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总复习课件(共65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总复习课件(共65张PPT)
商业繁荣: 长安
盛
开明的民族政策(唐太宗 “天可汗”)
唐
民族交往 文成公主入藏嫁给松赞干布(唐太宗)
气
金城公主入藏嫁给尺带朱丹(唐中宗)
象
社会风气 社会风气开放,社会充满活力,人们积极向上
文学艺术 诗歌:李白(诗仙)、杜甫(诗圣)、白居易 书法:颜真卿和欧阳询
绘画:阎立本和吴道子(画圣)
科举制度 【课标】了解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 1.诞生:隋__文__帝___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隋__炀__帝___时正式设置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 2.完善:_唐__朝__科举制逐步完善。 (1)考试科目:以_进__士___、 明__经___两科最重要。
11世纪前期 12世纪初期
1127年
建立者 赵匡胤 阿保机
元昊 阿骨打 赵构
都城 东京
上京 兴庆 会宁 临安
一、政权并立的时代
澶 渊 之 盟
澶 州用 大兵 战
金
1125年灭辽
灭
1127年灭北宋
辽
和
北宋灭亡
北
(靖康之变)
宋
南宋建立
填一填
一、政权并立的时代
2.某同学选用下面两幅地图进行研究性学习。据地图内容判断,该 同学确立的研究主题应是( )
军事上:发兵击败东、西突 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
外交政策:开放 玄奘西游天竺
女皇武则天 【
评价武则天的统治
1.武则天统治时期,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大力发
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 格选拔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继续推行贞观以来 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发展生产。 2.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在位期间虽 有弊政,但是瑕不掩瑜,作用是主要的,她是一位 有作为的女皇帝。
【闪记】·元朝历史“三个一”
一位人物
忽必烈建立元朝
一项制度 一个民族
行政制度巩固统治 新的民族-回族
【点拨】元朝的历史贡献 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性统一政权; 创立了行省制度,省级行政区从此设立;把西藏、台湾等纳入 中央政府的管辖;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和发展,促进了统一的 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开通大运河
( 2 ) 示意 图:
1. 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 朝对全国的统治。
2. 基本概况: (1)时间:605年,隋炀帝征发几百万 人,陆续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全长2000多千米。 (2)地理位置: 三点:北达涿郡,南至余杭,以洛阳为 中心;
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蒙古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蒙古族的兴起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忽必烈建立元朝
蒙古灭西夏和金
元朝统一全国
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 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 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 展奠定了基础。
请说出本课中学习的重要知识点: 四个重要的年代是:
1206年、1271年、1276年、1279年。 三个重要的人物是:
成吉思汗,忽必烈,文天祥。 两件重要的大事是: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忽必烈建立元朝、统一全国
隋朝的灭亡 原因:隋炀帝的残暴统治。
表现:①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徭役繁重。营造东 宫洛阳,开凿大运河,修筑长城和驰道,动辄数百 万民力;
②纵情享乐,奢侈无度,多次南下巡游,拉纤的民 工多达数十万; ③三征辽东,兵役繁重,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时间: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死,隋朝灭亡。
唐朝的建立 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李渊 就是唐高祖。 二、“贞观之治” 1、背景:玄武门之变 2、唐太宗采取措施:①吸取隋亡教训, 勤于政事②完善科举制度③完善三省六部 制④任用贤才,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3、效果: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 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 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
结合课文,说一说唐太宗在位时实行了哪些措施?
