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题-三次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

专题-三次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


【学】
世界市场开始出现
新航路的开辟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商品输出 资本输出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第三次科技革命
资本新一轮扩张
全球化时代
(20C90Y以来)
3.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之一:
生产全球化
3.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之二: ——贸易全球化 目前,世界贸易总额约占世界年GDP总额 的1/4左右。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贸 易增长率大大高于世界经济增长率。20世纪 90年代,世界贸易额平均每年增长6%;2000 年,增长速度达到12.5%。 国际贸易不单在 规模上扩大,而且参与贸易交换的商品种类 也越来越多。
②导致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材料解读
1997年,一场人们始料不及的金融危机首 先在泰国爆发,迅速波及东南亚其他国家。 危机随之蔓延至中国的香港及台湾地区,进 而波及日本、韩国,甚至拉丁美洲各国以及 欧洲发达国家都受到冲击。东南亚及东亚很 多国家和地区的货币急剧贬值,股市暴跌, 同时伴随着大量金融机构破产倒闭。这次危 机持续时间长,蔓延地区广,给东南亚及东 亚乃至整个世界造成了严重的创伤。 ③加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威胁发 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和经济主权。
1、思考经济全球化的含义、表现、实质 2、经济全球化给世界带来了什么影响?它 有哪些利与弊? 3、发展中国家应该怎样应对全球化趋势?
经济全球化趋势
“秀才不出门,可 知天下事,可购 天下物”,地球 真的成了一个 “小村庄”。
国际化的海尔
世贸组织总部
世界贸易组织开会场景
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 英文 缩写为WTO)成立于1995年1月1日,其前身是关税和贸易 总协定(GATT)。其总部在瑞士日内瓦。WTO是世界上最 大的多边贸易组织,目前已经拥有137个成员,成员的贸 易量占世界贸易的95%以上。
2004年5月28日,反对全球化的示威者与 墨西哥防暴警察发生冲突。当天,第三届欧盟—— 拉美首脑会议在墨西哥城市瓜达拉哈拉开幕。
经济全球化趋势与当今中国
材料一:世贸组织前总干事鲁杰罗针对经济全球化这一 不可逆转趋势, “阻止全球化无异于阻止地球自转!” 材料二 十一届三中全会—— 改革开放
十四大—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体制
三次科技革命对生产力、生产关系及世界格局的影响:
1、对生产关系的影响: 第一次,社会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无产阶级和资产 阶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确立。 第二次,产生了垄断组织,自由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 阶段。 第三次,社会经济结构和生活结构发生巨大变化,第三 产业比重上升,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2、对生产力的影响: 第一次科技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人类进入蒸汽 时代;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第二次科技革命: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 增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第三次科技革命:极大的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空前发展; 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④恐怖主义
出现的国际因素:冷战结束后,由于国与 国之间文明发展的冲突,大国推行霸权主义, 恐怖主义凸显;深刻的国内原因:如经济发展 不平衡、政治腐败、民族政策不合理;民族、 种族、宗教矛盾;思想意识形态等影响。恐怖 主义严重地威胁着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危害整 个国际社会的秩序。
发展中国家应该怎样应对全球化趋势
1970年4月22日美国2000万人 游行呼吁拯救地球
1990年纽约市长在时代广场 为“世界地球日”活动揭幕
我国第一枚“世界地球日”邮票
材料解读
日益蔓延的荒漠化,土地的侵蚀,气候的恶 化,海洋与河流的污染……其中发达国家往往 出于本国战略利益的考虑,为了保护本国的生 态环境不受污染,而把大量的污染源工业都建 立在海外,既消耗了他国的资源,还污染了他 国的环境。据有关资料统计,美国将60% 以上 的污染企业建立在海外。
保留本民族优秀传统,坚持全球化 和多样化协调统一
中国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
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顺应经济全球 化的潮流 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
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提升自身参与 国际经济活动的能力 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跳出 国界,走向世界. 提高品牌意识,创民族品牌
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和WTO。 材料三: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维护开放自由的贸 易投资环境;加快推进相关改革,重建国际金融秩序。
胡锦涛《携手合作,同舟共济》 态度:积极参与、趋利避害
材料四: 迁善之助《日本文化史》记载,日本 明治维新后,社会出现穿戴追捧欧美式样,饭馆 招牌上也写上英文,艺妓表演时也夹杂几句外文 ,以抢购消费外国商品为荣,鄙弃国产货等现象 2007年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推动社会主义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 族共有精神家园,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吸收各国 优秀文明成果,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你认为人类应该如何面对高科技带来的负面影响? 1)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2)保护环境
