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读后感
《古文观止》是三百多年来流传极广、影响极大的一本著作。
在诸多古文选本中独树一帜,鲁迅先生评价《古文观止》时认为它和《昭明文选》一样,“在文学上的影响,两者都一样的不可轻视”。
这个寒假我精心地挑选了里面的文章细读了一番,现在来谈谈我的感悟吧!
先来简单介绍一下这本书的内容:该书所选古文,以散文为主,兼收韵文、骈文。
这些作品都是“极声貌而穷文”,工于描绘,描绘中虽用韵语,但与诗不同,往往韵散结合,来加强声情之美。
散文则或记人或记事,有议论有寓言等等。
该书选文涵盖自周朝到明朝,丰富多彩,篇幅较短,语言精炼,便于诵读,有不少是千古流传的名篇。
读过《古文观止》,我发现这不仅是中华文化的精粹,同时也堪称是一部人生的百科全书。
历史的画卷在我的面前回首前瞻,领略了它的千般华彩。
从中,我也懂得了小到修身养性、大到治国平天下的人生哲理。
《曹刿论战》中,我被曹刿那机智的谋略所折服;《唐雎不辱使命》中,我敬佩唐雎那不畏强暴的爱国精神;《出师表(前、后)》中,我欣赏诸葛亮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古文观止》中还有不少写景抒情的名篇,表达了作者们面对成功与失败的那种超然出尘的精神境界和人生态度。
北宋的苏轼,才华横溢,可却仕途坎坷,在老年的时候,离妻别子,孤身被贬往黄州。
就在潦倒不堪之时,他月夜泛舟于赤壁之上,写下了名篇《前赤壁赋》、《后赤壁赋》。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惟江上之清风,与
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不禁,用之不竭。
”在人生最悲凉孤寂的时候,苏轼寄情于山水,在微波粼粼的月色下体验人生,观照自然,旷达而洒脱。
在物欲横流、精神荒芜的境况下,走向大自然,在山水间养神怡情、陶冶情操,也不失为安守精神家园、提升思想境界的方法。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还是《岳阳楼记》中,那千古流传的名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两句至理名言,如珍珠一样光彩夺目,掷地有声。
虽寥寥不过数十字,却胜似万卷诗书。
尤其是范仲淹的那种旷世情怀,早已被后人奉为立身做事的楷模。
读《古文观止》,不仅能够使我们警醒,使我们振奋,更能使我们坚强。
从中,我们学会了怎样做人,不管在任何处境下,心中的那盏明灯都会为我们指引方向。
“历史使人明智。
”我相信这是一本值得诵读的好书,让我们在美文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在美文中感悟人生,在美文中寻得智慧,从而淡泊明志,宁静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