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单元阅读理解(教师版)

第二单元阅读理解(教师版)

第二单元课外阅读理解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一)有一次,幼小的我,忽然走到母亲面前,仰着脸问:“妈妈,你到底为什么爱我?”母亲放下针线,用她的面颊,抵住我的前额,温柔地,不迟疑地说:“不为什么——只因为你是我的女儿!”小朋友!我不信世界上还有人能说这句话!“不为什么”这四个字,从她口里说出来,何等刚决,何等无回旋!她爱我,不是因为我是“冰心”。

或是其他人世间的一切虚伪的称呼和名字!她的爱是不附带任何条件的,惟一的理由,就是我是她的女儿。

总之,她的爱,是屏除一切,拂拭一切,层层的麾(同“挥”)开我前后左右蒙罩的,使我成为“今我”的原素,而直接的来爱我的自身。

天上的星辰,骤雨般落在大海上,嗤嗤繁响,海波如山一般的汹涌,一切楼层都在地上旋转,天如同一张蓝纸卷了起来。

树叶子满空飞舞,鸟儿归巢,走兽躲到它的洞穴。

万象纷乱中,只要我能寻找到她,投到她的怀里……天地一切都信她!她对于我的爱,不因着万物毁灭而更变!她的爱不但包围我,而且普遍地包围着一切爱我的人;而且因着爱我,她也爱了天下的儿女,她更爱天下的母亲。

小朋友!告诉你一句小孩子以为是极(),而大人们以为是极高深的话:“世界便是这样的建造起来的!”14.第一段有两处细节描写,分别表现出“幼小的我”的和母亲的。

15.第一段中的“不迟疑”与第二段中的哪两句话相互照应?16.根据文意,第二段中与“拂拭”词义相同的两个词语是、“拂拭一切”的目的是(用原文回答)。

17.第二段,为什么说母亲爱的是“我的自身”?(用原文语句回答)18.第三段描写景物的特点可用文中的哪个短语来概括?19.文中插入写景文字(第三段)的用意何在?20.第四段括号中应填入的词语是。

21.第四段画线部分说明母爱有何特点?(二)娘山子没了爹,娘就百般疼爱山子。

山子没考上高中,娘要山子重读一年,山子却跟着娘去割稻。

娘问山子:“你就一辈子玩这土坷垃?”“不玩土坷垃干啥?”山子闷闷地应了一句。

“你就这样没志气?”娘好失望。

“可我能干什么?……到外面打工,如找不到事,那得要饭回来。

”“男人应该有胆量闯。

你不应该前怕狼后怕虎的。

”山子不出声,仍割着稻。

娘开始骂山子,越骂越难听。

山子流着泪说:“娘,你咋这样嫌我?我就像不是你生的。

”“你就不是我生的。

我后悔不该捡你这个没出息的窝囊废。

”“我不是你生的?!”山子怔了,拿眼问着娘。

娘点点头。

第二天天蒙蒙亮,山子一步一回头地离开了家。

几年以后,成了大款的山子回来时,娘的坟上已长满青草。

一个老妇人责备山子:“你出生时,差点要了你娘性命。

你可真狠心……”山子惊呆了,跪在娘的坟前,不停地磕头,喊着“娘——”22.对小小说《娘》的主题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劝告考不上高中的初中毕业生重读再考B.鼓励农村青年到城里去挣钱当大款C.揭示严格要求子女才能成长的道理D.说明玩土坷垃是没志气没出息的23.对“娘”这个人物形象进行评价。

24.娘为什么骂山子,为什么说他是捡来的?根据理解,简要回答。

25.体会山子在娘坟前磕头的心情,口头描述此时山子的心理活动。

参考答案:(一)14.天真或幼稚温柔或慈爱15.何等刚决,何等无回旋!16.屏除麾开直接地来爱我的自身17.她的爱是不附带任何条件的,惟一的理由就是我是她的女儿。

18.万象纷乱19.烘托母爱的永恒20.浅显21.无私,博大(二)22.C23.恨铁不成钢,对儿子爱得更深更切。

24.用特殊的方法“逼”山子离开娘的庇护,自立自强。

25.提示:围绕着心灵的忏悔来写。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一)路上走着父子二人,他们在散步。

