa University,Wuhan 430072,China; 2.Hunan Provmcial Hydropower Design Institute,Changsha 410007,China)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