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安区2018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质量检测高中生命科学试卷2019.04考生须知:1.答题前,请将你的姓名及准考证号认真填写在试卷和答题纸上。
2.本试卷共8页,满分为100分。
考试时间为60分钟。
3.所有答案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水稻收获后,要充分晾晒才能入库,这样做的目的是()A.减少水稻种子中自由水的含量B.增强水稻种子的呼吸作用强度C.减少水稻种子中有机物的含量D.增强水稻种子的光合作用强度2.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部分物质的对应关系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纤维素——植物体的储能物质B.RNA——生物主要的遗传物质C.蛋白质——生物主要的能源物质D.磷脂——细胞膜的组成物质3.某同学在显微镜下测量蚕豆叶下表皮保卫细胞的长度时,记录下了以下现象,其中正确的是()A.有的保卫细胞中可观察到染色体B.转动目镜,目镜测微尺随之转动C.有的保卫细胞中可观察到紫色液泡D.移动装片,目镜测微尺随之移动4.以下结构中,所有细胞都具有的是()A.细胞核B.中心体C.细胞壁D.核糖体5.右图表示蛋白质代谢的部分过程,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①属于水解反应B.过程①表示糖酵解过程C.物质X表示丙酮酸D.物质X表示二碳化合物6.适时接种HPV(人乳头瘤病毒)疫苗,能有效预防宫颈癌,以下关于HPV疫苗的说法正确的是()A.接种HPV疫苗属于天然免疫B.接种的HPV疫苗属于抗体C.HPV疫苗能引起特异性免疫D.天然HPV即可作为HPV 疫苗7.某同学为验证酶的特性,分别将等量的过氧化氢酶、淀粉酶、蒸馏水与3mL H2O2混合,并分别测定O2生成量,推测该同学是为了验证酶的()A.专一性B.高效性C.两重性D.多样性8.青蛙在变态发育过程中,尾会消失。
与这种现象直接有关的细胞器主要是()A.内质网B.高尔基体C.线粒体D.溶酶体9.以下关于唾液淀粉酶的说法正确的是()A B EC①A .基本结构单位是葡萄糖B .与双缩脲试剂反应显蓝色C .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D .与班氏试剂反应显红黄色 10.下图表示发生在细胞中的某过程,据图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从Ⅰ到Ⅱ发生了基因突变B .图中圆圈X 代表核糖核苷酸C .从Ⅰ到Ⅲ表示DNA 复制过程D .图中圆圈 Y 代表胸腺嘧啶 11.如图为反射弧的局部示意图,在A 点给予适宜强度的 刺激,则能检测到电位变化的是( )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③12.人体组织细胞内K +浓度远高于组织液,说明组织细胞吸收K +的方式为( ) A .自由扩散B .协助扩散C .被动运输D .主动运输13.某研究小组探究A 、B 、C 、D 四种抗生素对某种罕见细菌生长和繁殖的抑制能力,设计完成了抑菌实验,得到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结果,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抗生素A 对这种细菌的抑制能力最强 B .抗生素B 对这种细菌的抑制能力最强 C .实验所用四种抗生素的浓度各不相同 D .滤纸片 E 应该蘸取自来水作为对照14.如图是一种酶的固定化技术,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A .这属于包埋法 B .这属于载体结合法 C .这属于交联法 D .图中①表示酶分子15.在炎热干燥的环境中运动一段时间,机体会出现( ) A .产热量 > 散热量 B .肾上腺素的分泌量减少 C .产热量 < 散热量D .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增加16.血压升高时,会引发降压反射,此时( )A .血管平滑肌舒张B .心排血量增加C.交感神经活动加强D.血液粘滞度减小17.某同学利用右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温度对酵母菌代谢活动的影响,测定BTB溶液的变色情况,实验记录见下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水浴温度BTB变色情况2℃始终没有变色25℃44 min后变色37℃22 min后变色A.实验中的酵母菌主要进行有氧呼吸B.25℃时,酵母细胞内的酶活性最高C.酵母菌在37℃时,新陈代谢较活跃D.BTB溶液由黄色逐渐变为蓝色18.下列关于等位基因H和h发生突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X射线作用下,H的突变率理论上大于hB.自然情况下,H和h的突变率理论上相等C.H发生突变,一定形成hD.h发生突变,一定形成H19.以下关于遗传多样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遗传多样性指不同物种间基因的多样性B.遗传多样性能有效地增大种群的基因库C.辛普森指数可用来表示遗传多样性程度D.遗传多样性过高可能会导致物种走向濒危20.右图表示生物进化过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图表示生物界向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B.该图说明地理隔离就会导致新物种的形成C.多样的后代物种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在进化过程中,灭绝和新物种形成一样重要二、综合题(共60分)(一)细胞的生命活动(12分)细胞是生命体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高等动、植物都是由受精卵经细胞分裂、生长和分化形成的,生物体还会产生促有丝分裂因子、生长因子促进细胞分裂和生长。
