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散文六篇【内容摘要】【篇一】,细如牛毛的蒙蒙细雨静静的飘着,一条窄窄的石子儿路旁,一片片桃李盛开着,此时正值清明节,一群群神情悲戚的人呜咽着悲痛地走过,活着,人们的人生也就大不相同,可是人生短短几年,岂能与几千年的历史长河相匹敌?不论是愚是贤,是穷是富,是官是民,过了几年,无人知晓你是谁了,我心情沉重地回到家里,摆上文房四宝,提笔写下了千古绝句,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篇二】,正是清明时节,春雨滋润着万物,百花盛开,绽放的花朵给春天带来了勃勃生机,我也不想错过这生机,便踏着木屐,走到小院里转一转,天突然变暗了,接着,一声春雷响起,这一声春雷惊动了大地,进行了冬眠的动物们,一阵大雨过后,小草仿佛更绿更柔了,一切仿佛更加艳丽,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叫介子推。
【篇一】细如牛毛的蒙蒙细雨静静的飘着,一条窄窄的石子儿路旁,一片片桃李盛开着。
粗壮的树枝上,娇艳的浅粉色桃花放佛一位披着薄裙的少女倚在鲜亮的绿叶上,密密层层的又如同一片轻盈的彩云。
一位戴着乌纱帽、身着青色长袍,手里摇着一把绸面折扇的人信步走来,他就是我-宋代著名书法家黄庭坚。
此时正值清明节,一群群神情悲戚的人呜咽着悲痛地走过。
他们手里拿着香烛、饭菜和一袋袋纸钱,他们是去就祭祀亲人的。
他们如此地忧伤,全然顾不得欣赏原野上的美景。
原野上芳草萋萋,凡有荒芜之处,便有一堆堆尖尖的黄土埋葬逝者。
逝者长眠于地下,含笑九泉,但使活人感到无比难过。
柳树细嫩的柔枝刚刚萌芽,在雨中轻轻摆动着,仿佛也要为逝者悼念。
活着,人们的人生也就大不相同。
古时候,有个齐国人天天到墓地里去偷吃别人祭祀祖先的饭菜,吃得满嘴流油,满面红光地回到家里,而向自己的妻妾子女炫耀是某个上官贵人请他吃喝,吃了许多佳肴,主人如何盛情招待他。
他的人生充满了欺骗和谎言,猥琐低下,令人不齿。
而春秋战国时期有谋有略的介子推,虽然帮助晋文公建国、治国,却隐居山林,将别人求之不得的高官厚禄置之脑后,全然不顾。
晋文公硬要他做官,他神定气闲。
最后,晋文公实在没有办法了,只好下令烧山,逼迫介子推出来做官。
介子推和他的老母亲宁死不屈,在烈焰中抱树死在绵山中,他的高尚气节不仅令人敬佩,更使我们反省:自己是否能像介子推一样保持自己的气节、高尚的品质?可是人生短短几年,岂能与几千年的历史长河相匹敌?不论是愚是贤,是穷是富,是官是民,过了几年,无人知晓你是谁了。
到最后,所有人都终究落得黄土一堆。
远远望去,隆起的土坡上长满了丛丛青翠的杂草,随风摇曳。
我心情沉重地回到家里,摆上文房四宝,提笔写下了千古绝句: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篇二】正是清明时节,春雨滋润着万物,百花盛开,绽放的花朵给春天带来了勃勃生机,我也不想错过这生机,便踏着木屐,走到小院里转一转。
我沐浴着春光,感觉自己和大自然合为了一体,我想蝴蝶一样四处游走。
突然,我看见了一片荒地,荒地里有一个坟堆,坟堆旁还能看见一些刚烧不久的纸钱。
望着那片地,我不知为什么,有一点伤感。
天突然变暗了,接着,一声春雷响起,这一声春雷惊动了大地,进行了冬眠的动物们,一阵大雨过后,小草仿佛更绿更柔了,一切仿佛更加艳丽。
看着美景,我想到了两个故事。
有一个齐国人,经常去坟里,偷偷地到坟头,大口地偷吃那些供奉给死人吃的食品,更可恶的是,他大饱口福后,居然还和自己妻子炫耀到:“我今天又当某个大官的朋友家去吃喝了。