儿子约二三岁,蹒跚地走在前面,手里抱着一只红彤彤的大苹果,以至把他的小脸都映红了,两个深深的酒窝嵌在脸上。

父亲走在后面,距儿子二三步远,双手反背在身后,慈爱的目光从镜片后面透过来,落在儿子身上,儿子便沐浴在温馨的父爱之中了。

忽然,儿子停住了,转过身来,“爸爸,削苹果。

”双手举起苹果,伸向父亲,父亲的嘴角微微向上翘着,右手摸向腰间——没带水果刀。

“我真粗心。

”父亲心里在自责。

他弯下腰,双手捧住儿子的小手,“来,爸爸给你啃掉苹果皮,好吗?”儿子点点头,忽闪了一下眼睛。

于是父亲蹲下身来,开始了那个漫长而感人的动作。

他的头微向左倾,左脚着地,右脚跟踮起,显出用力的样子。

我注视着眼前这对父子,两行感动的泪水顺着脸颊滑进我嘴里,“很甜。

”我自言自语。

但见父亲只啃了一半,让儿子拿住留有苹果皮的另一半,然后缓缓地站起来,掏出手帕,擦擦嘴和手,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看着儿子大口大口地吃着苹果,那笑意在他脸上荡漾开去,……融融父爱注入了啃苹果皮的这一动作。

啊,父母之爱,无时不在!13.对“开始了那漫长而感人的动作”中的“漫长”理解正确的是()A.说明父亲啃苹果皮的时间长。

B.说明父亲啃苹果皮的艰难。

C.说明这个动作表达出爱的长久。

D.说明今后类似动作还很多。

14.“很甜。

”我自言自语。

“很甜”是指()A.苹果本身很甜。

B.我感到了父母之爱的“甜”。

C.对父爱是甜的感叹。

D.意识到儿子吃苹果之甜。

15.点明这个动作含义的一句话是:。

16.本文所用的表达方式主要有、和,记叙的顺序是。

17.表达的主题是什么?(二)我的父亲我的父亲曾经为我苦了一生,把我养大,送我进学校,为了造屋子,买了几亩田地。

六十岁那一年,还到汉口去做生意,怕人家嫌他年老,只说五十几岁。

大家都劝他不要再出门,他偏背着包裹走了。

“让我再帮儿子几年!”他只是这样说。

后来屋子被火烧掉了,他还想再做生意,把屋子重造起来。

我安慰他说,三年以后我自己就可积起钱造屋了,还是等一等吧。

他答应了。

他给我留下了许多造屋的材料,告诉我这样可以做什么,那样可以做什么。

他死以前不久,还对我说:“早一点造起来吧,我可以给你监工。

”但是他终于没有看见屋子重造起来就死去了。

他弥留的时候对我说,一切都满足了。

但是我知道他倘能再活几年,我把屋子造起来,是他所最乐意的。

我听到他弥留时的呻吟和叹息,我相信那不是病得痛苦的呻吟和叹息。

我知道他还想再活几年,帮我造起屋来。

18.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词语的含义。

弥留()呻吟()19.“我的父亲曾经为我苦了一生”,根据父亲对我的爱,从中体会父亲为“我”做了哪些事情?20.“大家都劝他不要再出门,他偏背着包裹走了”。

“偏”这个词能否去掉?为什么?21.对“我相信那不是病得痛苦的呻吟和叹息”一句怎么理解?22.本文围绕哪件事描写父亲对儿子的深情?23.本文赞颂了什么?24.父亲为儿女做的事很多,你能写出两件事吗?从中你有什么体会?(三)父亲的手父亲四十多岁了,身体有些发胖,头发因长年的操心劳作风吹日晒,渐渐泛白了。

也许父亲不爱说话吧,他对子女的爱是深埋在心底的。

经过了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我愈加明显地感受到了父亲的爱是那么深沉,那么含蓄。

