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枢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

镇静催眠药一、单项选择题1、苯巴比妥钠连续应用产生耐受性的主要原因是A、再分布于脂肪组织B、排泄加快C、被假性胆碱酯酶破坏D、被单胺氧化酶破坏E、诱导肝药酶使自身代谢加快2、安定的催眠作用机制主要是A、抑制特异性感觉传入通路B、抑制特异性感觉传入通路的侧支传导冲动至网状结构C、抑制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D、抑制大脑皮层及边缘系统E、增强中枢GABA能神经的抑制效应3、苯巴比妥过量中毒,为了促使其快速排泄,应A、碱化尿液,使解离度增大,增加肾小管再吸收B、碱化尿液,使解离度减小,增加肾小管再吸收C、碱化尿液,使解离度增大,减少肾小管再吸收D、酸化尿液,使解离度增大,减少肾小管再吸收E、以上都不对4、慢效类的药物是A、司可巴比妥B、戊巴比妥C、硫喷妥钠D、苯巴比妥E、异戊巴比妥5、不产生成瘾性的药物是A、巴比妥类B、苯二氮类C、吗啡D、度冷丁E、苯妥英钠6、巴比妥类镇静催眠的主要作用部位在A、大脑边缘系统B、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C、大脑皮层D、脑干网状结构侧支E、脑干网状结构易化区7、关于巴比妥类的描述,下列哪项正确?A、长期应用能产生习惯性,成瘾性B、短效类主要从肾排泄C、药物中毒可酸化尿液促进排泄D、长效类比短效类脂溶性高E、循环衰竭是该类药物中毒死亡的原因8、下列哪药无抗惊厥作用?A、乙琥胺B、水合氯醛C、硫酸镁D、安定E、苯巴比妥9、关于苯巴比妥用途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镇静B、催眠C、抗惊厥D、抗癫痫E、麻醉10、苯二氮类与巴比妥类比较,前者没有哪一项作用()A、镇静、催眠B、抗焦虑C、麻醉D、抗惊厥E、抗癫痫11、对小儿高热性惊厥无效的药是A、苯巴比妥B、安定C、异戊巴比妥D、水合氯醛E、苯妥英钠二、多项选择题1、对安定的描述哪些正确?A、小剂量即能抗焦虑B、剂量加大,依次产生镇静、催眠、抗惊厥、抗癫痫、麻醉、麻痹等作用C、安全范围大,无成瘾性D、用于催眠,其依赖性、耐受性、反跳现象均轻E、其作用机制与抑制中枢GABA能神经功能有关2、安定具有的作用A、中枢性肌松B、抗焦虑C、镇静、催眠D、抗惊厥、抗癫痫E、麻醉3、具有镇静、催眠作用的药物是A、安定B、苯巴比妥C、水合氯醛D、异丙嗪E、阿托品4、常用抗惊厥作用的药物有A、苯巴比妥B、安定C、水合氯醛D、硫酸镁E、氯丙嗪三、判断题1、支气管哮喘发作所致失眠,可用适量巴比妥类催眠。

2、服巴比妥类药物自杀者发生昏迷、死亡的可能性较服抗焦虑药自杀者为大。

四、填空题1、巴比妥类药物的作用随药物剂量增加依次出现、、、和。

2、作为镇静催眠药,苯二氮类已取代巴比妥类,这是因为前者具有、和优点。

3、巴比妥类起效快慢主要决定于药物的,超短效类的药物有。

4、巴比妥类致死的主要原因是,异戊巴比妥在体内消除的主要方式是。

答案1、镇静;催眠;抗惊厥;麻醉;呼吸麻痹2、疗效好;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3、脂溶性的高低;硫喷妥钠4、呼吸中枢抑制导致呼吸衰竭;经肝药酶代谢五、问答题1、试述安定的用途。

(1)抗焦虑:在小于镇静的剂量即可产生明显的抗焦虑作用,是治疗焦虑症的首选药(2)镇静催眠:用于①麻醉前给药;②失眠:现已取代巴比妥类成为首选的催眠药,对焦虑性失眠疗效尤佳。

(3)抗惊厥、抗癫痫:抗惊厥作用强,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惊厥,安定静注是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首选药。