”我不禁为这种不要脸的人感到气愤,但想到第二则故事,我便感慨万分。
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叫介子推。
他机智而富有才华。
他帮助晋文公建国以后,没有要任务高官厚禄,隐居在了山中,晋文公很想让他出山做官。
有一天,他便下令放火烧山,想把他逼出来。
可晋文公没想到,介子推宁可被烧死,也不想出来做官。
我望着美景,想到:人总会死的,但有些人很伟大,严格遵守他的人格,死了也活在大家的心里。
而有些人,却危害社会,活着大家也讨厌他。
想到这,我跑回家,提笔写下了《清明》:佳节清明桃花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篇三】清明的确是一个叫人沉郁的节日,空气中都弥漫着丝丝哀愁。
几天来同事们的话题多为清明祭祀,禁止烧纸之类的事。
我感觉烧纸只是一种形式,清明对亲人寄托哀思才是根本。
近几日睡眠总是不好,且又多梦。
总梦见逝去的母亲、奶奶和姥姥。
情景真真切切,虽相顾无言,却悉如平常,毫无惶恐之感。
但醒来之时又支离破碎,不可描述,唉!这个年龄。
连梦也变得散散落落、不可收拾。
其实幸福的人生不一定是锦衣玉食,更重要的是他曾拥有多少爱的呵护。
我是奶奶众多孙儿中最得宠的一个,一来我是父亲的独子,二是奶奶一直在我家生活,奶奶的爱是她那只红木箱子,家中只有我和奶奶时,奶奶就会打开箱子把姑姑给她买的点心给我吃,原来奶奶的爱竟是这么简单而又实在。
奶奶希望在有生之年看到我娶媳妇,可我却一直在求学路上漂泊,奶奶终未如愿地走了…。
姥姥一头银发,慈祥而智慧。
母亲比姥姥走的早,我们姐弟四人就把对母亲的思念化作了对姥姥的关怀,每当看望姥姥时,姥姥都会因喜而泣,共同追忆母亲,虽泪流满面,但心情却松快了许多。
我眼中的母亲,满满的是美德,母爱之深,何止用文字所能表达,记忆最深刻的是母亲眼角的泪花一一一一当我这个游子漂泊归来时,母亲的眼角流出了幸福的泪花,那是思念与牵挂,傻傻的我却不知为母亲擦拭一一一一叛逆期的我桀骜不驯,母亲暗自垂泪,那是伤心与无奈。
一一一一母亲离世前,盯着我的眼忽的暗淡下来了,眼角流下一行清泪,在我和姐姐们撕心裂肺的哭喊中,母亲靜静的走了,那泪水是对儿女的牵挂,是依依不舍,写到此时我已不能自己,泪水滴落在屏上,我恨自己的无能,为什么不能挽住母亲离去的手。
时间虽然过去了二多年,但对母亲的愧疚却不能稍减,子欲养而亲不待,这种情绪纠结于心,不可释怀。
母亲!今天清明,你的儿子来看你来了!淡酒一盏、果品数枚、花束若干、哀思如缕!山川寂廖、愁云惨淡、静默无语、泪洒衣襟!虽然阴阳相隔,早己心灵相通。
愿您身在天堂、护佑子孙、人丁兴旺、福泽绵长。
呜呼尚飨!!!【篇四】春分已过,又是清明,小河初涨,田野见绿,树枝抽新,垂柳依依,细雨绵绵,踏青祭祖。
擎一颗虔诚之心,携带漫山遍野之怀念与追思,裹挟厚重而不老之情怀与悲泣,手捧芬芳圣洁之鲜花,眼含激情翻滚之泪珠,向长眠于地下的父母顶礼膜拜。
凄冷之春风,萧萧瑟瑟,霏霏之冷雨,盈盈浅愁。
掊一锹黄土,覆一层哀思;洒一杯浊酒,诉一腔缅怀。
凄凄然,滴滴泪珠向青冢;悲悲切,点点旧事萦心怀。
“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阴阳两界,天地苍茫,相见无望,欲绝肝肠。
追思父母,哀痛在心,无法遣怀,遂以涕泪一把,丹心一片,文字一篇,敬献于先父母而告曰:先父辞世,于今刚百余天,手泽犹存,音容宛在。
怀已往之岁月,徒生悲叹,寄向来之梦魂,空余感慨。
生死之际,人天已成永隔,俯仰之间,阴阳竟分两界。
追忆父亲一生,饱受磨难、历尽坎坷。
七岁牧羊,岁短工,衣不遮体,食不果腹。