3)合理利用资源
我国应该怎样迎接科技革命的挑战?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把科教兴国放在优先发展
的战略位置
2)大力发展教育培养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
3)注意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关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4)大力发展知识经济,提高综合国力。
经济全球化
1、含义:
【学】
经济全球化指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 在第三次科技革命和国际化生产的推动下,
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并逐渐形成一个整
体的现象。
全球化客观条件
现代科学技术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市场经济体制在全球范围确立
全球多边贸易体制建立 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强
经济全球化
2、发展历程:
分散 整体
三次科技革命对比表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20世纪四五十年代
时间 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70年代 理论 牛顿力学 标志 时代 电磁学
爱因斯坦相对论
蒸汽机
蒸汽时代
原子能、计算机、航 电力和内燃机 天技术、生物工程等
电气时代
信息时代 电子工业、 核工业、 航天工业
新兴 工业 部门
电力工业、 棉纺织业、 机器制造业、 钢铁工业、 化学工业、 交通运输业 石油工业
3、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第一次,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对外掠夺,使东方从属
于西方,英国成为世界霸主。
第二次,在经济上由商品输出为主变为资本输出为
主,在政治上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正式形成 第三次,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和政治格局的调整, 科技竞争在国际间的竞争地位日益重要,拉大了发达国 家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
3.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之三: ——资本全球化 漫画:资本的跨国运动
第一,资本总是向利润最 高的地方流动,即追求利 润的最大化 第二,伴随着生产和贸易 全球化,资本全球化规模 加大。
当今每天有2000—5000亿美元的资本在世界游荡,一 年累计达560000亿美元,相当于美国一年国民生产总 值的6倍。
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1)经济全球化的机遇 生产要素 全球流动 国际分工 水平提高 国际贸易 迅速发展 提高世界资源配置效率 推动各国生产力发展
为各国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2)经济全球化面临的挑战
1960年,全球五个最富国家和五个最穷国 家人均收入的差距是30倍,1990年达到60倍, 如今则扩大到74倍。1999年,最富裕国家人均 GDP(美国为30600美元)与最贫困国家人均GDP (埃塞俄比亚仅为100美元)之比竟达300∶1。 世界上3个最富有的人的财富,超过60个穷国国 民生产总值之和…… ①加剧贫富差距、利益失衡。
福建省长乐闽侯县工商局工作人 员将查获的“洋垃圾”焚毁
英国《卫报》2005年3月28日披露了一则惊人消息: 荷兰警方最近在鹿特丹港口截获了1000吨来自英国的家 庭垃圾。这些未经分类处理的垃圾被贴上“废纸”的标 签,正准备启运前往中国。荷兰和英国环境部门随后进 行的联合调查表明,英国每年都有数量惊人的家庭垃圾 被一些公司非法运到中国进行处理。
3.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之四: ——科学技术和信息的全球化 目前,互联网上的英语内容占到几乎 100%,中文的信息量不到总量的1/10000, 不受西方控制的英文信息也不到1/10000; 传播于世界各地的新闻中,90%由美国等西 方国家垄断,而美国自己的电视中,外国节 目的占有率只有1.2%。
4.经济全球化的载体---跨国公司
5、经济全球化的实质
国内生产总值比较(单位:百万美元) 全世界 高收入国家 低收入国家 2007300(65年) 1413280 163040 所占百分比 70.53 23112566(93年) 18247536 所占百分比 78.96 8.14 990262 4.28
发达国家主导下,资本在全球范围内新一轮扩张
三次科技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第一次: 第二次: ①英国工业革命后,发动两次鸦片战争, ①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中国完全沦为 第三次: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科学技术也 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随着改革开放,引进外 (政治方面) 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国先进科学技术,在科技领域硕果累累。机 ②兴起洋务运动,近代工业产生(中国 ③中国人民救亡图存运动高涨(如:维新 遇与挑战并存。 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经济方面) 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③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思 思想上由向西方学习军事、技术转为学 想方面) 习制度。
目前全球大约有6. 5万家跨国公司。它们 大约控制着世界生产总值的30%、世界贸易60%、 技术研究开发及技术转移的80%,以及海外直 接投资的90%。
跨国公司全球化战略: 在资本过剩的国家筹集资本
在原材料和劳动力低廉的国家加工产品
在物质短缺的国家销售产品
经济全球化
3、原因及表现: 根本原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4、表现: ①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 ②跨国公司的影响增大,生产活动的全球 化趋势加快 ③建立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 (1989年,亚太经合组织;1993年欧盟) ④建立全球性经济组织 (1995年,成立世贸组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