(4)中枢性肌松:用于缓解中枢疾病所致的肌强直(如脑血管意外、脊髓损伤等);也可用于局部病变(如腰肌劳损)引起的肌肉痉挛。

抗癫痫药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苯妥英钠的临床应用,下列哪项错误?A、三叉神经痛B、癫痫大发作C、癫痫持续状态D、室性心律失常E、癫痫小发作2、苯妥英钠不良反应没有A、胃肠反应B、齿龈增生C、过敏反应D、共济失调E、肾脏严重损害3、关于苯妥英钠,下列哪项描述是错误的?A、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B、刺激性大,不宜肌注C、长期使用可引起齿龈增生D、对病灶的高频放电有抑制作用E、对癫痫大发作有效4、癫痫大发作无效药A、苯巴比妥B、苯妥英钠C、丙戊酸钠D、酰胺咪嗪E、乙琥胺5、具抗癫痫作用的药物A、苯巴比妥B、巴比妥C、异戊巴比妥D、戊巴比妥E、司可巴比妥6、苯妥英钠急性毒性主要表现为A、成瘾性B、神经系统反应C、牙龈增生D、巨幼红细胞性贫血E、低钙血症7、对癫痫大发作,小发作,精神运动性发作均有效的药物是A、苯妥英钠B、苯巴比妥C、乙琥胺D、丙戊酸钠E、酰胺咪嗪二、多项选择题1、丙戊酸钠A、对各种类型癫痫都有效B、对小发作疗效优于乙琥胺C、对大发作疗效不如苯妥英钠、苯巴比妥D、作用机制与其能提高脑内GABA含量有关E、可损害肝脏2、苯妥英钠的不良反应包括A、牙龈增生B、肝损害C、巨幼红细胞性贫血D、消化道反应E、血压下降三、判断题1、苯巴比妥可用于治疗癫痫大发作及癫痫持续状态。

2、治疗癫痫控制症状时,即可停药,以防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3、苯巴比妥对癫痫小发作疗效差。

4、乙琥胺对癫痫小发作有效而对大发作无效。

四、填空题1、苯妥英钠的常见慢性毒性反应是,除对无效外,对其他各类型癫痫均有效。

2、癫痫持续状态可首选,给药途径应是。

癫痫大发作可首选或,癫痫小发作首选 .。

3、氯丙嗪所致的帕金森综合征宜用治疗。

答案:1、牙龈增生;癫痫小发作2、安定;静注;苯妥英钠;苯巴比妥;乙琥胺3、安坦或氢溴酸东莨菪碱抗精神失常药一、单项选择题1、氯丙嗪不具有的药理作用是A、抗精神病作用B、镇静作用C、催吐作用D、退热降温作用E、加强中枢抑制药的作用2、关于氯丙嗪,哪项描述不正确A、可阻断α受体,引起血压下降B、可阻断M受体,引起视力模糊C、可用于晕动病之呕吐D、配合物理降温方法,不但能降低发热者体温,也能降低正常体温E、可用于治疗精神病3、氯丙嗪临床主要用于A、抗精神病、镇吐、人工冬眠B、镇吐、人工冬眠、抗抑郁C、退热、防晕、抗精神病D、退热、抗精神病及帕金森病E、低血压性休克、镇吐、抗精神病4、氯丙嗪引起的急性锥体外系运动障碍,其机制主要是A、阻断中脑-边缘系统通路的DA受体B、阻断中脑-皮层通路的DA受体C、阻断黑质-纹状体通路的DA受体D、阻断结节-漏斗通路的DA受体E、抑制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5、氯丙嗪引起的帕金森综合征,合理的处理措施是A.用多巴胺B.用左旋多巴C.用阿托品D.减量,用安坦E.用毒扁豆碱6、长期应用氯丙嗪的病人停药后可持久存在下列哪种症状?A、帕金森综合症B、静坐不能C、迟发生运动障碍D、急性肌张力障碍E、体位性低血压7、在何种情况下氯丙嗪的降温作用最强?()A、阿司匹林加氯丙嗪B、哌替啶加氯丙嗪C、苯巴比妥加氯丙嗪D、异丙嗪加氯丙嗪E、物理降温加氯丙嗪15 、氯丙嗪对哪种病的疗效好A、抑郁症B、精神分裂症C、妄想症D、精神紧张症E、其它精神病二、多项选择题1、氯丙嗪使血压下降,其机制有A、阻断M受体B、阻断α受体C、直接舒张血管平滑肌D、抑制血管运动中枢E、激动M受体2、冬眠合剂由哪些药物组成A、哌替啶B、异丙嗪C、氯丙嗪D、芬太尼E、乙酰丙嗪3、氯丙嗪长期应用,常见的不良反应有A、鼻塞、口干、便秘、心动过速B、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等症状C、搏动性头痛D、锥体外系症状E、过敏反应4、氯丙嗪应用时的禁忌症有A、严重肝功能障碍B、有癫痫病史者C、糖尿病患者D、肾功能较差者E、中枢抑制药用后出现昏迷5、氯丙嗪降温作用特点是A、降温作用随环境温度改变而变化B、使产热减少,散热增加C、降低正常及发热者体温D、使散热减少,不影响产热E、降温是由于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6、氯丙嗪用作人工冬眠的理由是A、抑制体温调节中枢,降低体温和耗氧量B、抑制中枢神经系统,降低机体对病理刺激的反应性C、阻断a受体,改善微循环D、增加心肌收缩力,提高心输出量E、收缩血管,升高血压7、氯丙嗪对受体的作用包括()A、阻断M受体B、阻断中枢D2受体C、激活5-HT受体D、阻断a受体E、阻断b受体三、判断题1、氯丙嗪是最常用的抗精神分裂症药,是因为其抗精神病作用较其它药强。

