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骨折教学查房演示文稿
• 于2017年03月10日在硬外麻醉下行“左侧内踝及 腓骨远段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术后继 续给予患肢石膏外固定制动、抬高、预防感染, 活血、消肿、局部理疗等治疗
• 术后每4-6周复查患肢X线,术后6-8周去除石膏托, 无负重功能锻炼3个月。
术后患肢X线
提出问题
• 1.踝关节骨折的诊治原则是什么? • 2.踝关节骨折伴有下胫腓联合分离如何处理?
术前辅助检查
• 心电图、胸片无异常,左踝关节正侧位片 (南阳市医专一附院)示:左侧内外踝骨 折。左侧踝关节CT三维重建(本院 11481515)示:左侧腓骨下段、内踝骨折。
• 血、尿、粪常规、肝肾功、血脂、血糖、 凝血系列、免疫八项无异常。
左踝关节正侧位片(术前)
•
•
初步诊断
• 初步诊断:左侧内外踝骨折
• A型:主要为旋后内收应力引起,外踝骨折低于 胫距关节关节水平间隙。
• B型:为强力外旋引起,外踝骨折位于胫腓联合 水平。
• C型(C1、C2):外踝骨折位于胫距关节面顶部 上方。C1型:外展应力引起;C2型:外展与外旋 联合应力引起。
3.踝关节骨折的治疗原则?
保守治疗的适应症
1.无son分型
• 旋后-内收型 • 旋后-外旋型 • 旋前-外展型 • 旋前-外旋型 • 垂直压缩型 注:旋后与旋前指受伤时足的位置
内收,外展和外旋指距骨在踝穴内受到 外力作用的方向
旋后-内收型
•Ⅰ度:单纯外踝骨折 或韧带断裂 •Ⅱ度:同时有内踝骨 折。
如右图
旋后-外旋型
总结病例特点
• 1.青年男性 ,平素体健,此次外伤史明确。
• 2.专科查体:左下肢无明显畸形,左踝关节处肿 胀明显,皮肤完整,局部触痛、压痛阳性,局部 可触及明显骨擦感,闻及骨擦音,左下肢轴向叩 击痛阳性,左侧踝关节主、被动活动均明显受限, 双下肢等长,左下肢肌力因痛未查,左下肢感知 觉及肌张力正常,足背动脉搏动良好,末梢血液 循环可。余肢体未见异常。
鉴别诊断
• 鉴别诊断: 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多为足内翻或外翻暴力引 起,踝关节肿胀及运动痛明显,无畸形,踝关节 内翻加压正位片可见距骨倾斜,距骨体关节面与 胫骨下关节外侧间隙增宽>15°角时,表示外侧 副韧带断裂,无骨折可与踝关节骨折明确鉴别。
治疗方案
• 入院后给予完善相关检查,行患肢石膏托外固定、 抬高、消肿、局部冷敷等治疗,积极术前准备。
• 3.辅助检查:左踝关节正侧位片(南阳市医专一 附院)示:左侧内外踝骨折。左侧踝关节CT三维 重建(本院 11481515)示:左侧腓骨下段、内踝 骨折。
入院诊断:左侧内外踝骨折(Lange-Hanson分型: 旋前外旋型III度;AO分型:C2型)
讨论
1.踝关节的解剖情况
1.踝关节的解剖概要
病例汇报
• 个人史:生长原籍,学生,无外地久居史,无疫水、疫源 地接触史,无烟酒药物等不良嗜好,无职业有害物质及放 射性物质接触史。否认不洁性生活史。
• 婚育史:未婚未育。 • 家族史:父亲身体健康,母亲患“类风湿性关节炎”4年,
1弟身体健康,无家族性及遗传性疾病史。
术 前专 科 查 体
• 左踝关节处肿胀明显,皮肤轻度青紫、完 整,局部触痛、压痛阳性,局部可触及明 显骨擦感,闻及骨擦音,左下肢轴向叩击 痛阳性,左侧踝关节主、被动活动均明显 受限,双下肢等长,左下肢肌力因痛未查, 左下肢感知觉及肌张力正常,足背动脉搏 动正常,末梢血液循环良好。余肢体未见 异常。
• Ⅰ度:下胫腓韧带损伤。 • Ⅱ度:Ⅰ度伴有外踝斜行骨折。 • Ⅲ度:Ⅱ度加后踝撕脱骨折。 • Ⅳ度:Ⅲ度加内踝骨折或三角韧带断裂。
旋前-外展型
• Ⅰ度:内踝撕脱骨折或三角韧带断裂。 • Ⅱ度:第Ⅰ度加下胫腓韧带损伤。 • Ⅲ度:第 Ⅱ度加外踝骨折。
旋前-外旋型
• Ⅰ度:内踝撕脱骨折或三角韧带断裂。 • Ⅱ度:第Ⅰ度加下胫腓间韧带损伤。 • Ⅲ度:第 Ⅱ度加腓骨在下胫腓联合水平以
踝关节骨折教学查房演示文稿
优选踝关节骨折教学查房
教学目的
• 1、了解踝关节的解剖。 • 2、掌握踝关节骨折的Lange-Hanson分型及AO分型。 • 3、掌握内外踝骨折的治疗方案选择。 • 4、评价医疗文书的书写情况。
病例汇报
• 基本信息:李某某,男,20岁。
病例汇报
• 主诉:扭伤致左踝关节肿痛、活动受限2小时。
2.无需反复整复可达到并维持解剖复位的有 移位的骨折
3.由于全身或局部条件的影响,病人不能接 受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的适应症
• 手法复位失败者。
• 内翻骨折,内踝骨折块较大,波及胫骨下关节面 1/2以上者。
• 现病史:患者于入院2小时前在家下楼时踩空扭伤左踝部, 致左踝关节处疼痛、肿胀、活动受限,无其它伴随症状, 现场未予处理,被120送至“南阳市医专一附院”行X线检 查示:左侧内、外踝骨折,未处理。后转入我院,经查以 “左侧双踝骨折”为诊断收住我科。
• 既往史:平素身体健康。无“心脏病”、“冠心病”、 “糖尿病”及“肾病”等病史,否认“肝炎”、“结核” 等传染病史,无重大外伤、手术史,无献血、输血史,无 药物、食物及其他过敏史,预防接种随当地进行。
踝关节由踝穴(胫骨下端关节面与内、外踝构成)、距骨及 其周围的韧带组成。外踝位于内踝偏前1 cm,其关节面也较 内踝长1 cm。胫腓骨下端由下胫腓前、后韧带,下胫腓横韧 带及胫腓骨间韧带相连接;距骨位于踝穴中间,其内、外侧 均受韧带保护,前方薄弱部分有伸肌腱加强。临床上称之为 前踝,确切应称为胫骨前缘,指胫骨下关节面前上缘略向前 凸的骨嵴。骨嵴向腓侧突起,与后踝向腓侧凸出的骨突形成 纵向间隙,包绕外踝关节面以上的腓骨远端。胫骨后踝是胫 骨下端关节面顶部向后下外方的延伸,可防止距骨后移,又 称第三踝。
上的短螺旋或斜形骨折。 • Ⅳ度:第 Ⅲ度加后踝骨折。
垂直压缩型
• 单纯垂直压缩外力骨折:高处跌下等垂直暴力所 致的损伤,根据受伤时足部处于跖屈或背伸位, 分为跖屈型或背伸型,表现为前缘或后缘压缩性 骨折。单纯垂直位则为胫骨下端粉碎性骨折。
3、踝关节骨折的AO分型
根据腓骨骨折的位置与胫骨关节面顶部的关系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