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 厌氧生物处理技术

三、 厌氧生物处理技术

(1)生物量浓度高,因此可获得较高的有机负荷; (2)微生物菌体停留时间长,因此可缩短水力停留时间, 耐冲击负荷能力也较强;
(3)启动时间短,停止运行后再启动也较容易; (4)不需回流污泥,运行管理方便; (5)在处理水量和负荷有较大变化的情况下,其运行能保 持较大的稳定性。
厌氧生物滤池的主要缺点是有被堵塞的可能,但通过 改变滤料和改变运行方式,这个缺点可以克服。
与普通厌氧消化法相比较,厌氧接触法 具有以下特点:
✓ (1)消化池污泥浓度高。耐冲击能力强。 ✓ (2)消化池有机容积负荷较高。 ✓ (3)出水水质较好。出水COD、BOD s和悬
浮物浓度都较低。
✓ (4)增设沉淀池、污泥回流系统和真空脱气 设备,流程较复杂。
✓ (5)适合于处理悬浮物浓度和有机物浓度均 高的废水。
三、 厌氧生物处理技术
1955年,Schroepter参考活性污泥法流 程开发了厌氧接触法。它采用了二次沉淀 池和污泥回流系统,使厌氧消化池中生物 量浓度得以提高,污泥龄得以延长,因此 停留时间大大缩短,处理能力大大提高。
70年代以来,厌氧滤池、上流式厌氧污 泥床反应器、厌氧附着膜膨胀床、下行式 固定膜反应器、厌氧流化床等“第二代废 水厌氧处理反应器”迅速发展。
触法。利用载体提高消化池内微生物浓度和改善沉淀池的 固液分离效果。不同的是从消化池排出的混合液在进入沉 淀池之前经过磁体,在磁场的作用下,使混合液中污泥集 聚形成为较大颗粒,以提高沉淀效果。
三、厌氧生物滤池
厌氧生物滤池(AF)是装填有滤料的厌氧 生物反应器,在滤料表面有以生物膜形态生长的 微生物群体,在滤料的扎陈孔隙中则截留了大量 悬浮生长的微生物,废水通过滤料层时.有机物 被截留、吸附及代谢分解,最后达到稳定化。
Upflow anaerobic sludge blanket, UASB
生物量大,承受容积负 荷高,处理能力强
主要由进水配水系统、 反应区、三相分离器、 气室和处理排水装置等 组成
UASB成功的关键是污泥床内厌氧颗粒污泥的 形成
颗粒污泥的形成,有利于代谢物的交换,特 别是有利于种间氢的转移,促进有机物的降 解
颗粒污泥易于与水分离,保证良好的出水水 质
颗粒污泥的形成机理有多种假说,但无定论
三相分离器是USAB结构中的关键部位
UASB反应器由反应区和沉降区两部分 组成。反应区又可根据污泥的情况分为污 泥悬浮层区和污泥床区。污泥床主要由沉 降性能良好的厌氧污泥组成。污泥悬浮层 主要靠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气体的上升搅拌 作用形成,污泥浓度较低。在反应器上部 设有气(沼气)、固(污泥)、液(废水)三相分离 器。
滤料: 滤料是厌氧生物滤池的主体,其主要作用是
提供微生物附着生长的表面及悬浮生长的空间, 理想的滤料应具备下列条件:
➢ (1)比表面积大,以利于增加厌氧生物滤池中生 物量的总量;
➢ (2)孔隙率高,以截留并保持大量的悬浮生长的 微生物,并防止厌氧生物滤池被堵塞:
➢ (3)厌氧消化反应器的共同特点
是保持有很高浓度的生物量,通过不同的 方式,使生物量在反应器中停留时间很长。 如在厌氧滤池、厌氧膨胀床、厌氧流化床 中,微生物附着生长在载体的表面;在升 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中,微生物互相粘 结缠绕,形成紧密的颗粒,这种颗粒污泥 产甲烷活性高,沉淀性能好。
消化池的分类
为了提高沉淀池中混合液的固液分离的效果, 目前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 (1)在消化池和沉淀池之间设真空脱气器,脱除混 合液中的沼气。
➢ (2)在沉淀池之前设热交换器,对混合液进行急剧 冷却处置,抑制污泥在沉淀过程中继续产气,有 利于混合液的固液分离。
➢ (3)向混合液投加混凝剂,如先投加氢氢化钠,再 投氯化铁。
目前UASB反应器不仅用于处理高、中 等浓度的有机废水,也开始用于处理如城 市废水这样的低浓度有机废水。
1.进水配水系统 进水配水系统的功能主要是将废水均匀地分配到
整个反应器,并具有进行水力搅拌的功能。这是反应 器高效运行的关键之一
2.反应区 其中包括污泥床和污泥悬浮层,有机物主要在这
里被厌氧菌所分解,是反应器的主要部位。
3.三相分离器 三相分离器由沉淀区、回流缝和气封组成,其功
能是把沼气、污泥和液体分开。污泥经沉淀区沉淀后 由回流缝回流到反应区,沼气分离后进入气室。三相 分离器的分离效果将直接影响反应器的处理效果。
➢ (4)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不易破损或流失; ➢ (5)化学和生物学稳定性好,不易受废水中化
学物质的侵蚀和微生物的分解破坏,也无有 害物质溶出,使用寿命较长; ➢ (6)质轻,使厌氧生物滤他的结构荷载较小; ➢ (7)价廉易得,以利于降低厌氧生物滤他的基 建投资。
优缺点:
与传统的厌氧生物处理构筑物及其他新型厌氧生物反 应器相比,厌氧生物滤池的突出优点是:
需要增设二级消化池。
消化池的构造
消化池由池顶、池底和池体三部分组成, 常用钢筋混凝土筑造。池顶构造有固定盖 和浮动盖两种,国内常用固定盖池顶。
二、厌氧接触法
由消化池排出的混合液经真空脱气器脱去其 中的沼气后,进入沉淀池进行固液分离,废水由 沉淀池上部流出,而沉淀下来的污泥大部分回流 至消化池,少部分作为剩余污泥排出。
我国常用的厌氧消化池的形状是圆柱形。消 化池又可分为传统消化池和高速消化池。
1、传统消化池 传统消化池又称低速消化他.一般在消化池 内不设加热和搅拌装置。池内污泥产生分层现象。 只有在规模小的废水处理厂才采用。
2、高速消化池 设有加热和搅拌装置的消化池
使厌氧微生物与有机物得到充分均匀地接触, 大大提高了厌氧微生物降解有机物的能力,缩短 了有机物稳定所需的时间。
➢ (4)用过滤器代替沉淀池,以提高固液分离效果。
厌氧接触氧化法的形式
(一)充填载体的厌氧接触法 该法与普通厌氧接触法不同之处在于向消化池中投加
惰性载体。如石英砂、无烟煤等,投加载体的目的在于增 加消化池的污泥浓度,同时提高污泥的相对密度,以提高 沉淀池的固液分离。
(二)投磁粉的厌氧接触法 该法是向消化池投加磁粉,也是一种有载体的厌氧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