2、氯丙嗪可阻断α、β受体及M受体。

3、肾上腺素可升高血压,因而可纠正氯丙嗪引起的血压降低。

4、长期使用氯丙嗪治疗精神分裂症易产生耐受性。

四、填空题1、氯丙嗪通过阻断而抑制生长激素分泌和促进分泌。

2、长期使用氯丙嗪,常见而严重的不良反应是,产生这一不良反应的原因是,此时可选用治疗。

3、氯丙嗪小剂量能抑制,大剂量可直接抑制而发挥镇吐作用,临床可用于治疗和引起的呕吐,但对引起的呕吐无效。

4、能翻转肾上腺素升压作用的药物有和。

答案:1、结节一漏斗处DA通路的D2受体;催乳素2、锥体外系反应;阻断黑质-纹状体DA受体,胆碱能神经功能相对占优势所致;中枢性抗胆碱药(安坦或氢溴酸东莨菪碱)3、延髓催吐化学感受区;呕吐中枢;疾病;药物;晕动病4、氯丙嗪;酚妥拉明五、问答题1、试述氯丙嗪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2、试述氯丙嗪的不良反应。

3、氯丙嗪过量或中毒所致血压下降,为什么不能应用肾上腺素?答案:1、(1)中枢作用①抗精神病作用:用药后幻觉、妄想症状消失,情绪安定,理智恢复,用于精神分裂症。

②镇吐作用:对各种原因引起的呕吐(降晕动病外)都有效。

③影响体温调节:用药后体温随环境温度而升降。

用于低温麻醉与冬眠疗法。

④加强中枢抑制药作用,合用时宜减量。

(2)植物神经系统作用阻断a、M受体,主要引起血压下降,口干等副作用。

(3)内分泌系统作用可致催乳素分泌增加引起泌乳,促性腺激素、生长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减少。

