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培优试题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培优试题

八年级上学期同步强化测试题二(总分:100分时间60分钟)姓名: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的要求。

请将正确答案填在表格内。

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1. 如图所示,用手电筒对着平面镜中的像照射时,观察到像比原来亮多了,其原因是()A.光射到像上,所以会变亮B.光反射到物上,物变亮,所以像也变亮C.镜子比原来亮,所以像也比原来亮D.有光照射,更便于观察,所以觉得像比原来亮2、无云的晴天里,某同学在操场上竖立一根直杆,地面上OA是这根杆在太阳光下的投影,过了一段时间后,影子的位置移到了OB,且OA=OB,如图所示。

则AB所指的方向是( ).A.东B.西C.南D.北3. 一面镜子竖直挂在墙上,某人站在镜前1m处,从镜子里只看到自己的上半身,他想看到自己的全身,则()A.应后退到距镜子2m远处 B.应前进到距镜子0.5m远处C.应后退到距镜子4m远处 D.无论前进或后退都不能实现4.著名数学家苏步青年轻时有一次访问德国,当地一名数学家在电车上给他出了一道题:甲、乙两人相对而行,相距50千米。

甲每小时走3千米,乙每小时走2千米。

甲带一条狗,狗每小时走4千米,同甲一起出发,碰到乙后又往甲方向走,碰到甲后它又往乙方向走,这样持续下去,直到甲乙两人相遇时,这条狗一共走了()A.50千米 B.40千米 C.30千米 D.20千米5.炎热的夏天,当你走在晒得发烫的柏油路上时,刚巧来了一辆洒水车,水洒到路面上。

这时你会感到更加闷热,产生这种感觉的主要原因是()A.洒水车中的水经过曝晒,温度很高B.洒水后空气的湿度增加,身上的汗很难蒸发C.地面上的水反射了阳光,使身体得到更多的热量D.水蒸发时把地面的热量带到了人的身上6.车站上,坐在火车里的乘客从窗口发现有两列火车沿相反的方向运动,由此得出的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A.乘客坐的火车和看到的两列火车中一定有两列在沿相反方向运动B.乘客坐的火车可能在运动C.三列火车可能沿同一方向运动D .三列火车中可能有一列是静止的7、.水平地面上的a 、b 、c 三小车同时同地沿同一直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其中a 、b 两小车的路程时间图线(s-t 图线)如图所示。

运动6秒时,a 、b 间的距离和b 、c 间的距离均为9米。

若将c 小车的s-t 图线也画在图中,则下列关于c 小车的s-t 图线判断正确的是()A.一定在b 图线的上方B.一定与a 图线重合C.可能在a 、b 图线之间D.可能在b 图线的下方8.把一杯水和一杯花生油分别放在略低于它们凝固点的低温环境中,在它们凝固的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水从底部开始凝固,油从上部开始凝固B .水从底部开始凝固,油从中部开始凝固C .水从上部开始凝固,油从底部开始凝固D .水从上部开始凝固,油从中部开始凝固9.在抗洪抢险中,战士驾驶摩托艇救人,假设江岸是平直的,洪水沿江向下游流去,水流速度为v 1,摩托艇在静水中的航速为v 2,战士救人的地点A 离岸最近处O 点的距离为d ,如战士想在最短时间内将人送上岸,则摩托艇登陆的地点离O 点的距离为()A .21222vv dv B .0 C .21v dv D .12v dv 10.小轿车匀速行驶在公路上,坐在副驾驶位置的小青观察到轿车速度盘的指针始终在100km/h 位置处,在超越相邻车道上同向匀速行驶的另一辆普通轿车的过程中,小青发现该轿车通过自己的时间恰好为1秒,则该轿车的车速范围为()A .15~20m/sB .20~25 m/sC .25~30 m/sD .30~35 m/s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甲、乙两辆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同时向东行驶,路程一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甲车的速度是_______m/s ;两车行驶过程中,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________运动.12.(2012年“志英杯”物理竞赛)小汽车在短时间内的速度可以变化很快。

有些车几秒钟内车速就可以从0km/h 急升到110km/h 。

如图是一辆车在10s 内的车速变化情况,由图像可知第4s 时车速为______km/h ,从第2s 到第4s 过程中,车速__________。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从第6s 到第8s 速度的变化比从第8s 到第10s 速度的变化(选填“大”或“小”)13.(2012全国初中物理竞赛预赛)“蜻蜓点水”是常见的自然现象,某同学在研究蜻蜓运动的过程中,获得一张图4所示的蜻蜓点水的俯视图片。

