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兴村片区交通组织分析研究1028

大兴村片区交通组织分析研究1028

常熟市大兴村片区交通组织分析研究
江苏子扬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二〇一五年十月
常熟市大兴村片区交通组织分析研究
项目负责人:郁海鹰高工、注册规划师
项目主持人:陈萍萍工程师
编制单位:南通市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江苏子扬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证书编号:[建]城规编第(081041)
报告编制人:张婧婧助理工程师
邹涛博士
孙婵硕士
庄大新硕士
目录
第一章规划方案评价 (1)
1.1区域路网评价 (1)
1.1.1评价方法与内容 (1)
1.1.2道路等级与功能定位评价 (1)
1.1.3路网规模评价 (2)
1.1.3.1 各功能地块出行线路评价 (3)
1.1.3.2 道路机动车道数设置评价 (4)
1.1.4 道路管控方式评价 (5)
1.1.4.1 道路横断面形式评价 (5)
1.1.4.2 道路沿线交叉口、出入口设置评价 (6)
1.1.5 路网中重要节点评价 (9)
1.2公共交通评价 (10)
1.2.1公共交通评价思路与内容 (10)
1.2.2公交站点覆盖率评价 (10)
1.2.3公交通行能力配置评价 (11)
1.2.4公交站台设置形式评价 (12)
1.2.4.1公交站台的分类 (12)
1.2.4.2不同公交站台形式对交通流的影响 (12)
1.2.4.3不同公交站台的适用性 (13)
1.2.4.4评价结论 (13)
1.2.5出租车停靠站 (13)
1.2.5.1出租停靠站的意义和布局原则 (13)
1.2.5.2出租车停靠点形式和要求 (14)
1.2.5.3评价结论 (14)
1.2.6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 (15)
1.2.6.1公共自行车规划的重要意义 (15)
1.2.6.2公共自行车动能定位 (15)
1.2.6.3评价结论 (15)
1.3慢行交通评价 (16)
1.3.1大兴村片区内部慢行交通评价 (16)
1.3.2慢行交通安全性评价 (16)
1.3.2.1道路机非分隔带、机动车与行人隔离带设置评价 (16)
1.3.2.2行人过街交通安全性评价 (17)
1.4停车评价 (17)
1.4.1 停车设施服务覆盖率评价 (17)
1.4.2 停车位数量与停车需求匹配评价 (18)
1.4.2.1 机动车停车供需关系评价 (18)
1.4.2.2 非机动车停车供需关系评价 (19)
1.4.3停车设施出入口设置评价 (20)
1.5节点评价 (21)
1.5.1道路交叉口评价 (21)
1.5.2地块出入口评价 (24)
第二章规划方案优化建议 (26)
2.1路网优化建议 (26)
2.2公共交通评价 (27)
2.2.1公交改善措施 (27)
2.2.1.1公交线网改善建议 (27)
2.2.2出租车改善措施 (27)
2.2.3公共自行车改善措施 (28)
2.2.3.1公共自行车规划原则 (28)
2.2.3.2规划建议 (29)
2.3慢行交通优化建议 (29)
2.3.1 大兴村片区内部慢行交通优化建议 (29)
2.3.2 慢行交通安全性优化建议 (30)
2.4停车优化建议 (30)
2.4.1 停车场覆盖率优化建议 (30)
2.4.2停车供需关系优化建议 (30)
2.4.2.1 机动车停车供需关系优化建议 (30)
2.4.2.2 非机动车停车供需关系优化建议 (31)
2.4.3 停车设施出入口优化建议 (31)
2.5节点优化建议 (31)
2.5.1交叉口改善措施 (31)
2.5.1.1主要交叉口渠化建议 (31)
2.5.1.2左转待转区渠化建议 (32)
2.5.2地块出入口改善措施 (32)
2.5.2.1住宅区地块改善建议 (32)
2.5.2.2超市菜场和商业区改善建议 (32)
2.5.2.3幼儿园地块改善建议 (33)
第一章规划方案评价
本次交通组织分析旨在对规划方案中大兴村片区的交通组织方案进行科学的论证,深入研究规划方案中各项交通组织措施的预期实施效果并评估其可能产生的交通问题,针对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以对原规划方案中交通组织部分进行优化,进而保障大兴村片区的道路交通系统更好地适应未来土地开发利用和居民工作、生活的需求。

1.1区域路网评价
1.1.1评价方法与内容
大兴村片区内的线网评价是基于规划片区内土地利用性质、目标年的人口分布、机动车保有量、通过性交通量及片区内项目建成后诱增交通量等情况,以保障片区内部道路通畅、高效运行且与片区以外周边路网有效衔接为目标,从宏观和中观角度,评价线网整体以及各主要道路,具体研究以下内容:➢道路等级与功能定位评价。