八岁参军,南征北战,东打西杀。
出入海南,纵横千里;锦州战役,死里逃生;解放四平,屡立战功;抗美援朝,获三等功;动脉切断,回家务农;担任村长,世路奔行;惟仁惟义,重孝重情;人海沉浮,命运多舛。
曾倾心于家乡建设,披星戴月,以村事为己任,胸襟豪迈,爱民如子,有公仆之胸怀;心系黎民,见赤子之风采。
二余载村官,调解民间之纠纷,维护社会之稳定,俯首称牛,躬身为民,身体力行,披肝沥胆,能效裕禄之美,颇沾永贵之溉。
仁义施之于民,日夜操劳而不知疲倦,四处奔波而充满自信。
文革之乱,事多无奈,鬼魅含射影之沙,多灾多难,妖魔吐喷人之血,为患为害。
无计可逃浩劫,有时频受惊骇,终是军人本色,难移秉直者意态,不为造反者而折腰,常怀报国心志而不改。
忧患故国,几欲呼天,当潦倒困阨之时,呕心沥血以撑门户,仰事俯蓄,忧内勤外。
党拨乱反正,又官复原职,容颜老,岁月风刀雕碧树,白发生,春秋霜剑琢凤琴。
引村民勤俭度日以度荒,每有锥心之痛,积毫厘以养民,绝无息肩之懈。
在位三年有余,负重前行,无怨无悔。
德厚仁慈,奏出人间韵律;宽容无私,弹出时代强音。
深得百姓之爱戴。
育有六子,五男一女,自幼受父亲教诲,恪守孝道,维勤维俭;家境贫寒,自食其力,事事以侠义为重,不敢妄自菲薄,安身立命,家成业就,功劳莫大。
公元xx年12月22日,吾父寿终正寝,撒手人寰,驾鹤归西。
享八九高龄,正古人所谓仁者寿也。
临终并无遗言,眼中尽是慈爱。
可怜握手永诀,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呜呼此际,痛彻心扉,大地惨怆,苍天暗晦。
吾母,八岁嫁入吾家,其时家境贫寒,上有父母,年事已高,下有兄弟妹妹四人,生有六子,五男一女。
在家,身为长女,帮父助母,抚弟护妹;婚后,相夫教子,勤俭持家,孝顺公婆。
长年累月,任劳任怨,对上尊而有余,对下爱之有加。
父为乡民舟车劳顿,母为丈夫勤勉同心。
妊娠月,经生命之风险;襁褓看护,沥血汗之艰辛。
箪食之浆,尽乳汁美味之责;悉心之教,司春雨甘霖之任。
一把屎,一把尿,含辛茹苦;一碗粥,一粒米,以沫相濡。
怀抱背驮,悉心照料;牵肠挂肚,历尽沧桑。
针针线线,缝不完挂念之悬心;絮絮叨叨,言不尽叮嘱之忧虑。
谋儿女之幸福,饱尝人间之苦辣,筹家庭之兴旺,踏遍坎坷之蹊径。
夜以继日,忘食废寝;节食宿衣,耐劳克勤,历劳苦而心无怨,虽家贫而装笑容;虑不尽儿女多少事。
数不清天上多少星!待人宽厚诚朴,为人正直清白,与妯娌无争论之言,与乡邻无怨仇之语。
不染一尘,身心表里,无诳言之作,不存欺人之心。
五德荦荦,乃其大端。
老人弱子,均有所安;亲戚邻居,无不称赞。
公元xx年10月12日先母因终年摧折作磨,因此遘疾。
无医而治,仙逝而去,享年七八岁。
青山无语,九天寒彻。
何处寻娘亲,想母亲悲痛欲绝而万箭穿心,泣母亲一层黄土而永不相逢。
宇宙地万里,何处找娘亲?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逝者已矣,托体山河。
清明缅怀,遥寄哀思,以情怀为墨,用心作笔。
泪如丝雨,化作文字以祈祷;凄凄不舍,耐以忘怀之哀思。
寄语薄纸,不尽父母滴水之恩,万千泪水,难报父母养育之情。
胸闷难耐,思情难排,寥寥数语泄相思之苦,遣追念之郁。
生者追思,想必先父母在天之灵,能体谅不孝子之思念之苦,体恤天人分离之无限悲伤……儿含泪泣血,祭父母在天之灵。
纸短情长,笔拙意远。
悲难写,泪不绝,断肠只为生死别,怎堪忆、血亲已两隔。
纵有万般无奈,千种诉说,都只化作一路珍重。
呜呼!顿首泣拜,哀哉!伏泣又拜。
尚飨! 【篇五】每年临近清明的时候,一股淡淡的愁伤,便会时时涌在心头。
内心总被这种心绪困扰着,困扰得惆怅、愁苦,甚至魂不守舍。