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下第一次月考B卷

七年级下第一次月考B卷

新乡市第二十二中学2013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初一年级语文B卷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班级:姓名:得分:一、积累与运用(共44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正确的字。

(共10分,每空1分)①奢chǐ()②枯jí( ) ③剽.()悍④jùn( )逸⑤融融泄泄.()⑥不shèng( )其烦⑦míng( )顽⑧无jì( )于事⑨窥伺.( ) ⑩cén( )寂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海燕》一文作者是郑振铎,全文开篇便通过对海上小燕子这一可爱形象的描绘来抒发作者的乡愁。

B.丰子恺的《白鹅》写的是作者对在重庆郊外居住时收养的一只白鹅的回忆。

当时正值战时,生活条件艰苦,养鹅,成了作者排遣苦闷的一种寄托。

C.铭,古代刻在器皿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D.说,古代一种既可以说明、记述事物,又可以发表议论的文体。

3.下列加横线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3分)A.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B.在外漂泊十多年的他见到亲人时终于忍俊不禁,留下辛酸的眼泪。

C.老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网络的害处,列举了许多同学因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例子。

D.晚会结束前,她献上了一曲《烛光里的妈妈》,唱得栩栩如生。

4.下列句子的语病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开展“无烟日”活动,可以增强人们的自我健康保护。

修改:在句末添加“意识”。

B.随着嫦娥二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中国探月工程二期开动了序幕。

修改:“开动”改为“揭开”。

C.在国家“863”项目支持下,使中国科研人员成功绘制1:10万全南极洲土地覆盖图。

修改:把“在……下”改为“通过”。

D.绵延近60载左右的亚运会,已深深融入亚洲现代史的壮阔波澜之中,不断上演新的传奇。

修改:删掉“左右”。

5.理解性默写。

(共18分,每空2分)(1)《爱莲说》中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

(2)《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身自好的句子,。

(3)《爱莲说》中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

(4)《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6.走进名著。

(共7分)“昨天,我们在归路上遇见全体皇族。

我们远远里就已看见。

歌德挣脱了我的手臂,站在大路一旁,我徒然对他说尽我所有的话,不能使他再走一步。

于是我按了一按帽子,扣上外衣的钮子,背着手,往最密的人丛中撞去。

亲王与近臣密密层层;太子洛道夫对我脱帽;皇后先对我招呼。

——那些大人先生是认得我的。

——为了好玩起见,我看着这队人马在歌德面前经过。

他站在路边上,深深地弯着腰,帽子拿在手里。

事后我大大地教训了他一顿,毫不同他客气……”(1)上面这段文字选自《》,作者是。

这部传记文学叙述了德国音乐家、意大利画家和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俄国作家三位名人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崇高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4分)(2)选段中“我”是谁?这段文字表现了“我”怎样的性格?(3分)二、现代文阅读(共33分)阅读下面文字,回答文后各题。

(一)《海燕》节选(15分)①乌黑的一身羽毛,光滑漂亮,积伶积俐,加上一双剪刀似的尾巴,一对劲俊轻快的翅膀,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一只小燕子。

当春间二三月,轻颸微微的吹拂着,如毛的细雨无因的由天上洒落着,千条万条的柔柳,齐舒了它们的黄绿的眼,红的白的黄的花,绿的草,绿的树叶,皆如赶赴市集者似的奔聚而来,形成了烂熳无比的春天时,那些小燕子,那末伶俐可爱的小燕子,便也由南方飞来。

加入了这个隽妙无比的春景的图画中,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的生趣。

小燕子带了它的双剪似的尾,在微风细雨中,或在阳光满地时,斜飞于旷亮无比的天空之上,卿的一声,已由这里稻田上,飞到了那边的高柳之下了。

同几只却隽逸的在粼粼如縠纹的湖面 A (横掠、斜飞)着,小燕于的剪尾或翼尖,偶沾了水面一下,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的荡漾了开去。

那边还有飞倦了的几对,闲散的憩息于纤细的电线上,── B (深蓝、嫩蓝)的春天,几支木杆,几痕细线连于杆与杆间,线上是停着几个粗而有致的小黑点,那便是燕子,是多么有趣的一幅图画呀!还有一家家的快乐家庭,他们还特为我们的小燕子备了一个两个小巢,放在厅梁的最高处,假如这家有了一个匾额,那匾后便是小燕子最好的安巢之所。

第一年,小燕子来往了,第二年,我们的小燕子,就是去年的一对,它们还要来住。

②“燕子归来寻旧垒。

”③还是去年的主,还是去年的宾,他们宾主间是如何的融融泄泄呀!偶然的有几家,小燕子却不来 C (光临、光顾),那便很使主人忧戚,他们邀召不到那么隽逸的嘉宾,每以为自己运命的蹇劣呢。

