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运移与成藏
油气运移与成藏 文献阅读 Ⅲ
海洋和石油地质学
烃源岩和天然气的有机地球化学研究以及他们在波兰外喀尔巴阡山 的中心部分起源相关性
油气运移与成藏
文献阅读 Ⅳ
有 机 地 球 化 学
波兰复理石喀尔巴阡山和中生代基底和渐新世硅乳石页岩有机相的 石油/烃源岩的相关性:从含水热解实验得出的见解
油气运移与成藏 文献阅读
罗世地层是古生代和中生代储层的潜在烃源岩。外喀尔巴阡山脉早白垩系-早
第三系砂岩层的31个天然气样品和8个取自于古生代-中生代基底的砂岩和碳 酸盐岩储层的天然气样品进行分子分析和同位素分析来确定他们的起源。
油气运移与成藏 文献阅读
研究方法
岩 石 筛 选 热 解 分 析
镜 质 体 反 射 率
稳 定 同 位 素 分 析
文献阅读
两种不同的有机硅乳石页岩相曾经被研究过。一种有机相有较高的碎屑沉积物 沉积并且包含II型干酪根。其他的有机相有较少的碎屑沉积物沉积,包含IIS型干
酪根。两种有机相的代表性岩样被用来确定非混相石油的动力学参数。
等温含水热解 研究方法 非等温开放系统热解 埋藏史研究
油气运移与成藏 文献阅读
岩样ST-4[u]取自于喀尔巴阡山脉前缘东部的鲁本卡河流北部河岸,高硫岩 样。岩样RR-45[2]采集于喀尔巴阡山脉前缘Zdroj-Rudawka Rymanowska有着广 泛硅乳石页岩露头的地区(岩样采集区见上图)。
文献阅读
4.正常油样分析 通过API重力、硫含量、组分百分含量和碳稳定同位素来分析研究区 收集的三十个天然油样本。用前述方法在通过气相色谱-质谱在三十个油样 中挑选十六个样本进一步来做生物标志化合物的分析。
右图为Skole和Dukla单元硅乳石样 本排驱油的含水热解实验所得的API、硫 含量和研究区的天然油含量。右图表明 喀尔巴阡山脉前缘中生代基底的天然油
油气运移与成藏 文献阅读
潜在烃源岩和与石油有关或无关的天然气的有机化学研究结果表明:
1.渐新世硅乳石岩层在所研究区域中有最好的生油气潜力。
2.古生代-中生代基底的奥陶纪、志留纪、早泥盆纪、早石炭纪 岩层的生烃潜力是变化的。
3.中生代的中侏罗世地层的生烃潜力也是变化的。TOC介于0.27
和3.8wt%之间,但残余物质生烃潜力不高。 4.在外喀尔巴阡山和古生代中生代基底储集额气体大体上与产热 的(热催化作用)和微生物(细菌)作用过程有关。 5.在下白垩统We˛glówka和Wola Jasienicka地区的圈闭聚集的天 然气与西里西亚低温热解气有相似的分子和同位素组成。这表明这些 碳氢化合物是由西里西亚运移而来。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油气运移与成藏
学院:能源学院 姓名: 你大爷
学号:11111111
油气运移与成藏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文献调研
文献阅读
总结
油气运移与成藏
文献调研
调研任务:调研六篇国外文献,制作一个PPT,列出相关文 献的重要图并附上相关的中文说明。
调研目的:1、了解油气运移与成藏的相关知识; 2、熟悉外文文献的检索流程,掌握实用的检索 技巧,为今后的学习、工作打下基础; 3、选取自己感兴趣的方向进行专攻,了解该方 向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在研究区波兰的喀尔巴阡山脉渐新世的硅乳石页岩中有机质含
量丰富并且含有不同类型II型、IIS型和III型干酪根混合物。干酪 根的成熟度由未成熟到轻微成熟是基于H/C原子比和岩石热解数据的
基础上确定的。这项研究定义了三种有机相,即,由不同种类和数
量有机质混合而导致拥有不同生烃潜力的沉积地层。有机相的定义 可能是受到了适合的硅乳石页岩露头的异常分布、生产井和在研究
3
4 5 6
Organic geochemical study of source rocks and natural gas and their genetic correlation in the central part of the Polish Outer Carpathians
Oil/source rock correlations in the Polish Flysch Carpathians and Mesozoic basement and organic facies of the Oligocene Menilite Shales : insights from hydrous pyrolysis experiments Organic geochemical study and genetic correlation of natural gas, oil and Menilite source rocks in the area between San and Stryi rivers (Polish and Ukrainian Carpathians) Origin of gaseous hydrocarbons, noble gases, carbon dioxide and nitrogen in Carboniferous and Permian strata of the distal part of the Polish Basin: Geological and isotopic approach