评价现有规划路网中,不同道路的等级、功能定位是否与其服务对象和未来交通需求相适应。

➢路网规模评价。

结合路网中各道路的等级、功能定位,研究片区内各功能区交通出行路线的便捷性,并选取机动车车道数作为评价指标,参照规范对路网规模进行总体定量评价。

➢道路管控方式评价。

结合道路等级、功能定位与服务水平评价,以道路横断面形式、沿线交叉口数量及控制方式、地块出入口数量及位置为主要指标,评价各主要道路的管控方式是否符合其功能定位并满足目标年的交通需求。

➢路网中重要节点评价。

综合以上评价结论,发掘路网中可能引起拥堵或存在安全隐患的重要节点并分析原因。

1.1.2道路等级与功能定位评价
城市道路系统由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组成。

其中快速路是承担高车速、长行程机动车交通的重要道路。

主干路作为城市道路网络的骨架组成部分,是连接城市各主要分区的交通干线,以交通功能为主。

次干路是介于城市主干路
与支路间的车流、人流主要交通集散道路,广泛联系城市各区。

支路是次干路与城市各功能用地内部道路的连接线,满足对各地块的到达功能。

在大兴村片区路网系统中,选取城市主干道、次干道以及支路进行研究,非城市道路而仅服务于地块内部出行的道路则不在评价范围内。

研究选取的各主要道路的等级及功能定位如0:
表1-1大兴村片区各主要道路等级与功能定位
结合各主要道路的服务对象,针对其等级、功能定位给出如下评估结论:➢元和路、招商西路、烟雨路、一纵路和支一路的道路等级、功能定位基本适应其服务对象及未来交通需求。

➢一纵路承担了大兴村片区的南部集散交通,应做好一纵路沿线各出入口和节点的交通组织设计,使之在服务沿线各地块到达性的同时保障通过性交通运行顺畅。

➢支一路作为大兴村片区内的南北向重要支路,穿越整个大兴村片区,承担整个片区的南北向交通出行,其道路的通过与到达功能间需寻求良好平衡。

要充分保障支一路既能有效服务于整个片区的交通集散,也能适当分担元和路上过境交通的压力。

1.1.3路网规模评价
保证城市路网具有足够且合理的规模是满足城市总体交通需求的基础,大兴村片区作为常熟市主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片区内的路网相当于城市路网的一个样本,片区内各地块的交通出行线路是否方便,路网规模是否足够、合理是满足片区内的集散交通以及通过性交通需求的基本条件。

在对片区内各地块交通出行线路研究的基础上,考虑常熟市城市规模与人口的实际情况,参照相关规范,选
取片区内各等级道路路段机动车车道数设置是否合理作为大兴村片区路网规模的评价指标。

1.1.3.1各功能地块出行线路评价
大兴村片区由住宅区、小学、幼儿园、托儿所、超市菜市场和商业组成。

在项目建成后,各功能地块均会产生大量的出行需求,故各地块的出行需求能否通过片区内路网系统迅速、便捷地实现片区内部出行或进入片区外城市路网来实现对城市其它分区的出行是片区内路网系统是否完善的重要考察依据。

据现有规划路网解读可知:
1)大兴村片区北部的幼儿园交通出行可由元和路实现片区内部出行并可方便地进入片区外城市路网来完成对城市其它分区的出行。

2)片区东部居住区的交通区内外出行可通过元和路、烟雨路、支一路、招商西路、一纵路等道路迅速实现。

3)片区南部的托儿所的交通出行可通过一纵路进入片区内部其它地块,也可由此进入元和路和其它片区外道路实现对城市其它分区的出行。

4)片区西北部的小学地块可通过招商西路、一纵路、支一路等道路实现片区内部出行,并可迅速进入元和路及片区外其它城市道路完成对城市其它片区的出行。

5)片区西部的超市菜场、商业地块的交通出行可通过招商西路、支一路道路来完成针对片区内各地块及城市其他分区的出行。

片区路网交通组织如0所示:
图1-1大兴村片区路网及各功能地块图
综合以上针对各功能地块出行线路的分析,可以看出,大兴村片区各功能地块的交通出行均能通过地块周边道路迅速接入其它道路以完成片区内部出行及对城市其它分区的出行,大兴村片区内规划路网系统连接完善。

1.1.3.2 道路机动车道数设置评价
片区内路网不仅需具有对片区内各功能地块及片区外道路系统的完善连接,且路网具有足够的规模也是满足未来交通需求的重要基础。

本次研究结合常熟市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大兴村片区功能定位、相关道路等级及功能定位等情况,选取道路机动车道数作为片区路网规模的评价指标。

评价结果如0。

表1-2大兴村片区各主要道路车道数与规范值对比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