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分类统计》
师:比赛项目统计表合计怎么算,动物种类统计表合计怎么算?
学生:回答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合计都是13只,都是相同的
师:为什么这两个统计表里的合计是一样的,如果不相同,说明了什么。全班交流(引导学生说出因为统计的是同一群小动物,所以合计是一样的,我们还可以根据这个来检查统计的结果对不对)
3、简单分析统计数据。并比较两次统计情况。
形状
价格
合计
2元
10元
25元
个数
(2)、比比两次的统计的结果,你能知道什么?
2、出示第二题图形和文字
提问:观察这些图形,可以怎样分类统计?按颜色分,可分几类?按形状分可分几类?
学生自主完成统计表,然后分析交流从统计表里知道了什么
形状
合计
三角形
圆形
正方形
个数
颜色
合计
红
黄
绿
个数
教学活动4
师:你从这两个统计表里知道了什么?(这个问题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交流)
提问:这两次统计有什么不同?
生:上面统计表是统计的比赛项目,下面的统计表是统计的小动物,统计的标准不一样
教学活动3
三、在活动中体验
1、师出示想想做做第一题
2、
(1)、出示第一题的文字和场景图
提问:题目要求我们将茶杯按时什么标准分类?按形状可以分成几类?按价格呢?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思考、讨论,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
1.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统计表。
2.体验统计结果在不同分类标准下的多样性
教学资源
课件,教学挂图,粉笔,黑板
《分类统计》教学活动过程的描述
教学活动1
师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森林里的小动物们,经过一段紧张的训练,今天将要举行一场运动会。
数学<<分类统计>>教学设计方案
小河区 第十三小学校 学员姓名 蒋华
课题名称
《分类统计》
科目
数学
年级
二年级
教学时间
40分钟
学习者分析
二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认识,初步体验了数据、整理、描述分析等过程,学会了掌握了一些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能够简单认识统表,二年级的孩子喜欢直观形象的事物、喜欢在游戏中学习,学生最有兴趣的地方是对小动物的统计,在分类标准上的多样性有一定的难度对学生也是一种挑战性,通过老师引导学生能攻破此难度的,在本节课学生利用了自主学习,收集数据,合作交流来学习。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学习关于“统计”的新知识。
教学活动2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两个统计表。
师:“跳高和长跑是比赛的项目,我们可以根据比赛项目来统计,还可以根据动物种类来统计,下面我们就利用已经学过的统计知识来完成这两个统计表,同桌合作完成。
项目
合计
跳高
长跑
只数
动物种类
合计
狗
兔
猴
只数
2、全班交流填统计表。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了什么?
生:(这节课我们学了统计的知识,我们了解到:按不同的标准分类处理数据,可以解决不同的问题。)
老师出示主题图。
2、看了这幅图,你想知道些什么?
大家看,小动物们已经开始比赛了。看了这幅图,你想知道些什么?
师:同学们有的想知道跳高有几只小动物,有的想知道长跑的有几只小动物,还有的想知道小动物的只数,小狗有几只、小兔有几只、小猴有几只,要想解决同学们的这些问题我们就得进行分类统计
师:(板书课题:分类统计)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会用统计表按不同标准分类整理相关数据,体验统计结果在不同分类标准下结果不一样。
2.学会从简单的统计表中尽可能的获得信息。
二、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在参与统计活动过程中,体会与同伴合作交流,获得一些成功的喜悦,在统计结果中体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
三、知识与技能
1.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