图1表示一个处于有丝分裂间期的高等动物细胞,①~⑨表示细胞结构,图2是植物生长素促进胚芽鞘切段生长的过程图。
图1图221.(2分)有丝分裂间期,图1所示结构中会完整复制的是(多选)。
A.①B.③C.⑤D.⑦22.(2分)下列关于图1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有丝分裂结束,DNA和RNA均等地分到两个子细胞中B.有丝分裂结束,各种细胞器均等地分到两个子细胞中C.有丝分裂过程中,②④⑥⑧均参与蛋白质的合成D.有丝分裂过程中,⑨会先解体,再重新出现23.(2分)有时,人体会分泌促有丝分裂因子作用于特定的细胞。
下列4种情况中,促有丝分裂因子可能会作用于(多选)。
A.皮肤划破后,伤口周围的细胞B.切除少量损伤部位的肝脏的细胞C.健康成人的发育成熟的红细胞D.健康成人的发育成熟的肾脏细胞24.(2分)促进植物细胞生长的天然植物激素除生长素外,还包括。
A.赤霉素B.脱落酸C.乙烯D.花青素25.(2分)据图2分析,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蔗糖能加强生长素促进生长的作用效果B.蔗糖能延长生长素促进生长的持续时间C.实验时,需要使用浓度合适的生长素D.实验时,所添加蔗糖的浓度越高越好26.(2分)现代农业、生产上常使用生长素类似物,如使用2,4-D培育无籽番茄,以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应将2,4-D涂于没有授粉的雄蕊B.说明2,4-D能促进番茄果实发育C.应将2,4-D涂于授粉的雌蕊柱头D.说明2,4-D能促进番茄果实成熟(二)血糖平衡与调节(12分)正常情况下,葡萄糖是大脑必需的重要能源,大脑需不断从血液中获取葡萄糖。
一旦血糖浓度低至生理浓度之下,机体就会通过有效的调节纠正低血糖,其主要过程见图3,甲、乙、丙表示器官,A、B表示激素,a、b表示激素含量变化情况,①~⑤表示过程。
图327.(2分)图3中甲为器官,激素B为。
28.(2分)如果用↑、↓表示激素含量升高、降低,则a、b 两处分别是、。
29.(2分)①~⑤中,表示交感神经调节过程的是为。
30.(2分)低血糖时,器官丙中增强的过程有(多选)。
A.葡萄糖→脂肪B.脂肪→葡萄糖C.葡萄糖→糖原D.糖原→葡萄糖31.(2分)糖尿病患者也容易发生低血糖,以下情况中,可能引发低血糖的是(多选)。
A.胰岛素的使用时间错误B.没有按时按量进食C.胰岛素受体敏感性减低D.胰岛素的清除减慢32.(2分)由低血糖引发的升血糖调节过程会一直持续下去吗?请结合图3做简要解释:。
(三)生物工程(12分)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急剧上升。
目前认为,I型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病,患者胰岛B细胞数量减少。
对于I型糖尿病,除了传统的注射胰岛素疗法外,科学家还在积极探索新的方法。
图4显示科学家通过两种新型的途径,获得了两种不同类型的类胰岛B 细胞, 其中P 基因和M 基因能表达相应产物调节胰岛B 细胞发育。
33.(2分)途径一中的过程①可以认为是 。
A .分化过程B .分裂过程C .脱分化过程D .再分化过程 34.(2分)途径二中过程②需要的工具酶有 。
35.(2分)据图分析,途径一和途径二分别属于生物工程中的 。
A .细胞工程、基因工程 B .基因工程、细胞工程 C .细胞工程、酶工程D .酶工程、基因工程36.(2分)I 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B 细胞易受免疫攻击,而上述途径一中获得的类胰岛B 细胞(类型一)不会被免疫系统识别、攻击,下列分析中合理的是 。
A .类胰岛B 细胞内部的遗传物质与胰岛B 细胞不同 B .类胰岛B 细胞表面的特异蛋白与胰岛B 细胞不同 C .胰岛B 细胞发生基因突变转化为类胰岛B 细胞 D .皮肤细胞发生基因突变,使免疫系统不能识别37.(4分)途径二中,重组DNA 分子导入胰岛A 细胞后会形成类胰岛B 细胞,请从分子层面分析,与正常胰岛A 细胞相比,类胰岛B 细胞(类型二)所具备的特点:。
(四)光合作用(12分)干旱和盐可导致渗透胁迫(胁迫指对植物产生伤害的环境),此时植物会积累Na +。
为研究其原因,科研人员以耐盐植物三角叶滨藜为材料,用一种植物不能利用的有机物PEG 来模拟渗透胁迫,向培养液中添胰岛素加不同浓度的NaCl,以研究外界NaCl对渗透胁迫下的三角叶滨藜生长的影响。
图5为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A~C表示物质,①、②表示过程。
表1为实验10天后的结果。
表 138.(3分)图5中字母A表示;B 表示。
39.(2分)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的过程是(填图5中编号),将活跃化学能转化为稳定化学能的过程是(填图5中编号)。
40.(2分)科研人员认为,为了使实验结果更有说服力,需要再增加一组特殊的对照实验,以下设计最为合理的是。
A.营养液+ 20 mmol·L-1 NaCl B.PEG + 20 mmol·L-1 NaClC.营养液+ 80 mmol·L-1 NaCl D.PEG + 80 mmol·L-1 NaCl41.(2分)根据表1中的实验结果,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多选)。
A.B组表明,PEG处理10天后,三角叶滨藜不再进行光合作用B.C~E组中,三角叶滨藜可能通过增加Na+含量来增强吸水能力C.三角叶滨藜对抗渗透胁迫与叶片K+含量关系不大D.过量的NaCl可能会对三角叶滨藜产生不利影响42.(3分)根据表1中的实验结果,说明培养液中添加NaCl对渗透胁迫下的三角叶滨藜的干重增加量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并分析原因:。
(五)人类遗传病(12分)小明(男)和小红(女)婚后做遗传咨询,向医生做了如下介绍:小明和其父亲健康,母亲曾患肝豆状核变性,经肝移植治疗后才怀孕生了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