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古代家具发展史PPT课件

中国古代家具发展史PPT课件


4
一 席地而坐——萌芽发生时期
1.夏商周时期的家具
商朝是我国青铜工艺发达的极盛时期。当时将铜锡合金 制成兵器、礼器、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和工艺品等,创造 了辉耀人间的青铜文化,其中很多用具已具有木器家具的 雏形。 跪坐、席地而坐是当时社会所采用的一般姿势,从古代 出土的青铜器中,我们可以看到商代时期人们切肉的“俎” 和放酒用的“禁”,在这些型制上我们可以推测出,当时在 室内地上铺席,人们坐于席上而使用这些家具.
• 第一阶段——夏、商、周:中国早期家具的雏形阶段,开始 第一个家具命名为“榻”;
• 第二阶段——春秋、战国及两汉:比较低矮的家具诞生; • 第三阶段——魏、晋、南北朝:高形家具的出现; • 第四阶段——隋唐及五代:高形家具盛典时期,高矮形家具
并存发展; • 第五阶段——宋、元:高矮形家具较多、繁杂; • 第六阶段——明清:中国家具的鼎盛时期(因工具、工艺、
材质的发展与成熟); • 第七阶段——清后期:家具的衰退期,但明清家具是中国家
具的最具影响力的代表。
3
中国古代家具发展演变时间轴
中国传统家具
席地而坐家具前期
商周时期家具
春秋战国家具
秦汉时期家具
过渡时期的家具
魏晋南北朝家具 隋唐五代家具
垂足而坐的后期家具
宋代家具
元代家具
鼎盛时期的明清家具
明式家具
清式家具

5
1.夏商周时期的家具
商周时期的青铜艺术
6
1.夏商周时期的家具
河南安阳出土的石俎(商)
这种四足俎延至周朝,上部的俎 面为倒置梯形,上宽下窄,四壁 斜收。俎面为槽形,为后世出现 的带拦水线之食案先驱。
饕餮蝉纹俎(商· ·周)
此俎为青铜制成,俎面狭长,两 端翘起,中部略凹。周身绕以蝉 纹、夔纹、饕餮纹。我们可以从 这种板足俎的造型中看到后世桌 案类家具造型的身影。
此外,商代已出现了比较成熟的髹漆技术,并被运用到 床、案类家具的装饰上。从出土的一些漆器残片上,可以 看到丰富的纹饰,在红地黑花之外,还镶嵌象牙、松石等 ,其技术达到了很高水平。 夏商周是家具起源时期,主要出现的家具品种:席-床榻 之始;俎、几——桌案之始;禁——箱柜之始;扆(yi)— —屏风之始。
中国发展史
1
中国古代家具发展史
• 中国家具的起源是世界家具史上最早的国家之一, 其发展随着社会化的进程经历了多层次的变革。几 千年来,我国的家具始终保持着独具特色的民族风 格,在世界家具体系中享有盛誉.我国的家具艺术 是我国民族文化遗产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劳 动人民在长期实践中聪明和智慧的结晶。
形、六角形、八角形、圆形及梅花形、海棠形等。托泥的 形状要根据面的形状而定。一种是垫木形,是用一长条方 木装在家具足下。框形托泥多用在有束腰家具上,有束腰 家具多用抱肩榫,这种结构的牙板只起支撑的作用,而管 束脚足的拉力却很弱,所以单就这种结构来说是不完备的, 为了弥补它的不足,则采取在足下装托泥或安管脚枨的做 法,这样从家具各部位相互配合的角度分析,腿足顶端有 桌面管束,足端有托泥管束,中间的牙板只起支撑的作用, 仍是一个科学合理的整体。 • 托泥的作用还在于一件家具因陈设时间过久,接触地面的 部分难免受潮腐烂或因挪动而磨损,从而影响家具的使用 寿命。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只需更换托泥即可得到解决。
1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2
1.夏商周时期的家具
《三礼图》中的斧依
湖南长沙马王堆西汉墓
出土的漆屏风
13
一 萌芽发生时期
夏商周时期的家具主要是青铜器
青铜器家具作为祭器,具有礼器的职能,装饰风格神秘威 严,宗教色彩浓厚。这时期出现了漆木镶嵌家具。 青铜家具——青铜器家具以俎、禁等置物家具为主,装饰 风格狞厉而神秘,采用对称式构图,以饕餮纹(兽面纹) 、夔纹、蝉纹、云雷纹为主要装饰纹。
• 由于人们生活起居习惯的变化,中国传统家具经历 了自商周到秦汉的席地跪坐的矮形家具,从魏晋到 隋唐席地跪坐与垂足而坐并存的过渡时期家具,至 北宋垂足而坐的高型家具的演变过程,以后又经过 五六百年历史的不断发展和提高,在明清时期达到 了艺术高峰。

2
中国古代家具发展史
• 中国家具起源于夏朝,经历了不同时期、几个阶段 的发展历程与变革:
14
二、成长壮大时期
1.春秋战国时期的家具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大变革时期,铁器工具 的产生,漆工艺的广泛应用以及技术高超的名工巧匠的不 断出现,使得家具在制作水平和使用要求上都达到了空前 的高度。
15
1.春秋战国时期的家具
雕花木案 ·战国 ·
战国食案出土较多,有大小之 分、方圆之别,还有单层双层 的不同。河南信阳长台关战国 墓出土过一件金银彩绘大食案, 长1500毫米、宽720毫米、高 124毫米,案面四周有拦水线, 中间低且薄,四角略高而厚且 上翘,并各镶包角,呈燕尾状。 在长边距端头六分之一处设铺 首铜环,每边两个。大约在相 同位置,案下分立四个蹄形铜 足,中空,足上以铜托与案面 相连。此案彩绘金、黄、红、 绿四色交织的云气纹,案面朱 地上绘四排涡形纹,每排九个, 用绿、金、黑三色组成。
16
1.春秋战国时期的家具
黑漆朱绘三角纹木俎·战国·
造型古朴敦厚,绘饰有极精美的三角形几何图案。从这一时期俎的造型
来看,已经具备有桌案的雏形了。
17
1.春秋战国时期的家具
漆几(战国)
从湖北随县曾乙侯墓出土的彩绘漆几。 由三块木板榫接而成,结构合理,竖立 的两块木板为几足,中间横板为几面。 立板侧面绘饰云纹,精美无比。
7
1.夏商周时期的家具
妇好墓三连甗(yan)商 68X103.7X27厘米
此为商代重器,乃大型祭祀及宴享时所用,因是三甗联成一体,故
名。其构思奇巧,前所未见。高呈长方形作禁状,甗为敞口敛腹,三
甗内壁及双耳外侧均有"妇好"二字铭。整器纹饰简洁有秩,形制独特
,是研究商代青铜器文物类型学的重要的史料。
8
1.夏商周时期的家具
漆案(长沙刘城桥 楚墓)
铜禁(陕西宝鸡台周墓) 9
1.夏商周时期的家具
《三礼图》中的周 几 ·周·
俎是古代的一种礼器,为祭祀时切割或陈列牲畜之用具。 图中的俎为四条腿,前后腿下端加一横木,使俎腿不直接 着地,由横木承接,这是后世家具“托泥”的始祖。
10
托泥
• 托泥是装在家具足下的一种构件,它的作用相当于管脚枨。 • 托泥分两种类型,一种是框形,框形托泥又有方形、长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