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学ppt课件
幼儿心学
二、幼儿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
观察法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幼儿 在日常生活、游戏、学习和劳动过程中的表现, 包括其言语、表情和行为,并根据观察结果分 析幼儿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征的方法。简述我 国幼儿园教育的双重任务及其特点。 观察法是研究幼儿最基本的方法。
1.观察前观察者要做好准备 2.观察时尽量使儿童保持自然状态 3.观察记录要求详细、准确、客观,不仅要记录 行为本身,还应记录行为的前因后果 4.观察应排除偶然性,一般应在较长时间内系统 地反复进行 学前儿童心理研究的最基本方法是( A)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自然实验法 D.调查访谈法 运用观察法研究幼儿的心理时,应注意什么?
(二)实验法
实验法是根据研究目的,改变或控制幼儿 的活动条件,以引起其心理活动有规律的变化, 从而揭示特定条件与心理活动之间关系的方法。
1.实验室实验法 实验室实验法是在有特殊装备的实验室内, 利用专门的仪器设备进行心理研究的一种方法。
最大的优点就是能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可 以通过特定的仪器探测一些不易观察到的情况, 取得有价值的科学资料。但实验室条件本身往 往使幼儿产生不自然的心理状态,而且也难以 研究较复杂的心理现象。 2.自然实验法
(二)情绪对活动的影响大,自我控制能 力差 (三)心理活动开始向有意性发展
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和教育的影响,从 幼儿中期开始,他们已能初步按成人的 要求做事。到了5~6岁时,幼儿已能初 步控制自己的行为,有目的地进行活动, 心理活动开始向有意性发展。
四、幼儿的情绪由易变、外露开始向稳定和有意控制 发展 (一)情绪由易变化向逐步稳定方向发展 (二)情绪由易外露、自我控制能力差向有意识地控 制自己的情绪发展 五、幼儿的个性开始形成,逐渐向稳定倾向性发展 (一)初步出现了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兴趣爱好 (二)表现出较为明显的气质特点 (三)表现出最初的性格特点 论述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三)测验法
测验法是根据一定的测验项目和量表, 来了解儿童心理发展水平的方法。 (四)调查法 调查法是通过调查家长、教师或其他熟 悉被查幼儿的人,以了解幼儿心理的方法。 调查法可以采用当面访问的方式,也可 以采用书面调查的方式,也就是问卷的形式。
(五)谈话法和作品分析法 谈话法是通过和幼儿交谈,以研究他们的 各种心理活动的方法。谈话的形式可以是自由 的,但内容要围绕研究者的目的展开。 作品分析法是通过分析幼儿的作品(如手 工、图画等),去了解幼儿心理的方法。 研究幼儿心理,往往采取综合方法。
(三)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
整个幼儿期,思维的主要特点是具体形象的,但是, 到5~6岁幼儿开始明显地出现了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
三、幼儿的心理活动由以无意性为主,开始向有意性发展 (一)认知过程以无意性为主
认知过程的无意性是指没有目的、不需要作任何努力、 自然而然地进行。
认知过程中的无意性在幼儿的认知活动中表现非常突出, 特别表现在幼儿的注意、记忆和想象等心理活动之中。
一、3岁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一)婴儿期(0~1岁) 儿童出生后的第一年,心理发展非常迅速。具 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适应新生活,认识周围世界,开始与人交往 出生带来许多无条件反射活动,主要的是食物 反射和防御反射。 新生儿出生后不久,即出现条件反射。 儿童出生后逐渐地能够注视进入他视野的物体。 与成人的交往也发生在新生儿期。
(2)掌握语言的准备 研究发现,婴儿对语言的刺激非常敏感。 婴儿阶段是人的言语萌芽期,婴儿从理解别人说话和呀 呀学语中为掌握语言作准备。 (3)情感的发展和最初的社会性萌芽 心理研究表明,婴儿的情绪发展很早就已经表现出来。 在幼儿期他们的情绪逐渐分化,而且具有社会性的反应。 婴儿不仅具有表达情绪的能力,还有识别他人情绪的能 力。 微笑是婴儿最初的社会性行为。 婴儿对成人的依恋和对成人的交往性微笑都是婴儿社会 性发展的萌芽。
第二章
幼儿心理发展
第一节 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一、幼儿心理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发展
二、幼儿的认知活动由以具体形象性为主,开始 向抽象逻辑性发展 (一)对事物的认知主要依赖于感知 (二)表象活跃 表象是事物的具体形象在人脑中的映象。 (名词解释) 表象虽然不是实际的事物,但它是直观的, 生动形象的。因而表象也有具体性的特点。
通过分析儿童的手工、绘画等去了解儿童的心 理,这种研究方法被称为( C )
A.教育实验法B.观察法C.作品分析法D.调查法 研究者通过调查对家长、教师或其他熟悉被查 幼儿的人,以了解幼儿心理的方法被称作( A )
A.调查法B.测验法C.谈话法D.作品分析法
幼儿不同于成年人,不会刻意掩饰自己的言行 举止,据此特点可采用(A)来研究幼儿心理。 A.观察法 B.实验法 C.测验法 D.调查法
第二节 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指在一定的社会 和教育条件下,幼儿在每个不同的年龄阶段中 表现出来的一般的、本质的、典型的特征。 一般来说,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具有相 对的稳定性。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不 同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会使幼儿心理发展的特征 有所差异,这就构成了幼儿心理年龄特征的可 变性。
自然实验法是在幼儿的日常生活、游戏、 学习和劳动等正常活动中,有目的、有计划地 控制某些条件,来引起并研究幼儿心理变化的 方法。
自然实验的整体实验情境是自然的,因此被 试往往可以保持正常的状态,实验获得的结果也 比较真实,这与观察法相同。自然实验法与观察 法的不同之处在于研究者可以对某些条件进行控 制,避免研究者处于被动的地位,所以说,其兼 具观察法和实验法的优点。正因为如此,自然实 验法和观察法一样,成为研究幼儿心理的主要方 法。 自然实验法的不足在于:由于强调在自然条 件下进行实验,难免出现各种不易控制的因素。
★★2.动作不断发展 (1)从整体混乱的动作到局部的、准确的和专门 化的动作 (2)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 (3)由粗大动作到精细动作 (4)从无意动作到有意动作 3.心理活动的发生和发展 (1)最初的认知活动的出现 婴儿认知活动的发生,突出表现在感知的发 生和视觉、听觉的发展上。 认生是婴儿认知能力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变化。 手眼协调动作开始发生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