TOC
油气运移与成藏 文献阅读
3.排驱油和沥青含水热解分析 在最后的裂解过程后,把沥青从岩样中提取,并且采取与没有加热
处理过的岩样一样采用相同的处理程序。排驱的石油的重力(API)
是由Anton Paar DMA 4500型重力仪来测定。驱逐油的含硫量由 Lec-oSR-12型分析仪来测定。然后把排驱油分成几组与稳定碳同位素一
工作的后续分析过程中岩样选择的影响。
复理石一种特殊的海相沉积岩。一种由半深海、深海相沉积所构 成的韵律层系。单层薄,而累积厚度大,由频繁互层的、侧向上稳定 的海相岩石和(或)较粗的其他沉积岩和页岩层组成。油气运Fra bibliotek与成藏 文献阅读
研究区属于中欧石油
最大的省份之一。波兰喀
尔巴阡山的复理石带的前 缘也构成了世界上最古老 的石油生产地区。
起来描述提取沥青的特征。接着就是用气相色谱/质谱分析仪分析生物
标志化合物来把他们进行分类。
油气运移与成藏
文献阅读
未加热处理的硅乳石页岩
氢/碳原子比,氧/碳原子比以
及含水热解实验后样品相同的原 子比,以Hunt在1996年发表的有
关不同类型干酪根在自然成熟阶
段的氢/碳、氧/碳原子比为标准。
油气运移和成藏
油气运移与成藏
第二部分
文献阅读
Ⅰ
波兰喀尔巴阡山硅乳石页岩中有机相II型和IIS型干酪根石油生成的动力学研究
油气运移与成藏 文献阅读
波兰喀尔巴阡 山的硅乳石页岩( 渐新世) 是冲断带 的低硫油和喀尔巴 阡山脉前缘一些高 硫油的源岩 (右图 为主要的研究区域, 图的左上角为研究 区域的地理位置)。
油气运移与成藏
油气运移与成藏 文献阅读
2.含水热解实验的过程 含水热解实验(HP)是在地球化学基础上筛选出岩样后进行的,实验 结果可以用来分析从硅乳石页岩中排驱出的石油的种类和数量。为了能够 最大限度的有驱逐油的生成,故被选择的岩样都有较高的TOC、岩石热解烃 含量(S2)和适当的氢指数。在含水热解过程中,通常是将300-350克重的 大小不等、从0.5到2厘米的硅乳石页岩岩样,在一个1L的由不锈钢组成的 反应器或Hastelloy-C276型仪器中,有液态水存在的情况下等温加热。收 集在热解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液体和固体产品。 岩 石 热 解 氢 指 数 变 化 残 留 石与 油 热含 解量 烃 含 量
油气运移与成藏 文献阅读
3.埋藏史研究
在Paszowa-1井中底部的硅乳石 页岩,非混相石油从含水热解(HP) 动力学参数生成率曲线,样本RR-45 -[2](II型干酪根)和ST-4[u](IIS型 干酪根)S2生成的动力学参数就如同上 表所述。
油气运移与成藏 文献阅读
本研究结果支持先前公布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以通过间接测定不成
油气运移与成藏 文献调研
第一步:直接在“中国知网”上以migration和 accumulation为关键词检索,搜索到各类学科的大量 文献,由于数量过于庞大且都为英文使得阅读十分困 难,方向性和目的性非常模糊,更没有自己感兴趣的 主题和文献。
油气运移与成藏 文献调研
用migration作为关键词检索
熟的IIS型和II干酪根的有机硫和碳含量来确定活化能。本研究还通过
开放系统的热解建立了一个可靠的相关性含水热解生成的不溶混油的最
高产量和氢指数。这种关系提供了一种在开放热解体系测定含IIS型和
II型干酪根烃源岩最大值的方式。
油气运移与成藏 文献阅读 Ⅱ
烃源岩和天然气有机地球化学研究及其在波兰外喀尔巴阡山脉东部和古生代中生代基底的相关性
波兰喀尔巴阡山脉东部地质图
油气运移与成藏 文献阅读
研究工作方法及工作流程
样品采集
样品分析方法
结论
露 头 样 品
天 然 气 样 品
露 头 岩 样 热 解 分 析
等 温 含 水 热 解 分 析 油
正 常 油 样 分 析
油气运移与成藏 文献阅读
A.分析方法
1.露头岩样分析 采用热解分析的办法,该实验在配有有机碳的岩石热解Ⅱ型模型 上进行。干酪根由于氢氟酸和盐酸的溶蚀而被单独分离出来。分散有 机质的元素(C、H、N、O和S)的测定则是通过Carlo Erba 1108元素 分析仪。干酪根的总硫测定用Leco SR-12分析器。总铁含量则是在干 酪根被含氮和含氯的酸溶蚀分离出后的合适时间用 Perkin-ElmerOptima 3000 ICP-AE仪器来测定。
的含硫量明显高于Silesian和Sub-S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