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喀什地区叶城县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检测卷(一)

喀什地区叶城县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检测卷(一)

喀什地区叶城县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检测卷(一)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语文基础知识 (共6题;共12分)1. (2分)下列字音、字形全对的一项是()A . 枷锁(suǒ)懈(xiè)怠戛然而止纷至踏来B . 羁绊(pàn)萦(yíng)绕亭台楼阁穿流不息C . 斡(wò)旋追溯(sù)销声匿迹不知所错D . 褶(zhě)皱妩媚(wǔ)怒不可遏接踵而至2. (2分) (2017九上·武威月考) 下列划线字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 田圃(pǔ)诘难(jié)恣睢(suì)强括不舍B . 灰烬(jìn)狡黠(xié)星宿(xiù)铬尽职守C . 阴晦(huì)汲取(jí)赔偿(sháng)自知之明D . 晌午(shǎng)襁褓(qiǎng)拮据(jié)涕泗横流3. (2分)下边划线字的音、形、义都正确的一组是…()A . 忙碌(lù)御聘:皇帝请的人B . 滑稽(jī)害人听闻:听了令人震惊C . 赏赐(chì)精致:精细别致D . 花盖(huá)随声附和:跟着别人说4.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中学生阅读和理解大量的文学名著,有利于开阔视野,陶冶情操。

B . 通过班会,使我们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C . 现在距离正月初一大约还有半个月左右。

D . 在学习上,我们要及时解决和发现存在的问题。

5. (2分)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有错的一项是()A . 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

B . 我们在田野里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C . 他们开步走,手中托着空气,——他们不敢让人瞧出他们实在什么东西也没看见。

D . 有多少“第一次”值得你低回品味?有多少“第一次”给你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6. (2分)将下列句子整理连贯,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他穿着很旧的布马褂,破皮鞋,显得很寒酸。

②现在是躲在乡下,教着几个学生糊口。

③回到故乡之后,又受着轻蔑、排斥、窘迫,几乎无地自容。

④但因为有时觉得很气闷,所以也乘了航船进城了。

⑤谈起自己的经历来,他说他后来没有学费,不能再留学,便回来了。

A . ③⑤①②④B . ①②⑤④③C . ⑤②①④③D . ①⑤③②④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0分)7. (20分) (2019九下·台州月考)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

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

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

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

”上大怒,如失左右手。

居一二日,何来谒上。

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耳。

”上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

”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

”何曰:“诸将易得耳。

至如信者,国士无双。

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可与计事者。

顾王策安所决耳!”上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曰:“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

”上曰:“吾为公以为将。

”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

”上曰:“以为大将。

”何曰:“幸甚!”于是上欲召信拜之。

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此乃信所以去也。

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

”上许之。

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

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史记·淮阴侯列传》节选)(1)用“/”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限断3处)。

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

(2)下列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 信数与萧何语不可胜数B . 臣追亡者耳生死存亡C . 若所追者谁若无其事D . 王素慢无礼素昧平生(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今拜大将如呼小儿,此乃信所以去也。

(4)用文中词语填入下列空格。

“萧何追韩信”的故事脍炙人口,经久弥新。

“________”四个字,交待了韩信离开刘邦的原因;“________”四个字,表明了萧何对韩信才干的欣赏;一个“________”字表明了刘邦对萧何举荐的信任。

(5)谚语“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说的是韩信成功与失败都是因为萧何。

为什么说韩信的成功是因为萧何?请联系选文内容作具体说明。

三、翻译、鉴赏与默写 (共3题;共30分)8. (10分)《送东阳马生序》翻译句子。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2)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9. (10分)阅读下面诗歌,回答后面问题。

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诗歌前两联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请用简洁的语言描绘出来。

(2)诗的尾联表达了这样的情感?10. (10分)在下面横线上默写出古代诗文原句。

(1)三十而立,________。

(《论语·为政》)(2)遥怜故园菊,________。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3) ________,尚思为国戍轮台。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4)非淡泊无以明志,________。

(诸葛亮《诫子书》)(5) ________,便引诗情到碧霄。

(刘禹锡《秋词》)(6) ________,崔九堂前几度闻。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7)《天净沙·秋思》点明主题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8)《次北固山下》直接点明思乡情感的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四、记叙文阅读 (共1题;共12分)11. (12分)(2020·福建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①油纸伞是中华民族传统日用品,已有一千多年制作历史,可谓世界上最早的雨伞。

油纸伞工艺细腻、美观轻便、典雅别致、晴雨兼用,传承了我国传统制伞工艺,取材于天然之物,纯手工制作,伞面为传统棉纸,伞骨为楠竹,刷纯天然桐油,伞柄和伞骨均保留素材原来的颜色,带有古朴的韵味。