•政治上:①吸取隋亡教训; ②知人善任、虚心纳谏(魏征、 房玄龄、杜如晦等);③完善三省六部制 ④制定法律,减 轻刑法;5、增加科举考试科目;⑥严格考察官吏政绩。
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
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 民族政策:开明 文成公主入藏嫁给松赞干布 唐太宗被尊称为“天可汗”
元朝是我国历史上 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 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 的统一王朝。
元朝疆域范围:“ 北逾阴山,西及流沙, 东尽辽左,南越海表” ,超越汉朝和唐朝。
元朝的版图是我国 历史上最大的。
二、行省制度
君主专制 中央集权制度
中央
皇帝
枢密院 中书省 御史台
(军事) (行政) (监察)
吏户 礼 兵 刑 工 部部 部 部 部 部
A.西汉推进大一统 C.两宋民族政权并立
B.唐朝“和同为一家” D.元朝拓展疆域
经济原因:生大产量经中验原和人大南量迁的,劳带动来力先。进的技术、 自然原因: 南方自然条件的优越 政治原因: 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安定。
政治倾向: 宋代统治者的重视与扶持
农业: 水稻(占城稻)、茶树、棉花
(技术的提高和发展区域的变化)
【误区警示】北宋统一了黄河流域以南的地区,并未统一全
国,北宋统治时期,曾与契丹族建立的辽、党项族建立的西
夏、女真族建立的金并立。
【考点一】民族政权并立 【课标】知道辽、宋、西夏、金等政权的并立。 1.政权的建立:
名称 北宋 辽 西夏 金 南宋
民族 汉族 契丹族 党项族 女真族 汉族
建立时间 960年 10世纪初
【名师点拨】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是个漫长的过 程。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在黄河流域;魏 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得到开发和发展;从唐 朝中期开始,到南宋时,经济重心转移到长江流 域。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南方相 对安定的社会环境;北方人民南迁,带来了大量 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江南自然条件优越; 统治者对农业的重视等。
(2)关键人物: ①_唐__太__宗__:扩充国学规模,增加考试科目。 ②武则天:创设_殿__试__和__武__举_。 ③唐玄宗:诗__赋___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3.废除:清__朝__末年,存在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被废除。 4.积极影响: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推动教育事业的 发展。
唐朝中外交往 【课标】以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文化 交流的发展。 1.遣唐使:日本先后派出十多批_遣__唐__使__学习唐朝文化。仿效唐朝进行政治 改革;参照汉字,创制日本文字;在社会生活方面学习中国。 2.鉴真东渡:_唐__玄__宗__时,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促进了中日文化的 交流与发展,其设计的_唐__招__提__寺_,至今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
3、两宋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对中国古代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北方仍然是全国经济的重心 B.政府在对外贸易港口设立了宣政院管理海外贸易 C.北宋时,在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D.南宋的都城东京既是南方的政治中心,又是一座繁华的商业都市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再现史实的能力。两宋时,我国经济重 心已经转移到长江流域;宋代对外贸易兴盛,政府在重要港口设市舶 司管理海外贸易;南宋的都城是临安;宋代商业繁荣,北宋前期,四 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科技与中外交通
民经 族济 关重 系心 发南 展移
北宋的建立
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定都:开封
宋朝统一中原和南方
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内重外轻)
结束“五代十国”的 分裂割据局面
军事上:控制兵权 (杯酒释兵权) 在中央:削弱相权
在地方:分散、削弱 地方官的权力,
设转运使收财权
重文轻武的政策
3.玄奘西游:_贞__观__年间,玄奘西游__天__竺_,取回大量佛经。他著有《大__唐__西__域__记》 是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点拨】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①隋唐时期,国家安定统 一,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是世界上强盛的国家之一。②唐政 府对外采取比较开放的政策,积极同各国交往,尤其同亚洲各 国交往频繁。③唐朝发达的海陆交通为中外交往提供了便利条 件,有利于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
岭北行省
辽阳 行省
甘肃
行省 陕
西
行 省
辽阳河南 江北行省
四川
江浙
云南
行省
湖广 江西 行省 行省
行省
琉 球
行省
澎湖
西藏成澎为湖元巡朝检的司正管式辖行澎政湖区和琉球
4、被誉为“一代天骄”的成吉思汗,其历史功绩是( )
A.统一蒙古
B.建立元朝
C.设立行省
D.打退沙俄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成吉思汗统一
地方
行中书省 (行省)
路、府、州、 县和宣慰司
加强对边疆的管辖
中书省
腹里(山东、山西和河北)
行中书省
全国其他地区 (除吐蕃、畏兀儿外)
元朝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
元朝设宣政院,西藏成为元正式地方行政区。
中地央方——中行书中省书—省全(国行最省高或行省政)机—构中—书管省辖的大派都出及机周构围—地管区辖10个行省
隋的统一
1. 隋朝建立和重新统一: 建立:581年,杨坚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杨坚就是 隋文帝。 统一全国: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2. 隋文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巩固统治:
(1)经济: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 衡制度。 (2)政治: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3)影响: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人口 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 强盛的王朝。
五代十国 的
黄河流域: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五代十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