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制漆车间以人工生产、包装为主,操作员工操作过程中接触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有机溶剂(乙酸乙酯、乙酸丁酯、苯系物、甲醇等)、甲苯二异氰酸酯和粉尘。
1.投料时要开启抽风机和抽风柜,戴防毒口罩,并小心投放,避免原料扬尘过多;
2.生产过程应做好个体防护(戴防毒口罩、戴防护手套、穿防护鞋、穿防护服、防护眼罩、注意通风)并定期更换;
3.有机溶剂易经皮肤吸收,作业完毕应用肥皂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4.工作时不得进食、饮水、吸烟;
5.加强局部抽排风或车间通风。
仓库以搬运、装卸作业为主,作业过程中接触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有机溶剂(乙酸乙酯、乙酸丁酯、苯系物、甲醇等)和粉尘。
1.作业时要戴防毒口罩,并小心装卸,避免原料扬尘过多;
2.作业过程应做好个体防护(戴防毒口罩、戴防护手套、穿防护鞋、穿防护服、防护眼罩、注意通风)并定期更换;
4.工作时不得进食、饮水、吸烟;
5.加强局部抽排风或车间通风。
制漆车间以人工生产、包装为主,作业过程中接触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有机溶剂(乙酸乙酯、乙酸丁酯、苯系物、甲醇等)和粉尘。
1.投料时要开启抽风机和抽风柜,戴防毒口罩,并小心投放,避免原料扬尘过多;
2.生产过程应做好个体防护(戴防毒口罩、戴防护手套、穿防护鞋、穿防护服、防护眼罩、注意通风)并定期更换;
3.有机溶剂易经皮肤吸收,作业完毕应用肥皂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4.工作时不得进食、饮水、吸烟;
5.加强局部抽排风或仓库通风。
研磨车间以人工投料作业为主,作业过程中接触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有机溶剂(乙酸乙酯、乙酸丁酯、苯系物、甲醇等)和粉尘。
1.投料时要开启抽风机和抽风柜,戴防毒口罩,并小心投放,避免原料扬尘过多;
1.投料时要开启抽风机和抽风柜,戴防毒口罩,并小心投放,避免原料扬尘过多;
2.生产过程应做好个体防护(戴防毒口罩、戴防护手套、穿防护鞋、穿防护服、防护眼罩、注意通风)并定期更换;
3.有机溶剂易经皮肤吸收,作业完毕应用肥皂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4.工作时不得进食、饮水、吸烟;
5.加强局部抽排风或车间通风。
3.有机溶剂易经皮肤吸收,作业完毕应用肥皂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4.工作时不得进食、饮水、吸烟;
5.加强局部抽排风或车间通风。
制罐车间以人工剪料、冲压、缝焊为主,作业过程中接触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噪声和有机溶剂(苯系物等)。
1.作业过程应做好个体防护(防噪耳塞、注意通风);
2.缝焊岗位作业过程应戴防护眼镜,涂光油和涂胶岗位应戴戴防护手套、穿防护鞋、穿防护服、防护眼罩、注意通风)并定期更换;
3.有机溶剂易经皮肤吸收,作业完毕应用肥皂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4.工作时不得进食、饮水、吸烟;
5.加强局部抽排风或车间通风。
水性涂料车间以人工生产、包装为主,操作过程中接触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粉尘和防霉助剂。
2.有机溶剂易经皮肤吸收,作业完毕应用肥皂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3.工作时不得进食、饮水、吸烟;
4.加强局部抽排风或车间通风。
3.光油挥发的有机溶剂易经皮肤吸收,作业完毕应用肥皂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4.工作时不得进食、饮水、吸烟;
5.加强局部抽排风或车间通风。
技术实险室以技术员实验和检测化验为主,作业过程中接触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有机溶剂(乙酸乙酯、乙酸丁酯、苯系物、甲醇等)。
1.作业程应做好个体防护(戴防毒口罩、戴防护手套、穿防护鞋、穿防护服、防护眼罩、注意通风)并定期更换;
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溶剂车间以人工包装为主,有机溶剂通过管道输送,操作员工操作过程中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有机溶剂(乙酸乙酯、乙酸正丁酯、苯系物、甲醇等)。
1.管道阀门进行定期检查,避免跑冒滴漏;
2.包装时,应做好个体防护(戴防毒口罩、戴防护手套、穿防护鞋、穿防护服、防护眼罩、注意通风)并定期更换;
3.有机溶剂易经皮肤吸收,作业完毕应用肥皂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