②油纸伞起源于纸制伞,是中国古人智慧的结晶。

油纸伞工艺复杂烦琐,制作周期较长,全部依赖手工完成。

一把油纸伞要数十道工序才可完成,民谚称:“工序七十二道半,搬进搬出不肖算。

”据制伞艺人介绍,这门手艺技术要求高,其技艺主要通过师徒相承和师父言传身教,依靠学艺人的悟性及长期实践来掌握。

③以往,人们一提到油纸伞,言必称“苏杭”,好像苏州、杭州才应该有油纸伞。

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油纸伞是大江南北普遍使用的雨具,制作油纸伞是一项传统的手工业,就像从前的裁缝铺、铁匠铺一样,遍地开花,随处可见。

颇有名气的如四川的泸州油纸伞、江西的甲路油纸伞、福建的福州及洋口油纸伞等,皆传承着千年的制伞古法,雕琢着千年的油纸伞佳话。

④其中福州油纸伞是“福州三宝”之一,在福州人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福州的油纸伞可以追溯至五代十国时期,王审知率兵南下入闽建立闽国,来自中原和江浙一带的人把造伞工艺带到福州。

清时进入繁荣期,清末民初全市雨伞店号最多时达300多家。

辛亥革命后,福州市民把传统的福州油纸伞称为“国伞”,大力提倡使用。

⑤古往今来,油纸伞不仅用于遮阳避雨,还是中华传统民艺的典范,代表着中国民俗文化的经典。

⑥在古代,凡赴京赶考或做官上任,背上包袱里除书本、文房四宝外,一定会带一把红油纸伞,即“包袱伞”,又称“保福伞”。

它象征了“路途平安、高中状元”之意,表达了金榜题名的祝福。

男子16岁成年礼时,父母会赠予一把油纸伞,寓希冀支撑门户之意。

“故乡系情意,伞缘传千里。

”“油纸”谐音“游子”,革命战争时期,仁人志士游历四海,寻求真理,身边常有油纸伞相伴。

⑦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的民间艺术,油纸伞展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优雅与妩媚,表达了文人墨客的情怀。

它集古朴怀旧、精致唯美于一身,有着浓郁的文化气息,蕴含着丰富的吉祥寓意,在传情达意间展现其魅力,是人们爱不忍释的心仪之物,是世代传承的民艺精品。

(摘编自潘春华《闲话油纸伞》,有改动)(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本文出处中“闲话”一词有“闲谈”之意,区别于正规的介绍,更贴近生活。

B . 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日用品的油纸伞制作历史悠久,可谓是世界上最早的雨伞。

C . 油纸伞依赖手工制作,第②段引用的民谚说明了油纸伞的制作工艺复杂烦琐。

D . 油纸伞对制作技艺的水平要求很高,导致油纸伞的使用地域有一定的局限性。

(2)文章是从哪些方面“闲话”油纸伞的?请简要概括。

(3)为什么说油纸伞代表着中国民俗文化的经典?请概括其原因。

五、综合性学习 (共3题;共22分)12. (2分)下面是同学改写的《送别》。

根据内容提示补全诗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李叔同《送别》风轻轻,柳依依,今宵诉别离;经年此去杳无音,①________同窗谊,恩师情,天涯若比邻;他年此地重相逢,②________。

——同学改写13. (10分)班级开展“文学部落”综合性学习活动,(1)请写出一句含有比喻修辞手法的格言警句作为此次课外读书活动的宣传语。

(2)请为“我读经典名著”读书交流活动写一段开场白。

14. (1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①只见妖精一只手举着火尖枪,站在那中间的一辆小车儿上,一只手捏着拳头,往自家鼻子上捶了两拳。

八戒笑道:“这厮放赖不羞!你好道捶破鼻子,淌出些血来,搽红了脸,往那里告我们去耶?”那妖魔捶了两拳,念个咒语,口里喷出火来,鼻子里浓烟迸出,闸闸眼火焰齐生,那五辆车子上,火光涌出。

连喷了几口,只见那红焰焰、大火烧空,把一座火云洞,被那烟火迷漫,真个是熯天炽地。

……这行者神通广大,捏着避火诀,撞入火中,寻那妖怪。

那妖怪见行者来,又吐上几口,那火比前更胜……行者被他烟火飞腾,不能寻怪,看不见他洞门前路径,抽身跳出火中。

②行者笑道:“嫂嫂要见令郎,有何难处?你且把扇子借我,扇息了火,送我师父过去,我就到南海菩萨处请他来见你,就送扇子还你,有何不可!那时节,你看他可曾损伤一毫?如有些须之伤,你也怪得有理,如比旧时标致,还当谢我。

”罗刹道:“泼猴,少要饶舌!伸过头来,等我砍上几刽!若受得疼痛,就借扇子与你……”(1)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以上两个不同章节的选段描绘的故事情节。

(2)《西游记》是青少年读者最喜爱的古典小说,根据你的阅读体验,从情节和人物形象的角度简要说说《西游记》受青少年读者喜爱的原因。

六、写作 (共1题;共5分)15. (5分) (2019九下·温州竞赛) 根据要求作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