该图片记录了在相等时间内蜻蜓连续三次点水过程中激起的波纹,已知水的传播和蜻蜓的飞行都是匀速运动。

根据图中弦的形状和分布可知蜻蜓当时是向____________(填“左”或“右”)飞行的,且飞行速度比水波传播的速度____________(填“快”a或“慢”)14.甲、乙两列火车,车长分别为1L 和2L ,在相邻的两条轨道上,甲车以速度1v 向东匀速行驶,乙车以速度2v 向西匀速行驶,则甲、乙两列火车从相遇到离开所需时间为。

15.某同学做实验时发现一支温度计不准确,仔细观察发现它的刻度是均匀的。

把不准确温度计和标准温度计一同插入水中,发现当实际温度为2℃时,它的示数为4℃。

当实际温度42℃时,这支温度计的示数等于实际温度值。

则实际温度为_______℃时,它的示数为80℃。

16. 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神舟”七号飞船载着三名航天员飞上蓝天,实施太空出舱活动等任务后于28日17时37分安全返回地球。

已知:“神舟”七号飞船在距地球表面高343千米的圆轨道上运行,运行速度为7.76千米/秒;地球半径 6.37×103千米。

则在“神舟”七号飞船运行期间,飞船绕地球运动的圈数为(保留整数)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20分)17.如图所示的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

(2)如果有5mm 厚和2mm 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mm 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3)如果玻璃板不竖直,将对实验产生的影响是:。

(4)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烛焰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选填“实”或“虚”)像;放在“烛焰”上的手指(选填“会”或“不会”)被烧痛。

18.同学们都有玩荡秋千的经历,小磊同学玩荡秋千时突然想到:秋千往返摆动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他提出:猜想一:可能与秋千的绳长有关;猜想二:可能与人和秋千的总质量有关;猜想三:可能与秋千摆动幅度(摆动中人离开中心的最大距离)有关。

为了验证以上的猜想,他进行了如右下图的实验,一根跟细绳一端拴一小球,一端固定,让小球自由往返摆动,并记录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小球到固定点距离(摆长)(/米)小球质量(/克)摆动幅度(/米)小球往返摆动20次的时间(/秒)小球往返摆动一的时间(/秒)1 0.7 20 0.05 33.2 1.72 1.0 20 0.08 39.7 2.03 1.0 30 0.05 39.8 2.04 1.0 30 0.08 39.7 2.05 1.3 20 0.05 45.3 2.3(1)要完成上述实验,除如图器材外,还必需的实验器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验证猜想一,应该选择实验序号___________;为了验证猜想二,应该选择实验序号___________;(3)从实验数据表格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摆钟是利用本实验的原理制成的。

某一摆钟变慢了,要调准它,应将摆钟的摆长调_______ (选填“长”或“短”)。

四、计算与简答题(第19题8分;第20题12分。

共20分)19.如图所示,在等高且相距较远的甲、乙两地各有一套光学系统.甲处A为固定的激光光源,它竖直向下发出一束又细又亮的激光.B是正多面反射棱镜,这里只画出它相邻的三个反射面,该棱镜可绕水平中心轴O顺时针高速旋转.C是带观察屏的望远镜.当撤去B时,激光束恰好直接射入望远镜.乙处是安装在水平轴O上的两块互相垂直的平面镜组成的反射系统,该系统也可绕O轴在竖直面内旋转.现调节甲、乙两地系统至某一静态时,激光束经过图所示的一系列反射后恰好射入望远镜中,试回答下列问题:(1)由此可推导出正多面反射棱镜的面数为。

(2分)(2)保持甲地的整个光学系统不动,让乙地反射系统整个绕O轴在纸面上缓缓旋转一个不太大的角度,是否可以保证激光束在这一段时间内总能进入望远镜中?(旋转过程中两平面镜保持相互垂直且激光在两平面镜中各有一次反射).答:(填“是”或“否")。

(2分)(3)若让甲地棱镜绕中心轴O旋转,其余部分不动.由于甲、乙两地相隔较远,且光是以一定的速度在空气中传播的,故一般情况下望远镜中不能再看到激光光源的像.但是适当调节转速,则可重新看到光源的像.若已知甲、乙两地间距离为s,光速为c,试求棱镜的最小转速是r/s。

(4分)(转速是指每秒转动的圈数)20、某高校每天早上都派小汽车准时接刘教授上班。

一次,刘教授为了早一点赶到学校,比平时提前半小时出发步行去学校,走了27分钟时遇到来接他的小汽车,他上车后小汽车立即掉头前进。

设刘教授步行速度恒定为v1,小汽车来回速度大小恒定为v2,刘教授上车以及小汽车掉头时间不计,则可判断:(1)刘教授可以提前多少分钟赶到学校?(2)刘教授步行速度与小汽车速度的比值v1:v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