使人感触最深的是他那一双实实在在的农民的手。

那年春天,我将要参加升学考试,但是祸从天降,母亲不幸身患重病,卧床不起。

我也不小心左脚摔成了骨折,不能行走,可又要面临升学的挑战,每天接送我上学的担子就落在了父亲的肩上。

他一送就是一个多月。

当我感觉到能慢慢走路时,我告诉父亲,不要再接我,他一边修着车子,一边说:“骨头还没长好,要日后落下啥病根儿咋办?”我没有坚持,乖乖地听了父亲的话。

可是放学后,我左等右等,就是不见父亲来。

不知什么时候,下起了小雨,阴郁的天气最能使人心烦。

我慢慢地走出了学校。

就在校门口不远,我遇到父亲,两人都没说话。

他把我扶上自行车。

前面的坡又陡又长,且路面不平,很少有骑着自行车到坡顶的。

可对父亲,这不是难事,就算带上我,让他骑上坡顶仍旧面不改色。

然而今天,我明显感觉到父亲的呼吸有些急促了。

我说:“爸,下来推着走吧!”父亲头也不回:“没事儿,一会儿就上去了!”到家后,我向妈妈说今天去接得晚了,妈妈满脸痛楚地说:“丽,你没看见你爸的右手小指包着纱布吗?”我不由愣了。

原来父亲送我上学回来时,遇上了车祸,小指夹在两辆车中间,成了粉碎骨折。

到医院包扎后,又急急忙忙赶着去接我。

听到这儿,我眼眶一热。

喉咙里像被什么东西卡住了似的,想哭,又哭不出来。

一瘸一拐地来到父亲的身边,见他躺在沙发上,两眼紧闭,双手交叉放在腿上。

我握住父亲的手问:“爸,疼不疼?”父亲仍然紧闭双眼,紧咬着牙关轻轻地说:“骨头都碎了,你说疼不疼?”我的眼泪终于止不住了,沿着两颊无声地滑下来。

朦胧中,我望见了父亲那双骨节分明的手,有着几个大大的厚茧。

从此,我有意无意总是能注意到父亲的手。

我只感到奇怪,父亲的手能种田,能开车,整天沾满了泥土和汽油,可一回家就不同了。

他总是把手洗得干干净净的。

当他教我写毛笔字时,我奇怪,长满了老茧的手,写出的毛笔字怎么那样好看?当他教我拉二胡、吹笛子时,我纳闷,一双干重活的手,怎么对指法变幻如此纯熟?后来,我渐渐长大,慢慢看懂了父亲的手。

他的手上写满了几十年的风雨沧桑,写满了对新生活的努力和对子女无私的爱!冥冥之中,我隐隐感到,尽管世事变迁,命运坎坷,我是永不会忘记这双手了,直到走完人生之路!25.下面是对父亲的手的概括,选出最恰当的一项是()A.那是一双实实在在的农民的手。

B.那是一双干重活的手。

C.那是一双接送我上学的手。

D.那是一双写满了对新生活的追求和对子女无私的爱的手。

26.“我的眼泪终于止不住了,沿着两颊无声地滑了下来”的原因是()A.后悔自己曾对父亲不满。

B.见父亲的手粉碎性骨折,心痛。

C.被父亲对子女无私的爱所感动。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

27.作者抓住了父亲的手,选了哪些材料?28.谈谈“我”的感情变化。

参考答案:(一)13.C 14.C15.父母之爱,无时不在16.记叙描写抒情顺叙17.父亲对儿子的深切关爱之情。

(二)18.mí病重快要死时。

yín病痛时发出的哼哼声。

19.把我养大,送我上学校,为我造房子,买了几亩田地,给我留下许多造屋的材料。

20.不能偏是偏偏之意,表示事实跟希望的恰恰相反,表现父亲对我深切而执著的爱。

21.为我造房的夙愿没能实现,内心十分痛苦,因而在弥留之际呻吟和叹息。

22.一心一意为儿子造屋。

23.父亲对孩子深切的爱,无私的美德。

24.①一年四季,风雨无阻地每天到站点接我放学。

②双休日骑车驮着我去学习班学习。

(三)25.D 26.D27.送“我”上学一个多月;骨折后到学校接我;教“我”写毛笔字,拉二胡,吹笛子等。

28.生气——感动——崇敬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父亲的难题小保罗是个三年级的小学生。

他父亲虽然空闲时间不多,但晚上却经常同他的孩子在一起。

父亲喜欢孩子,总是津津乐道、不厌其烦地给他们讲些富有教益的寓言或别的故事。

一个星期五的晚上,保罗和姐姐玛莎在忙着刷保罗的田径鞋,因为他要参加学校明天举行的一场短跑比赛。

(A)坐在沙发里读报的爸爸摘下眼镜,凑过身子,又唠唠叨叨地讲起了他的寓言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