④这便是我们故乡的小燕子,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曾使几多的孩子们欢呼着,注意着,沈醉着,曾使几多的农人们市民们忧戚着,或舒怀的指点着,且曾平添了几多的春色,几多的生趣于我们的春天的小燕子!⑤如今,离家是几千里!离国是几千里!托身于浮宅之上,奔驰于 D (万顷、无边)海涛之间,不料却见着我们的小燕子。

⑥这小燕子,便是我们故乡的那一对,两对么?便是我们今春在故乡所见的那一对,两对么?⑦见了它们,游子们能不引起了,至少是轻烟似的,一缕两缕的乡愁么?7.请你从文中相应的的括号里选出分别填入A、B、C、D四处的词语。

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_(4分)8.第①段给我们描绘了一副春景图,这幅图主要描绘了哪些景物?写出了春天的什么特点?(4分)9.选文语言十分精彩,说说第①段“千条万条的柔柳,齐舒了它们的黄绿的眼....”一句中加点词语运用的妙处。

(3分)10. 作者明知眼前的海燕绝不是故乡的小燕子,却一再问自己:“他们便是我们故乡的小燕子么?”为什么?(4分)(二)一只空瓶子的温暖(18分)①星期天,一家人购物回到小区,女儿把空的纯净水瓶子顺手放到了垃圾箱旁。

13岁的女儿是进步了,以前她可是随手乱扔。

但我没有表扬她,我想,这反倒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机会。

②我不动声色,走过去把空瓶子又捡了起来,随手放进了我的手提袋里。

这是我的习惯,我不会把它们扔掉的,我家里不缺几个瓶子的钱,但瓶子问题折射出来的是一个人的素养。

今天,我更是要做给女儿看的。

③我知道女儿会不屑一顾,还会说我老土。

如今的孩子,把面子看得很重要,穿名牌,吃肯德基,而且会比着谁会浪费。

不过我会用事实告诉她,即使像有钱的比尔·盖茨,在生活中也是反对浪费的。

④果然,女儿看到我的举动很吃惊,她竟然..要把瓶子从我手提袋中拿出来重新给扔掉。

看女儿进入我设的圈套,我这才谆谆地教导她:“孩子,不是老爸吝啬,一只瓶子一毛钱,不值什么钱,但这也是钱,节俭是从一个空瓶子开始的。

”⑤我等待着女儿的惭愧,或者向我道歉,或者默默地从我身边走开。

不想,她趁我不备,伸手把空瓶子从我手提袋里取了出来,回过头,又重新把它放到了原处。

没等我反应过来,她又轻快地跑到我身边,拉着我的手臂撒娇:“爸,一个瓶子对咱们不算什么,但对一些人很重要。

咱小区每天都有一个捡废品的老人在这转悠,好可怜哪!把瓶子放在这里,她就可以轻松地拿走。

我知道,她不是乞讨的,她是靠劳动吃饭的……”⑥看着女儿清水般闪亮的眼眸,我忽然有些惭愧了。

那个老人我是知道的,每天靠捡一些废品养活自己,平时我见到她时,偶尔也会递上一两块硬币,想着自己的慈善,会自我陶醉上好一阵子。

我怎么没有想到女儿说的这一层意思呢?帮助一个人,更主要的是给她劳动的尊严。

⑦我没有说话,只是感激地冲女儿笑,夸她长大了。

我看到,暖暖的夕阳下,那只空瓶子稳稳地站在垃圾箱旁边,等待着一个真正需要它的人。

⑧它带去的,有温暖,有尊严。

11.文中的小故事发生在(时间);(地点);主要人物是;故事的起因是;经过是;结果是。

(6分)12.文章第⑥段看着女儿清水般善良的眼眸,“我”忽然有些惭愧了。

根据语境说说我为什么而惭愧?(4分)13.你认为女儿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14.“我”和女儿都对拾垃圾的老人进行了帮助,二人帮助方式上有何不同?你认为哪种方式更好?为什么?(4分)三、古诗文阅读(19分)【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乙】蕃①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

父有同郡②薛勤来候③之,谓蕃曰:“孺子何不扫撒以④待宾客?”蕃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⑤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⑥志,甚奇之。

【注释】①蕃:指陈蕃。

②郡:古代行政区域单位。

③候:拜访。

④以:而。

⑤事:服侍。

⑥清世:使社会澄清。

15.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

(4分)(1)有龙则灵.:(2)无丝竹..之乱耳:(3)无案牍之劳.形:(4)尝闲处.一室:16.翻译下列句子。

(8分)(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4)何陋之有?17. 【甲】文引用孔子的话有何作用?(3分)18.用原文语句填空。

(4分)两段文字都写了“室”,其中【甲】文中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乙】文中陈蕃不“洒扫”其室,而让“庭宇芜秽”的理由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