2、(1)一般反应①阻断M受体引起口干、便秘等。

②阻断a受体引起体位性低血压。

(2)锥体外系反应(长期大量应用时最常见的不良反应)①急性锥体外系运动障碍表现三种形式:帕金森综合征(最常见);急性肌张力障碍;静坐不能。

②迟发生运动障碍(长期用药出现,停药后不消失)。

(3)过敏反应:皮疹、皮炎、微胆管阻塞性黄疸、粒细胞减少。

(4)药源性精神异常,表现抑郁症状等。

(5)猝死:冠心病患者易发生。

(6)急性中毒:表现昏睡休克。

3、氯丙嗪降压主要是由于阻断a受体。

肾上腺素可激活a和b受体产生心血管效应。

氯丙嗪中毒时,肾上腺素用后仅表现b效应,结果使血压更加降低,故不宜选用,而应选用主要激动a受体之去甲肾上腺素。

镇痛药一、单项选择题:1、有关哌替啶的作用特点,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镇咳作用与可待因相似B、镇痛作用比吗啡弱C、成瘾性较吗啡轻D、不引起便秘,也无止泻作用E、治疗剂量能引起体位性低血压2、心源性哮喘可选用A、肾上腺素B、去甲肾上腺素C、异丙肾上腺素D、多巴胺E、吗啡3、哌替啶比吗啡应用多的原因是A、镇痛作用强B、对胃肠道有解痉作用C、无成瘾D、成瘾性及抑制呼吸作用较吗啡弱E、作用维持时间长4、哌替啶最大的不良反应是A、便秘B、成瘾性C、腹泻D、心律失常E、呕吐5、下列哪项描述是错误的A、度冷丁可用于心原性哮喘B、度冷丁对呼吸有抑制作用C、度冷丁可与氯丙嗪、异丙嗪组成冬眠合剂D、度冷丁无止泻作用E、度冷丁不易引起眩晕、恶心、呕吐6、度冷丁的药理作用不包括A、呼吸抑制B、镇静作用C、兴奋催吐化学感受区D、收缩支气管平滑肌E、对抗催产素对子宫的兴奋作用7、吗啡的镇痛作用原理可能是A、激活阿片受体B、阻断阿片受体C、抑制疼痛中枢D、阻断上行激活系统E、阻断a受体8、吗啡不具有以下哪一作用A、体内CO2潴留B、镇痛C、镇咳D、呼吸抑制E、松驰支气管平滑肌9、吗啡镇痛的主要作用部位是A、脊髓胶质区、丘脑内侧、脑室及导水管周围灰质B、脑干网状结构C、边缘系统与蓝斑核D、大脑皮层10、下列哪项符合吗啡的作用和应用A、单用治疗胆绞痛B、支气管哮喘C、心源性哮喘D、止吐E、解痉11、下列描述哪项正确A、镇痛作用度冷丁较吗啡弱,持续时间比吗啡长B、度冷丁、吗啡都可升高颅内压C、度冷丁、吗啡有成瘾性,可待因无成瘾性,故用来止咳D、度冷丁与吗啡对咳嗽中枢无抑制作用E、对心源性哮喘、吗啡有效,度冷丁无效12、度冷丁(哌替啶)临床应用不包括A、麻醉前给药B、人工冬眠C、镇痛D、止泻E、心原性哮喘13、吗啡的镇痛作用最适于A、诊断未明的急腹症B、分娩止痛C、颅脑外伤的疼痛D、其它药物无效的急性锐痛E、用于授乳妇女的止痛14、镇痛新与吗啡比较,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镇痛效力较吗啡弱B、呼吸抑制较吗啡弱C、大剂量可致血压升高D、成瘾性与吗啡相似E、既具有阿片受体激动剂作用又有弱的拮抗作用15、与吗啡的镇痛机制有关的是A、阻断阿片受体B、激动中枢阿片受体C、抑制中枢PG合成D、抑制外周PG合成E、阻断中枢DA受体16、治疗胆绞痛宜选A、阿托品B、哌替啶C、阿斯匹林D、阿托品+哌替啶E、654-217、镇痛作用最强的药物是A、吗啡B、安那度C、芬太尼D、镇痛新E、美散痛18、吗啡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是A、镇痛、镇静、催眠、呼吸抑制、止吐B、镇痛、镇静、镇咳、缩瞳、致吐C、镇痛、镇静、镇咳、呼吸兴奋作用D、镇痛、镇静、止吐、呼吸抑制作用E、镇痛、镇静、扩瞳、呼吸抑制作用二、多项选择题:1、吗啡急性中毒临床表现有A、昏迷B、瞳孔针尖样缩小C、呼吸高度抑制D、血压下降E、腹泻2、哌替啶禁忌症是A、诊断未明的急腹症B、心原性哮喘C、肺原性心脏病D、颅脑损伤致颅内压升高者E、支气管哮喘3、吗啡与度冷丁的共性有A、激动中枢阿片受体B、兴奋胃肠道平滑肌C、抑制呼吸D、延长产程E、用于麻醉前给药4、麻醉药品包括A、吗啡B、度冷丁C、可待因D、镇痛新E、颅通定5、吗啡用于心性哮喘,因其具有下哪些作用?A、镇痛B、抑制呼吸C、止咳D、镇静E、扩张外周血管6、具有成瘾性药物有A、安定B、氯丙嗪C、哌替啶D、吗啡E、苯巴比妥三、判断题1、哌替啶的镇痛强度约为吗啡的1/10,作用持续时间较吗啡短,但抑制呼吸及成瘾性较吗啡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